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朝鲜VS巴西-迫使国人想起了八年前

2025-02-14 文摘 评论 阅读

朝鲜VS巴西:迫使国人想起了八年前……  


甄城  

朝鲜这支神秘球队自从踏上南非的国土,新闻总是不断。由踢球联想到了朝鲜的政治,有个别网站的网友爆出一则新闻,说朝鲜队若是输了,队员回国后都去挖煤。  

“”的邋遢道人赶紧辟谣,说这是美国散布的谣言,望国人不要轻易相信。  

说白了这又是左和右思潮借朝鲜入围世界杯展开了一场思想上的殊死较量。  

先不说朝鲜败阵队员会不会去挖煤,我想提出的一个问题是:谁规定会踢几脚足球的人就不能去挖煤?  

挖煤和踢足球在朝鲜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劳动不分贵贱,只是社会主义分工不同而已。更何况足球只是玩的东西,跟劳动无关。朝鲜的人民也不会因为谁谁谁是球星就崇拜的不得了,谁谁谁是挖煤的就会受到歧视。国人已经习惯以己度人了,总觉得朝鲜人的思维跟自己一样,不是笑话别人就是被别人小瞧。国人错了,朝鲜又没有搞改革开放,朝鲜人的思维仍在被“社会主义”洗着脑呢。他们还不懂得笑话人或被人笑话呢。他们的想法是:“如果我为祖国进球,伟大领袖金正日会以我们自豪。”

听听,进球不是为了自己获得洋房、汽车和美女,竟然是为了领袖以他们自豪,多傻!就像当年入朝作战的黄继光和邱少云,一分钱奖金也没有竟然傻得用自己的身躯堵枪眼儿,傻得任熊熊的烈火将自己烧成焦碳也不动一下不吭一声。如果我说这是一种自我牺牲精神,是英雄主义,肯定会招致一大群人的痛斥。他们会骂我不人道,缺乏人道主义,我也被强行“洗脑”了。所以,我也就不敢乱说话了。

昨天,熬到了半夜就是想看看朝鲜队员在赛场上的精神状态,朝鲜人顽强拼搏的精神令我感动,使我又想起了黄继光、邱少云那些英烈们。眼睛看着足球,脑子里总想着一些跟足球毫不沾边儿的事情。可见我真的不是一个铁杆儿球迷。实际上我对足球压根儿就不感兴趣。之所以守在电视机前看,是因为八年前巴西VS中国的那场球我看了。那场球赛我原本也没打算看,硬是被朋友拽到电视机跟前的。他们痛斥我:“全国都沸腾了,你怎么不看?没见过你这么不爱国的人。”为了爱国,我看了。看完后气得手脚冰凉,不是因为中国队输球,而是那些球员见没希望拿到奖杯就懒得好好踢了气的。巴西队的小罗纳尔多乐得嘴岔子快跟耳朵接住了。当时,我就有个想法,这帮人回国后都让他们到山西给煤老板们挖煤去,挖完煤也不给他们工钱,一直欠着他们,让他们也尝尝农民工领不到工钱的滋味。

我的这些恶毒的想法并未实现,中国队员回国后不久都开始踢假球、吹黑哨了。喝酒、打架、找女人,哪一样也不耽误。六六年朝鲜战胜了意大利队,意大利队员回国后遭到球迷用臭鸡蛋和烂水果的袭击。中国队员没有享受到如此待遇,只是欢迎仪式不怎么浓烈罢了。还是中国人讲文明讲人道。实际上,中国球员心情也非常郁闷,他们也不想让球迷失望,他们也想找到自己失去斗志的根源在哪儿。根源在哪儿?让我说,全是“钱”闹的。  

开放后,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希望跟国际快速接轨,体育明星也不例外。荣誉的背后是超物质奖励。这一招挺不错的。2008年的奥运会,中国金牌总数第一,跟物质奖励不无关系。一块金牌就能换来梦寐以求的住房,谁不玩命地干?可这种物质奖励只能激发个人主义,所以凡是挑单帮的体育项目或者再拦上个网子的乒乓球和羽毛球,中国人玩得都挺好。只要是一堆人凑一块疯抢,国人就会败下阵来。不是他们不愿抢,是他们根本就不会抢。抢球除了技巧最主要的是团队合作能力。而这种能力,不要说在足球界,就是在中国的其他领域都及其匮乏。这也就是早先不懈余力地批判个人主义的原因。绿茵场上谁都想进球,谁都想成为大牌球星,谁都想成为球迷心目中的英雄,谁都想享受万人瞩目众星捧月的感觉,就是这种心态使中国队员失去了团结合作的能力,失去了顽强拼搏的精神。再加上中国球迷长期对单个球星的吹捧和崇拜,使得队员们个个都想成为球迷的偶像。还没开场,他们自己就先叫上劲了。换句话说,国人乃至球迷们不良的心态也在左右着队员的情绪。  

该个人的事儿时,就必须表现个人。奥运会金牌大户李宁老惦记着别的队友能不能拿上奖杯甚至帮助别的队友去拿奖杯而忽略了自己就得不偿失了。而足球队员心里必须要想着其他队员,每进一个进球是全体队员的荣誉,决不能是某个个人的荣誉。  

中国人的心态就跟中国的政治一样,不是极左就是极右。看来构建“和谐社会”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文革”时不分什么事都要讲团结,严厉批判个人主义,致使一些个人能力非常强的人无情地受到了压制。即便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得到的荣誉也必须说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同志们的帮助。现在什么事都表现个人,名人、大腕、超级球星成为了每个人追逐的目标。只要混成了名人,书写得再臭也会得到高额的版税;电影再难看只要有大腕加盟也会保证票房收入;球赛再怎么没劲,只要有世界级球星表演也会带来丰厚的演出利润。这一切,全都是国人的心态造成的。  

