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袁腾飞就“牛”在一副奴才骨头上

2025-02-13 文摘 评论 阅读

袁腾飞就“牛”在一副奴才骨头上

作者:不必要

从历史的兴衰成败中,分析和总结社会兴替的根源,是历史学的价值所在。也由此注定了历史的阶级观、价值观的特性,这便是对历史解读的角度。

袁腾飞对中国历史的解读,由于其敢于“独树特帜”,进行无边的想像式发挥,被哄抬为“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这个评语的出现,使得他从一个普通的历史教师,迅速窜红于网络;“人怕出名猪怕壮”,他的历史解读言论也从此引人注目,更因为侮蔑现代历史伟人视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遭到了万千网民的唾弃。

然树欲静而风不止,一些人在力挺袁腾飞“敢说真话”的同时,又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为袁腾飞百般粉饰。可惜的是,袁腾飞对历史的解读手法,并不稀奇。我相信:如果敢于用他那种角度与方式说法,中国有太多的历史老师都能成为“史上最牛”。一位文学大家用“天桥相声”来评价他的“历史语言”,非常贴切。袁腾飞之所以“最牛”,并不是说了多少真话,而是他在新时期的“离经叛道”言论,让一些人感到“新鲜与刺激”;这并不是因为袁腾飞在历史解读上的超越,实际上是中国传统封建奴性思想深入骨髓的结果。

袁腾飞的奴性体现在哪里?他在解读岳飞“被杀”的历史原因时,虽然客观地评价了历史背景,但在岳飞死因上,认为岳飞因为谏议赵构立太子,因赵构年轻,拒绝了岳飞的建议,于是岳飞一赌气便长期不上朝;认为岳飞不该管皇家的事,遭到拒绝也不该赌气。古人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如果岳飞因此被杀,在今人眼里,无非是对封建皇权“家国天下”腐朽一面的揭露。而由此又得出秦桧实为奉命杀岳的结论。对于二者一忠一奸的历史定位,在袁腾飞眼里,只是一个越位、一个奉命而已。后人能够从中得到什么教训呢?充其量在强权面前安分守己罢了。

历史,在袁腾飞这里给笼上了一层迷雾。很难想像,接受了他这种观点的人,如果到了西湖的岳王祠,究竟要不要对秦桧夫妇的跪像“呸”一声,这很犹豫了。李鸿章究竟是卖国,还是职业行为,也会在人们的头脑中,打上无数个问号。汪精卫手下的大小喽罗们,是否应该遭到清算,都成了问题。

顺着这一思路,袁腾飞对国共内战与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想像与发挥,就也不稀奇了。袁腾飞认为,二战结束之前,美、苏在雅尔塔会议上便瓜分了世界,中国是美国的势力范围,而美国选择的是国民党政府为合作对象;如果不是打内战,或者国民党胜利了,中国早就能够得到大量的资金与技术援助,民富国强了。今天的人会怎么理解这一切?是否认为:美国出钱出枪、派出军事顾问团,支持国民党打共产党是理所当然的呢?共产党不任由国民党屠杀,是不是阻碍了中国的进步呢?因此,历史伟人遭到他的侮辱,上述的想像就成了他的论据;伟人之子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在美军的燃烧弹之下,也被他毫无人性地调侃成“挂炉烤鸭”。

独立自主关系到国家的尊严与民族的未来,即便今天也仍然是世界各个国家争取和捍卫的核心利益。在有的人眼里,中国却理应接受“国际安排”,成为某一帝国的附庸;而反压迫、反独裁、反干涉、反殖民、反侵略的对抗史,则变成了“大逆不道”的秽史。如果这是一段“秽史”的定论被学子接受,在新一代的学子眼里,此期间的政治伟人与革命英烈形象,都将产生颠覆性的印刻效应。

奴才思维,是不可能对历史作出正确的评判,只能表现在对强权的膜拜。在袁腾飞眼里,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侵华分子,应当允许他们在靖国神社受到参拜,因为这可以激励中国人追赶超越日本。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应当铲去,改成大屠杀纪念碑;我相信袁腾飞是知道这一碑文内容的,他是否认为中国人民从鸦片战争至解放战争的斗争史,是一段不应该反抗的“秽史”呢?是的,因为他认为如果不反抗日本的侵略,就不会有那么大的伤亡;如果日本占领了中国,现在大和民族就是中国的第57个民族。袁腾飞可谓沉湎进历史的幻想中了。

这一结论从哪得来的?他在解读金国犯宋的历史时,认为因为语言不通,金国并不想统治宋朝,而是委托宋人管理;说清朝从一开始推行满语,结果清朝统治者汉语却比满语说的多、说的好。这是因为“汉文化太厉害了”。殊不知,这恰恰是掌握汉文化的人的抗争结果,而非文化本身的力量。

血统论,在袁腾飞的思维中同样表现突出。在他的眼里,朱元璋及其农民兄弟们只不过是一群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泥腿子、穷光蛋,取得政权以后必然加倍掠夺,走向腐败。这让我想起印度有部电影中的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强盗的儿子永远是强盗。如果这个理由成立的话,世代皇亲国族既享受着一流的教育,也掌握着庞大的财富,按理说封建社会理应越来越清明,封建统治者一代比一代贤明。可历史能够找到这个事实吗?绝对没有!他在暗喻谁?又在论证什么?

当然,袁腾飞也明白历史的真实与历史的规律,也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想像的。今天,美国是不是上帝,在很多人眼里一清二楚;譬如美国阻碍中国统一,支持中国内部分裂势力,对华施行贸易保护主义、军事围堵等等,乃至对别国任意动用军事机器进行武装侵略与干涉,绝大多数人一清二楚的。袁腾飞是如何看待和解释这一切呢?从他对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抗美援朝等战争表现的否定,到共产党“基本不干人事”的诬蔑,乃至“达赖佛爷拿到了诺贝尔和平奖……”这种表述,无不在虚无化历史斗争价值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弱者反抗的不屑与对强权凌辱的尊崇。

当我们确立了世界观、方法论与阶级立场之后,复杂的历史背景就能够拨弄云雾,变得简单扼要。谁是进步的力量,谁代表了民族与人民的利益,我们就肯定谁、支持谁,反之则批判谁、鄙视谁。在唯物者眼里,无论肯定,还是否定,对历史人物而言并没有实际意义,有意义的只是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中国历史朝代更迭频繁,一次又一次的斗争,都最终在历史的漩涡中,吞噬了抗争者所追求的价值与目标;究其根源,是因为始终被“奴才文化”所误导,表现出对强权的一次次顺从与膜拜。

从历史书籍中钻出来的袁腾飞,并没有找到历史上冲突与矛盾的根源,也没有找到让人类和睦相处的答案,却被历史书籍中的强权吓倒,脱胎换上了一身奴颜媚骨;并将这种苟且偷生的观念,用“天桥相声”的方式说出来。这种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陈腐与落后,反倒让猎奇与浮躁的一群人觉得新鲜,“牛”的不是袁腾飞,实则是那些觉得袁腾飞“牛”的人。

2010-05-16

标签:历史   腾飞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