A-A+

我原来相信“人民网”——然而我错了!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在许多年里,坦率的说我只访问人民网。理由单纯而简单—— 在这里我们能够得到最真实,最权威,最敏感,最热点的为人民说话的声音,她的根基是毛主席他老人家题字的《人民日报》的基础和延伸;那“人民”两个字,应该就是我们熟悉的毛主席的手笔,当然应该相信,不容置疑的。  

然而我错了!特别是近来发生的几件事,在失望之余,我痛苦的感觉我错了。  

首先是袁腾飞;具介绍 { 当然是央视介绍 } 其人是个‘高级教师’,出于对《百家讲坛》由众多学者的精彩给听众培养出来的兴趣,我也听了他的两讲,{ 只听了两讲 }因为感觉不到‘高级’的水平,也就由他去了。只是留下了一个央视《百家讲坛》的策划者们也有失误和选材不当的感觉;没怎么往心里去。  

现在,当我们知道了其人的另外的一些言论之后,再把以上的几个因素串起来思考,不得不使人意识到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历史,或者说学术的范畴了。何况其不堪入耳的言论似乎还反映了袁某人连起码的近代历史的点点滴滴都不懂,何以能走上如此高级的讲坛呢?显然,仅以‘失误’来解释是难以自圆其说的;由此看来,只剩下了一种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只能理解,是某类人的刻意的安排。  

我虽然什么都不懂,但知道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即使人民网不于评论,似乎也应该允许不同的声音在同一个平台上显现。其实则不然,淡化且不说,还搞了个什么民测,力挺袁某人的竟然是在这里是多数?而那些不同的声音却被你们无情的 { 应该是有意识的 }删除了。由此可以看出,在这里没有公平可言,一种被操纵的感觉让人很无奈,当然还有气愤。  

再就是“富士康” ,连跳的悲剧可以引起最不关心身外事的人一些起码的仅是良心层面上的关注,有一点点知识的人们的思考;——廉价的生命廉价到最后只剩下跳楼一条路时,仅仅是‘心理承受压力低’能解释得通吗?引导大家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再下结论不是更客观,更能阻止此类悲剧再度发生吗?何况,这毫无疑问的涉及的是‘劳资’,‘民生’,‘社会’‘国际’之间复杂关系的大问题。难道这还不够‘热点’吗?遗憾的是,人民网态度上的冷漠,关注上的乏力,认识上的暧昧;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还有,民众今年因涨价的因素而‘被加工资’——开发商敢于与政府就房价的博弈的失控状态等,我都发帖谈了点自己的担忧和思考;无一例外的都被网管们打入了冷宫。当然,这一次也不奢望能见天日,理由应该是很简单:这里需要的是如“袁腾飞”们的声音,其他的当然免谈!  

由此联想到‘央视’;那是个很严肃的单位;其选材,策划,审批等环节都是极其严格的;怎么就会给一个从品格,学识,思想都如此低劣的人开了绿灯?我百思不得其解;何许,袁腾飞还告诉了我们什么?发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信号?结合当今国家出现的种种怪现像,我不敢继续想下去了。拭目以待吧,历史将告诉我们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标签:我们   人民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