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民养活“你们”,更是人民养活我们
是人民养活你们,更是人民养活我们
在这儿,我们没有感觉到震动,而有人说也感到了些许震动。
没有感到震动,所以就没有恐慌的感觉。但是假如有震动呢?假如发生了灾难呢?
大地震有几天了。那边还是人间地狱。然而,这里的学生们还是在嘻嘻哈哈,还在迟到早退……一切只是因为地震离我们太远太远。
每看到惨象都感到心痛,心里都有抽咽的感觉,都想流泪。这是对我们这个民族的考验。我们(除了那些“坚强”的人)是不能置身事外的。
身在远处的人还在进行着解放思想大讨论的事情。15日的主题是如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事情,也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老师们,我们想了吗?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英语?我们为什么把英语放在重中之中?为什么英语教师给人的感觉是高人一等?我们怎样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我们就是成功了吗?在英语这个事情上,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是不是走过了头?
到最后,讨论来讨论去,还是“哪有又让马儿跑又不想让马儿吃草的好事?”好一个“又让马儿跑又不想让马儿吃草”。震区的人民在遭受苦难,解放军战士在遭受考验,而我们还在谈论“马儿”的事情。我们承认我们的工资与别的人相比不高;我们承认那些坐办公室的人们轻闲。然而,在这个时候,还在谈论“马儿”的事情,合适吗?话又说回来,即使加了工资津贴,我们就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工作积极性吗?
我们不能替灾区的人们分担痛苦,我们不能前去救助,我们不能在工厂里为他们赶制急需的物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给予一点儿关怀和表现一下恻隐之心,还有拿出一点儿那让我们整个民族迷失方向的可憎的叫做钱的东西。这时候需要钱,但它不仅需要钱。这时候需要的是抢救生命,争分夺秒。钱只是一种手段。
我们身在远处,不能亲自开足马力搞生产以支援。血库已满,暂时也不需要我们去献血。我们能做什么呢?只能是眼看着那些奋战在前线的人们,只能是为他们祈祷,只能是为灾难的惨痛流一些泪。但是,我们仅仅是“关爱”那些遭难的人们吗?
总理说:“是人民在养活你们,你们看着办吧。”这可是他们这些身在高位的人们最重的话了。已经有多少年了,人们已经忘了是谁在养着你们和他们。人民仅养活了那些军人和政府官员吗?不也是人民也养活了我们每一个不事生产的所谓的读书人和知识分子吗?
这是国家的灾难,这是民族的灾难,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灾难。身在远处的我们做不了什么,我们只能掏出一点儿钱来。穷者捐一元不算少,富者捐一万不算多。捐款,你可以说是献爱心,你可以说是做善事。也有人说这不是什么善事,而是一个成熟的公民所应做的。而我要说,这不是在救助别人,而是在救助我们自己。
通过我们的行动,在灾难面前,能让中华民族又凝聚起来。在灾难的日子里,我们要把牢骚放在一边;在灾难的日子里,我们可以把更高的理想埋一埋,尤如在当年的抗战时刻。我们不要学那些说风凉话的文人学者,我们不要学那些此时此刻还念念不忘讲“开放心态”和“普世价值”的人们。我们应谨记的是抢救生命的争夺战还在进行。
在这个时刻,我们要凝聚起来。让我们会聚起来,重新形成一股强大的不可再分的洪流,重新爆发出战无不胜的力量。这种力量能让我们每个人在灾难来临时无所畏惧。这种力量能让我们从容赴难,对身后的亲人不再感到牵挂。这种力量能让我们每个中华儿女为之自豪。这种力量形成了,我们这个民族就能永生。
我们能形成这样的洪流,我们能形成这样的力量,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是他们养活的。他们就是我们的父老乡亲,我们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就是人民。他们就是养育我们的人民。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