一本书火了,也不管那本书跟自己的生活有没有关系也凑热闹买回家看。韩寒的《三重门》是写给中学生看的,我一个失业工人也跟着瞎凑热闹,就想看看他为什么这么火(我也是中国人,我当然不能例外),结果好作家的好作品却与我无缘,只能抱着几十年前的好作品,如:《鲁迅文集》《金光大道》翻来覆去地看;一部电影还没上演呢,就惦记着是谁演的。以至于票价高达八十元的主旋律电影《开国大典》场场爆满,我用了我近半个月的伙食费去光达影城买了一张电影票,发现电影院里身边的小公鸡们看电影不是为了回顾历史(那段历史被编导们将三年间改变中国命运的众多历史事件和重大战役匆匆忙忙地浓缩到了两个小时的银幕上,不了解那段历史的小公鸡们怎么可能看得明白?),他们看电影是为了五角钱看一个明星大腕,值。一百七十二个明星大腕打造出的电影只需八十块钱一张门票,仔细算来每位明星才值四角六分钱,太值了;足球也一样,我认识的几个女性朋友,她们看足球并不关心哪个队进球哪个队输球,跟男性朋友们狂热赌球不同,她们观看的是英俊潇洒的贝克汉姆奔跑时一颤一颤的屁股蛋儿。其实煤矿工人撅着屁股挖煤时,屁股也非常的性感,却无法激发当代女性们的性欲。因为挖煤的人成千上万,而贝克汉姆全世界只有一个。  

崇拜名人是人类的一种天性。现代人顿不顿就埋怨领袖当年搞个人崇拜。其实,哪儿是人家自己搞的,都是底下的人硬是要崇拜,人家也没办法。老人家去世三十多年了,现在仍有一大批人崇拜着。没办法,毛主席他老人家就有那个魅力。  

演员赵薇逼着别人去崇拜她了吗?可电视上硬是有一位年近七十岁的老太太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偶像,似乎每天不抱着赵薇的相片,老太太就睡不着觉似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崇拜自己喜欢的人,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崇拜自己。在当今拜金主义横行物欲横流的时代,谁有钱,谁开上名车谁就会得到羡慕和崇拜(尽管没人羡慕他,他自己也总觉得有人在羡慕他),所以人人都为了“钱”削尖脑袋往进钻,甚至把脸丢到一边儿没有尊严地活着也在所不惜。很多人心里明白:若要有钱得先有名,名利名利,就像一对孪生姐妹,谁也离不开谁。所以抄作、剽窃、演讲、参赛、为了出名搞暗箱操作、玩弄潜规则、乱当评委……凡是露脸儿的事,什么都参加。只要能出名,什么损事儿都敢干。实在出不了好名出个臭名也行,反正有名气就行。有名就有利,有利就会得到大多数人的羡慕和崇拜。“芙蓉姐姐”夸自己漂亮却又做出恶心人的动作,目的就是为了营造极度反差的视觉效果以此吸引大众的眼球并得到大众的关注。“芙蓉姐姐”成功了。足足红了两年半。  

话题扯远了,接着说中国足球。中国足球臭不可闻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臭,但人家还是有名,臭名也能带来丰厚的利润。正如王朔所说:“不怕人骂,就怕没人理。”  

真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正视自己的心态,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内,而不单单是中国的足球运动员。倘若我也会踢球,也能进入国家队,但以我此时的心态,我也许还不如现役的足球队员们呢。因为我也想出名,我也想挣大钱。但事实上我不可能出名,当我逮到球死活不愿传给其他的队友,只想着自己进球自己出名,我就是有罗纳尔多的本事也抵挡不住对方十一名球员的疯抢。可我不能将球传给其他队员,传出去了,球让他进了,他成英雄了,我成绿叶了,他发财了,我吃亏了,他成球迷的偶像了,我遭球迷唾骂了,凭什么?  

像我这样的人永远也做不到黄继光和邱少云为了祖国的利益舍生忘死的境界了。凭什么我死了你们都活着?你们回去又是升官又是发财的,凭什么让我去堵枪眼儿?凭什么怕暴露了你们,我就得被熊熊的烈火烧为焦碳也不动一下不吭一声?我才没那么傻呢。  

正是因为像我这样的现代人都太聪明了。中国的体育事业出现了两极分化。只要是自己跟自己叫劲的事情,让玩命都行。一米五几的身高,二百多斤的杠铃我照样能给你举的起来。倘若是为了大伙儿共同的利益,我才不愿扮演吃亏的角色呢。我是多么聪明的一个人?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不想吃亏也得吃亏。因为我失业后一根筋地学习写作,拒绝干其它职业,已经好几年没有一分钱的收入了。我不是名人,又因囊中羞涩玩不转那些拉关系走关系的小把戏,我的文章永远得不到报刊正式发表,免费贴到网上竟然遭到剽窃,但我又无能为力。我目前连吃饭都成问题了,哪儿还能掏的起高额的律师费用?所以,想剽窃我文章的朋友们尽情地剽窃吧。网友转贴不算剽窃,拿着我的文章到几千里之外的报纸上发表或发到布满广告的网站上获取利益才算剽窃。那我也没有办法,谁让我没有您的路子野呢?  

2010 6 16  

标签:自己   朝鲜   中国   他们   足球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