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时评:好在历史是子女写的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时评:好在历史是子女写的(图)…………………………(原创)
[ 银川骑 ] 于2007-07-02 15:26:41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好在历史是子女写的


见报载,无敬廉的儿子撰文猛夸他老爸推广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朽功劳,大有留驻青史的味道。俺就感兴趣了,今儿来写几句。

自识字断文以来,俺总以为历史是文人写的。你想嘛,顶古老的时候,记录与传承历史的是巫师。巫师就是文人。他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会歌舞,会念咒,法力广大。每当发生天灾战乱等历史性事件,他都能结合天象预兆理论解释得一清二楚,用绳子打结的办法记载下来。那学问可深奥啦,现在许多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天文学家语言学家碰上这样的绳节国宝都要晕过去,然后就靠它吃一辈子的饭。

后来科学技术发展了,咱劳动人民就发明了当时西欧土人没有的记录设备——竹简。在竹简上刻字记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还是文人。他们刻的古文言简意赅,意味深长,令今人揣摩再三感叹不已。其实,这简练也是刻竹简太累造成的。假如象现在的许多名作家用电脑码字很轻松,自然一泻千里著作等身,以至包装精美的垃圾书塞满了大小书店。

等领先洋人发明出毛笔、纸张和活字印刷以后,历史也是文人在写。司马迁写《史记》最是典范。一般农民市民晓得一点掌故甚至生动的经历,但没有电脑互联网,只能口口相传,形不成完整的历史。他们接触不到那么多史料。史料这方面的垄断,就成全了司马迁一类文人的功业。

写历史的文人也有两种。俺小时候爱看打仗的书。一日在学校图书馆里看见一本《虹南作战史》想借。可那老师说:“你看不懂的”,不肯借。禁不住我软磨硬泡保证看得懂,他才微微一笑借了。看了才知道是讲上海郊区农业合作化的历史。我被深深地吸引着了,看完后感觉就是语言特别,充满激情,把那个艰苦奋斗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英雄岁月记录下来了;感到人民的历史原来可以这样来写。我很敬重这样记录人民斗争历史的作者,是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清明上河图》那样珍贵的历史画卷。

近30年来的伤痕文学又是另一种类别的文人写的历史。那种把跟工农群众一起劳动当作“受迫害”,哭哭啼啼要控诉革命的右派文人,就是一帮去长征会当逃兵、去抗战会当叛徒的孬种。劳动人民扬眉吐气轰轰烈烈的大民主,它们怕的要死、恨的要命。它们不承认自己是工人阶级的一部份,硬要认为自己是老板们的一部份甚至外国老板的一部份。其实大老板大老右们才看不起这些酸户头呢。

我的“历史是文人写的”这一英明判断,只有在听到刘少奇“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这句名言的时候,差一点被颠覆了。刘少奇这句名言比我的理直气壮多了。我就是再想很多时间也不可能想出这样的妙句。这句名言跟他其它几句如“吃小亏占大便宜”“剥削有功”等名言一样都可以传世的。这句名言比毛主席的左。毛主席只敢疑问“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只敢感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只敢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就是说,人民只是动力,写还是要靠文人的笔。我认为。

然而,近来无敬廉儿子的文章及书店里其它子女的无数的颂父书籍又差点使我的信念动摇。想不到这世界变化得快,现在的“历史是子女写的”了。这样倒也好,老爸的形象靠子女来维护,符合传统孝道的概念。右派们都感到安慰:好在历史是子女写的。再对不起千百万劳动人民,再祸国殃民的愚物孱头,到了他子女的笔下,都是睿智善良的慈父良民,都是不得了的好。只是那些掩饰文字,有一丁点价值乎?可是信史乎?子女要维护老爸的形象,最好是从自己的行动做起。自己不贪,不捞,不色,不乱,也就给家长增光啦。不要让家长的英名栽到子女手里,就可以啦。写历史就省省啦,没有人会相信。

再说,现在科学技术进步了,电脑互联网进入劳动人民的生活了,文人可以写历史,工人阶级也可以写历史。刘少奇当时说来打气的话现在要变成真事了。这下子好,右派文人写的也不尊贵了,子女们写的保不住就成了笑柄。

标签:历史   文人   写的   子女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