邋遢道人:知道中国文人无耻,不知道还能这么无耻
知道中国文人无耻,不知道还能这么无耻
偶尔看到《南方周末》今年的“新年献词”,很正式,是以“本报编辑部”发的,题目叫做《愿自由开放的旗帜高高飘扬》。看到题目就觉得有些奇怪,十七大刚开完,说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怎么南方周末就又举起面旗帜?而且还不是“改革开放”,是“自由开放”,难道中央又有新提法了?不改革了,直接要“自由”了?看了内容才知道,这是中国文化人借着捧共产党的场贩卖私活的玩意儿。
献词对改革开放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讴歌”,对改革前时代(而且不仅仅是毛泽东时代,还包括自从有了中国人这个概念的所有时期)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三十年前的月亮,照着一个国运彷徨、民生凋敝的中国。一个大钟停摆了,利益个闹钟响起来。铃声急促而动听,饥肠辘辘的人民,突然都红光满面……这时候人民已不再是一个空洞的符号,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第一人称,我和我们。……五千年的古文明,三十年的大变局……有些目标甚至越来越远了,有些方向越来越模糊……我们逐渐学会了正眼看世界……我们遇到了全球化,它把普世同一的游戏规则摆在我们面前。”
精彩吧!
《南方周末》千年磨一剑,照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在三十年前那个节点一剑挥去,历史变成了两段。此前的中国简直是个地狱,“国运彷徨,民生凋敝”,大概如同今天的伊拉克。此前中国人“饥肠辘辘”,此后则“红光满面”;此前的中国人不是人,是个“空洞的符号”,甚至是个说不清楚的东西(总编的意思是连“他”、“他们”、“她”、“你”、“你们”等凡是“人”称都不适合用,只能用“它”和“它们”),此后中国人才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第一人称,我和我们”。这一剑的威力不小吧,一下子给混混沌沌活了五千年的中华民族闹出了个“大变局”来:前面那些“目标”和“方向”再也不重要了,让它们“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吧,现在开始用“普世同一的游戏规则”了。于是,中国人在帝国主义重重包围封锁下建立起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不值得一提了,中国人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解放的壮举烟消云散了,甚至孙中山推翻帝制的革命也一钱不值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和他的志士仁人前仆后继,流血牺牲所追求的民族复兴的“方向”和“目标”也可以弃之若敝屣了(这里更不要提什么共产党的实现“共产主义”的“方向”和“目标”了),最有意思的是,连19世纪前,中华民族创造的,傲视世界各民族的辉煌文明也一笔抹掉了。《南方周末》总编的气派,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能与之相比的,大概也就是日裔美国人福山了。
中国不缺少这样的文人,新朝伊始,他们就开始舞文弄墨为新君涂脂抹粉,内容一定是讴歌新君的英明伟大,赞扬新朝的繁荣娼盛,同时痛斥旧主的昏庸暴虐,历数前朝的凄凉凋敝。不过,真要扒拉扒拉这类文人,见过骂父兄、骂爹娘的,骂前主的,你见过把祖宗都骂个狗血喷头,骂个一钱不值的主吗?这些年来,中国文人鄙夷毛泽东时期的文学家,说他们跟共产党跟得太紧了,否定1949年以前的旧中国时话说得太绝对了,赞扬新社会的话太势利眼了。等轮到他们有说话的机会就会让你体会到:
——知道中国文人无耻,不知道还能这么无耻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