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对不公开-不参与-不作为的思考——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2025-02-19 文摘 评论 阅读

对不公开-不参与-不作为的思考  

——谈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新春刚过,国人对政府新颁布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企业基本一致”,议论纷纷,细听明白就里:今年正式启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了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制度能够衔接,事业单位退休金与企业拉平(降平),而唯独不把人民的公仆——政府公务员纳入,所以网上一片哗然,大有爆发生全国群体事件之势。  

国家为了改变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过低的现实,于2006年开始已连续四年给他们长工资,为此全国媒体倾巢出动,铺天盖地,大呼小叫唯恐全球不知道,岂不知长那点可怜的钱,每人每月平均由几十元达到今年的110元,至今最新的数据显示,全国企业月人均养老金仍只有1080元,远远低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平均水平。可在这几年里政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却在疯长,是企业的4——5倍,但从不见报,很明显这是在暗长、不公开的长。就拿企业的一个高级工程师来说吧,他的退休金还不及一个(事业)环卫工人的退休金多,这不仅使人想起当年那句脍炙人口的笑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蛋的”。  

今年1月28日,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布:“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正式下发,并从中明确得知机关公务员不参与其中,这种明显有失公允的决定,立刻引起轩然大波,使本来处于三分之一弱势的“企业”有了同盟军,盟军的加入壮大了一向默默无声、甘做孺子牛的企业单位,借着今年的牛年牛劲,也来发发牛气:企业是产业工人,企业是社会财富和价值的直接和真正的创造者,——这可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呀?也是我们党的命根子呀?今天怎么主仆关系倒置了呢?这里不是差钱的问题,更是差理的问题;事业单位更诙谐的的按今年春晚小品《不差钱》走红,的一句台词抱怨道:“人这一生最最痛苦的事儿你知道什么吗?是人活着呢,钱没了。”
日前,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接受采访时称,国务院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试点省市,今年正式启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而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基本一致,根本不提机关公务员何时介入的时间表,对于这次全国反应极为强烈,关系到千家万户、职工晚年生存权的“退休金改革”政策,却采取了置若罔闻,无动于衷的不作为态度,4200万企业和3500万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当然是不满意的。  

  

决策者可能有诸多理由为此辩解,其中能拿出手的不外乎就是:“与世界接轨,高薪养廉”,那么就看如下事实:中国每年的财政收入增幅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幅,而在财政支出中,比重最大的是行政管理费,其次是经济建设费用,而直接对基本民生领域的文教、科学、卫生、社会保障支出所占比重最小,只有20%(美国是60%),并且极为有限的社会保障支出也主要留在官僚体系内部。行政管理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比一般资本主义国家高5至6倍。——为何对这一至关重大的民生课题不尽早的与国际接轨呢?  

很明显权力的强弱与利益的大小恰成正比。在很大程度上,一个凭借权力的官僚特权自卫机制已经成型,并依据与权力的差距在进行利益分配,一方面,在体制内外之间(机关、事业与企业),有着一道利益的分界线,另一方面,即使在体制内(机关与事业),距权力核心的远近,也依旧决定着利益的落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之一。  

至于说财政不堪重负“差钱了”,否!依我说“不差钱”而是差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曾在央视节目中透露,中国公款吃喝、公费出国、等开支一年9000亿,占国家财政开支的30%。这部分钱砍下用于增加每年企业的退休金,我想所差也会无几的,若说财政仍不堪重负,机关事业单位皆有“减负”之责,哪有光动事业单位人员而机关公务员却巍然不动?  

  

通过这次搅动全国民意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热议中,使人们不难看出,在对相关利益群体、权利层面、的改革时,一个凭借权力的既得利益的自卫机制现显出来,他们破坏了公平的原则,已经并将继续对我们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及时的对权力主导利益格局的监控已到了必然的程度。
还望决策部门在这一事关重大民生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上,充分考虑民情、民意,慎之又慎,在五省市的试点后,能出台一部让人民满意的包含政府公务员的新改革举措,相信全国百姓将会“感谢你八辈祖宗的”。  

  

  

标签:企业   事业单位   改革   制度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