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邓氏“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论
我与“理论”理论理论
简评邓氏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论
小人物未敢忘忧国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好象一谈计划就是社会主义,这也是不对的,日本就有一个企划厅嘛,美国也有计划嘛。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在讲这个了。
一九八七年二月六日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邓氏《文选》第三卷203页)
还有,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实际工作中,在调整时期,我们可以加强或者多一点计划性,而在另一个时候多一点市场调节,搞得更灵活一些。以后还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一九八九年六月九日 《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邓氏《文选》第三卷306页)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资本主义就没有控制,就那么自由?最惠国待遇也是控制嘛!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
不要怕冒一点风险。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能力,承担风险的能力。为什么这次治理通货膨胀能够见效这么快,而且市场没有受多大影响?原因就是有这十一二年改革开放的基础。改革开放越前进,承担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我们处理问题,要完全没有风险不可能,冒点风险不怕。
一九九○年 十二月二十四日 《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邓氏《文选》第三卷364页)
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一九九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 二月十八日 《视察上海时的谈话》(邓氏《文选》第三卷367页)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是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 —— 二月二十一日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氏《文选》第三卷373页)
简评:
邓氏这几段不同时间的谈话,请读者们仔细思考与分析。
(一)
邓氏说“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以后还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然后搞彻头彻尾的市场经济。
有关国家性质、国计民生的根本经济制度,邓氏说变就变,就像大饼摊初学乍练的大嫂烙大饼一般,翻过来翻过去,又像铁匠铺的小学徒,东一榔头西一锤子。虽然邓氏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但不难看出邓氏对“市场经济”情有独衷。那么邓氏为什么不理直气壮地直接搞市场经济,而还要经过打着“计划经济”旗号的准“市场经济”阶段呢?“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改了没有?邓氏自己就把它改了,真是循序渐进,与时俱进,与其走一步看一步的水平倒是相匹配的,不知邓氏标榜自己一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多大的可信度?
(二)
邓氏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大家都知道,计划不等于计划经济,市场也不等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完全对立的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制度,这是基本常识。邓氏在这里偷换概念,掩盖了问题的本质。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比较,哪一种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哪一种更具有优越性?哪一种更具有先进性?哪一种更具有科学性?“市场经济的优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邓氏理论搞清楚了没有?邓氏理论说清了没有?实践检验的结果如何?不知是有意回避还是有其它原因,邓氏没有讲这些东西,邓氏恐怕也没有那个水平讲清楚。
“计划经济”比“市场经济”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这本是已经有了结论的问题。“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简单地讲,就是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集中力量办大事。没有经济危机,没有金融危机,没有经济“过冷”“过热”,没有通货膨胀,物价稳定,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区,无论大店、小店物价不差半分钱,童叟无欺;没有内债外债,没有顾此失彼,没有拆东墙补西墙,没有国库券、国债等劳什子,没有寅吃卯粮;没有贿赂经济,没有官商勾结,没有司法腐败;没有卖资源、没有卖市场,没有卖国土,没有卖企业;没有黑社会,没有黑煤窑,没有黑砖窑;没有食品安全问题,没有药品安全问题,没有“王八蛋”工程;没有上不起的学,没有看不起的病,工人的住房不用买,没有养老问题,……等等,那时侯人民群众真是一心一意干革命,一心一意促生产啊,因为个人和家庭没有后顾之忧!这些大家都是知道的,而且是有切身体会的。而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们朝不保夕,高高兴兴上班去,垂头丧气下岗回!老百姓有那么多的后顾之忧,还说什么要一心一意搞建设,真是痴人说梦!
为什么邓氏那么热衷于搞“市场经济”,道理在什么地方?怎么解释这种现象?胆子要大,步子要快,要敢于闯,要坚决试,结果把中国搞得如何呢?这是每一位中国人都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严重问题!
(三)
在邓氏的眼中,“一切文明的成果”、“ 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都在西方那里,都在资本主义那里,中国人民没有什么先进的东西,学外国,理所当然地不能包括苏联,因为邓氏说过“以前学苏联,搞计划经济”。还因为世界上已经没有苏联了。巴尔什乔夫搞劳什子什么“改革”、“新思维”,把苏联搞垮了,搞解体了。(伟大的社会主义苏联,赫鲁晓夫搞修正,巴尔什乔夫搞改革,叶立钦搞分裂,结果给搞垮了,这是深刻的教训,这是历史的经验,这才是中国应该借鉴的,要知道,引以为戒也是一种重要的借鉴。)外国的,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东西都可以吸收和借鉴,从表面上来说,不能说不对,但是如何理解和确定邓氏所谓的“文明成果”、“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它们能不能都适用于中国的国情,它们能不能都适用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这是需要画个问号的。如果要更深层次的探讨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只讲“引进”,不讲“创造”,这是十分片面的,因而也是错误的。在邓氏的所有谈话、讲话、文章中,看不到如何鼓励和发扬中国人民发明创造的积极性,看不到如何发掘蕴藏在中国人民之中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巨大潜能。我们曾经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个第一,比如,十个月建成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其质量和速度都是无可挑剔的,不知这里面有没有“文明成果”,有没有“先进的经营方式、先进的管理方法”,这样的事例很多。什么是“崇洋媚外”?大家可以思考!
毛泽东也讲“洋为中用”,也讲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但是更相信中国人民自己的能力,更相信中国人民自己的发明创造性,更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积极性,这才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这才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所以,毛泽东是当之无愧的人民领袖!所以,人民高呼毛泽东万岁!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