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抵制家乐福对青年们来说是极好的锻炼机会
呼吁抵制家乐福对青年们来说是极好的锻炼机会
这次借着奥运,东风和西风展开了较量。当然,一如古今中外历史中任何时期那样,对同样的现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看法,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不同的人的思想学识经验等都有区别,产生不同的言论当然是正常的。但,实践是检验人们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谁的看法是正确的谁的看法是错误的,经过实践检验后都会水落石出。历史就是为着不同目的的人的斗争的结果嘛。
鉴于法国在相关事件中表现了较为突出的不良形象,这引起了一些中国人的大为不满,从网络到手机,利用一切传播手段,逐渐掀起了一波呼吁抵制法国家乐福的活动。虽然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还没有跟进,但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声势。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传统媒体总是慢那么几拍是正常的。
从现在的情形来看,也可以说,是中国人利用网络手机等现代传播媒体工具与西方传统电视报纸媒体展开的一次较量。从长远的角度来说,现代传播媒体是一定能够取得对传统传播媒体的胜利的。道理很简单,现代传播媒体的受众主要以年青人为主,而毛泽东主席指出,世界终究是属于年青人的。因而这也提出一点新的注意,那就是中国人要思考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等工具打赢这场现代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战役的问题。
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家乐福所出售的商品,所雇佣的员工,主要的顾客,主要的生产供货商等99%以上都是中国的。因而有人形象的比喻,这是家乐福在对不同的中国人身上都扒了一层皮。更可怕的结果还有,家乐福利用一些政府急于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展开恶意竞争,乘机击垮不少中国的商业公司经营单位,大肆抢占中国市场。短期来看,似乎一些中国顾客暂时享受了低价商品的好处,但是长远来看,中国的生产供货商,中国员工,中国顾客等,包括一些政府都变相地变成了被家乐福绑架的人质对象。就像奥运火炬手金晶说的那样,抵制家乐福可能令一些中国员工的利益受到损害。虽然金晶的观点比较片面,但她从自己身边的生活经验提出的这种看法如果延伸来看的话,是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的,尤其是应该引起政府的注意,因为政府要求有一定的长远眼光嘛,不能总是鼠目寸光,那样将来是会被人民抛弃的。
关于针对家乐福出现的呼吁抵制活动,有的人提出活动可持续的问题。这个问题提的相当好,因为大多数青年人都是自发地进行活动的,缺少组织性,显然,这将影响到活动可持续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有中国的青年团组织出面进行活动组织领导的话,可望解决活动可持续的问题。不知道青年团是否有相关打算和动作,这么好的机会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抓得住。如果青年团在这次活动中无所作为的话,那对他们的声誉是一次极其不利的影响,会令很多青年人对他们失去兴趣和信心,就像广大工人群众对经常无所作为的工会采取抛弃态度那样。青年人和工人的阵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不去占领,那资本主义就会去占领,这是已经被历史证明了的现象。
当然,退一步来说,就算这次青年团无所作为,但是呼吁抵制家乐福活动本身对于广大中国青年来说也是一次极好的练兵机会。中国的青年们已经很久没有搞过这方面的活动了,缺少经验是正常的,利用这次机会,重新积累一些经验,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那也是用得上的嘛。
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要注意某些心怀恶意的人在青年们的抵制活动中乘机捣乱的动作,如示威人群在家乐福门前示威的时候,有人乘机暴力打砸家乐福店,甚至不排除家乐福自己搞苦肉计的可能,以此来要挟政府取缔爱国青年们的抵制活动。当然,不出现这种现象最好,出现了也无所谓,就算出现干扰破坏现象,但是同时也会给广大青年一次更深刻的教育机会。人类社会还长着呢,并不只在于这一次机会嘛。
中国自商代以来,做了几千年的生意了,什么时候轮到家乐福这样的外国商业公司到中国来耀武扬威呢?太过分了嘛。故而说,如果中国政府聪明有魄力的话,也可以乘着这次机会,一举收拾掉家乐福,就像日本韩国等收拾家乐福那样。这也算是给法国一个教训,同时也算是给欧洲一点小小的敲打。
青年们的热情越高涨,而政府若越消极的话,那更将严重影响到政府在青年们心中的形象和威信,这是政府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覆水难收,民心易失不易得呀。
总之,在社会运动的大风大浪中锻炼,经风雨见世面,这对广大中国青年是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而这次呼吁抵制家乐福的活动就初步提供了一次这样的机会。以后再搞类似的活动就有了更多的经验嘛。可以说,对青年们进行锻炼,这才是最大的收获,因为未来的中国总是有要交到他们手中的那一天。青年们受锻炼,这为锻造他们成长为中国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是大有益处的。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