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为知青要讨什么说法?

2025-02-23 文摘 评论 阅读

为知青要讨什么说法?  

在《丁惠民 结束上山下乡运动第一人欲为知青讨个说法》一文中说:“1978年 丁惠民的第一封致邓小平的公开联名信正式公布,并进京上访~~~~~~~~”“回城几十年他们仍然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是城市中的贫民、、、、、、”。“ 审时度势丁惠民再度亮剑,构建和谐欲为一千六百万知青讨个说法! ”这里没说出要讨什么说法?无非两择其一:  

一,毛泽东的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制度,当时对中国社会的变革,至少起两大促进作用:第一,使知识青年把知识带到了广大农村,这对促使农村迅速走上现代化,无疑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从而会对农业现代化起到无法估量的促进作用。当否定这一制度后,实践的回答却是,在中国的农村很快出现了“三农问题”,同时也使农民很快沦为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这虽不能全归在因否定这一制度所造成,却也成了为造成这后果所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少起着帮凶作用。第二,因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包括中央领导人子女在内,他们中的不少人,本盼着革命成功后能得到封子荫妻的结果,别看他们嘴上说的那样动听,实际他们流血牺牲就是为得到这个特权,而毛泽东的上山下乡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就彻底革了这个命,成为毛泽东为防止干部不成为特权阶层连条中的重大组成一环。当时看的不明确,被否定之后,高干子女一回城,有的很快当了部长,有的当了省长,被国外很快讽为中国出了“xxx”。高干们的这行为,同时就为下面干部做出了榜样,使不同等级的干部,根据自己职位的高低,相应的使自己的子女也得到一步登天的待遇,只有那些无权无势者的子女们,“回城几十年他们仍然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是城市中的贫民,在艰难的生活中他们互相挽着扶着坎坎坷坷一路走来,支撑他们的就是当年的知青情谊和团队精神。”事到这时,才使大家看清,原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制度,如同防止共产党干部不形成特权阶层所筑起的铜墙铁壁中的大门,否定了这个制度,就给他们的特权打开了方便之门,使他们和亲朋好友的子女都升了天堂,可天堂放不下工农,所以使工农很快就由主人公地位沦为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这个过程中,正是丁惠民向邓小平的公开信,使他们找到了打开这特权之门的借口。但经过实践,使丁惠民看到了,也感到了,在毛泽东时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在共产党领导下为创建一个新社会以及为改变中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所起的非凡作用,而否定了这个制度,对这巨大作用就被特权阶层给彻底埋葬了,为此要讨回这个说法。  

二,丁惠民自认为自己对x有功,却没得到相应的待遇,为此要讨个说法,至于广大工农被沦为弱势群体,那却是与己无关的事。实际这是在削尖脑带使自己也成为特权阶层在“讨说法”。  

以上两种,不知丁惠民讨的是那一种?如果讨的是第一种,大家都应该投赞成票,因为这是在为追求真理而奋斗,是为了为人类创建一个新社会在总结经验。如果讨的是第二种,就不应该投赞成票,因为知识青年回城,走的就是撂下曾和自己日夜相处的农民父老乡亲不管,只顾自己回城过比农民更好的日子,走的是一条自私自利的路,是没有解放天下劳苦大众的革命志气的表现。走的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但使农民沦为弱势群体,而且也使自己掉进这弱势群体之中。事到这时,不是总结经验,怎样努力拨正航向,考虑怎样就能救工农再成为社会的主人,而是想投政策之机,使自己得到特殊的利益。退一步说,即使使当年的知情得到某些利益,当然得到比不得到好,可造成广大工农像回到旧中国一样在受压迫和剥削的现实怎么办?新的知识青年毕业就是失业的问题又怎么办?不想这一切,实在是品格不高的表现。这种人说的是为大家,实际为大家是假,为自己是真,中国的资本主义势力所以能得到成功,也正是有这些人能被其利用的结果,所以不应投赞成票。  

   

2008,8,26,

标签:自己   得到   说法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