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货币战争》有感
《货币战争》07年风靡中国的一本书。
看完之后,除了惊恐之外,还有一个感觉就是有点假。
要说欧美社会政治经济由几个隐身的财富数量巨大的金融家族控制着,并且通过资本力量操纵他国的资本市场,我完全相信。说罗斯切尔德家族及其联姻的其他犹太家族控制着欧美的金融市场,控制欧美的选举,控制欧美的中央银行我也完全相信。说他们的资产可以超过30万亿美元,我也绝对相信。说比尔盖茨之流跟那些大家族比起来简直是穷鬼,我也完全相信。
因为干实业的人的利润永远不会超过干金融的。因为任何实业者都需要金融资本家的融资,就是说你用我的钱去做事,而你赚的比我还要多。这就好比打工者的收入比老板还多,这是无法想象的。而且金融家控制的不仅仅是自己口袋里的钱,而是整个社会的储蓄,也就是整个社会的财富。
中国著名的实业家,联想的创建者柳传志就曾坦言,自己在资本市场得到的利润远超过干实业得到的利润。资本市场的利润可见一斑。
然而实际上,全球财富排行榜里,几乎没有一个金融家,全是实业家,比尔盖茨,开超市的沃尔玛之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就是实业者的财富可以通过他们公司的价值计算出来,藏不住。而金融家的钱就是一堆数字,就像是过去地主把黄金藏在地窖里,你根本查不出来。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有多少财富,但是实业者藏不住,所以才被冠之首富之类的头衔。
但认为他们控制着历史的走向,控制着一切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绝不可能。经济繁荣的秘密也绝不是所谓的货币的发行量决定的。金融家们绝不可能通过控制银根来决定一个社会经济的兴衰。
因为经济繁荣的本质是社会生产出来的消费品,资本的本质是原来的消费品储存,而银根的本质是经济交换过程中对一般等价物的需要。银根与经济繁荣的因果关系,应该是经济产量增加后,产品交换量变大,社会对一般等价物的需要增加。而不是一般等价物增加导致交换量增加,接着导致经济总量的放大。因为一个社会繁荣与否的根基是生产多少消费品,而不是有多少货币在流通。
当然在某一历史条件下,人们只认黄金为一般等价物,而黄金的总量有限,导致出现一种特殊的结果:那就是社会流通的一半等价物不足,导致交换不畅,影响经济继续发展。而今天,一般等价物已由黄金变成纸币,只要愿意政府可以决定纸币的发行量,也就是说社会一般等价物的总量是可以无限放大的。根本不存在一般等价物不足对经济繁荣的制约作用。
我们吸收外资的本质是什么,如果按作者的理论,就是吸收一般等价物。那么我们还需要外资有何作用的,自己多发行些人民币就行了。我们吸收外资是,吸收国外的产品,比如说生产设备,知识技术。外资代表的就是这些东西,我们拿来之后就可以用来组织我们的生产。
还有就是所谓的金本位制度,简直是荒谬。法币是人类的进步,黄金从一般等价物变成货币,而且最终将退出金融体系将是必然的。它的产生代表着人类经济的发展从此不再受黄金总量的限制。人类可以根据需要来决定社会一般等价物的总量。也就是说银根不再影响经济的繁荣与否。黄金之所以为货币,就是因为它具备被人们普遍接受,并且使用者相信,他们可以拿它换取等价或不等价的消费品。此项功能法币完全具备。而且黄金能成为一般等价物的前提是,社会有大量的消费需要,以至于其可以兑换绝大多数的消费品。
就算按作者所言,发行货币要有一定的实物财富作抵押,那么今天这种实物财富也绝不可能是黄金。因为对黄金的消费需要并非是社会最广大的,也就是说当年人们之所以愿意接受黄金作为一般等价物,是因为社会的大量需求,导致其非常可靠。这种巨大需求的持续不断,使人们相信他可以在将来的任何时候,拿着黄金去与他人交换其他消费品。而现在,黄金的普遍需要程度已经很低,只用于少量的生产力领域,和饰品行业,根本支持不了这种信用。如果剔除货币的性质,你拿着黄金决不可能到处跟人换东西。在这黄金本身也会贬值和升值,拿着黄金也绝不代表你拿着的稳定财富(可交换的消费品)。现在社会需求最稳定,需求量最大的是能源,那么如果按作者的观点的话,我们应该发行能源币,每一张纸币后面需要有壹千或者壹万比特的能量作为依据。如此推理,太阳能是无限的,我以每天照到的阳光作抵押就可以发行无限的货币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