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从胡锦涛同志走入强坛看新型民主政治
水火:从胡锦涛同志走入强坛看新型民主政治
1987年9月20日 22点55分。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钱天白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2008年6月20日 10时24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走入人民网强国论坛,和中国网民进行线上交流,时长22分钟。
历史上一些当代人漫不经心的小事件,后代人回头一看,居然是惊天动地的大转折!所以,请身处这一刻的全体中国人珍视这22分钟。这22分钟也许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进程带来巨大的影响,也许会深刻地改变未来每一个中国人的政治生活。
这就是,也许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由此起步了!
民主是当今中国大多数百姓心驰神往的“桃花源”、“蓬莱乐土”。什么是民主?源于三十年来中国媒体“客观公正”的渲染,百姓心目中的民主是由翻飞舞动的旗帜、刨祖挖族的攻讦等场景构成的定期选举,是人潮涌动、激情昂扬的游行示威,是检察官、民意代表对政府官员穷追猛打的审查和责问……似乎在这样的氛围中,人民的意见就能得到尊重、权益就能得到保护、才能就能充分发挥、社会就会公平正义。
其实这是一种大谬不然的误解。
什么是民主?人类社会至今的全部历史表明,社会事务永远是少数人对多数人实行的管理。基于14世纪西方启蒙运动发展起来的西方民主政治,原理是人权平等,理想是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最大化,手段是定期选举、权力制衡。
理论上由于选举的少数多数制,西方民主政治体制下,社会管理的决定权就回到了多数人手中。
但是事实是这样吗?不。
远的不说,就说民主的样板美国吧:2007年1月10日,美国总统宣布将向伊拉克增派2.15万士兵,1月13日,美国多个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战游行, 而此前两天,美国《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联合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美国人表示反对增兵的高达61%,其中52%的人表示“强烈反对”;表示支持增兵的为36%,其中表示“非常支持”的仅为25%。民主的布什总统在如此高涨的反战民意面前改弦更张了吗?没有!美国大兵依然陆续登上了向伊拉克疾驰的军舰飞机;
同年的10月19日,“亚洲民主的灯塔”台湾,爆发了反贪腐的“红衫军”运动,百万百姓身着红衣涌到台北街头,要求腐败的“总统”陈水扁下台,同期各家民意咨询机构调查得到的结果是:要求陈水扁下台的民众是72%-78%,拥护陈水扁继续执政的民众只有12%-18%。在如此“一边倒”的民意面前,陈水扁下台了吗?没有!非但如此,在其执政末期,更是爆出疯狂鲸吞国家资产的“华扬史威灵案”“鞑震案”,金额动辄百亿新台币。
这说明,以“多党竞争”“直接选举”“权力制衡”为主要特征的西方民主制度,不必然自动反映民意,也常常不能严格制约统治者的政治行为。
同时,中国如果要实现西方民主政治,首先要推翻目前已经执政了60年的、拥有8千万党员、拥有无所不在的权力网络的执政党,必须付出血雨腥风的代价,必须付出的长期社会动乱的成本,而这恰恰是有13亿人口,目前正在奋力追赶西方先进列强的中国,所不能承受之重。
但是面对中国目前的官员贪腐横行、漠视民意、权力运行缺乏监督、行政效率低下、贫富差距加剧等尖锐的社会矛盾,民主又好像是唯一化解的途径,怎么办?
我认为,胡锦涛同志走入人民网强国论坛,和中国网民进行线上交流,也许可以理解为就是他的一种政治表态:以当前风起云涌的网络民意为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些内容,为建设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基础;
而中共《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尊重和保障人权。广开言路,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胡锦涛同志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些内容,为建设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提供了现成的政治保障
关键是通过什么方式行使公民的法律权力?如何实现执政党这些明确的政治主张?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走入千家万户,随着执政党越来越开明的政治改革,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共立国以来难以实现的公民言论自由权、公民议政权、公民监督权。
但是还远远不够。距离理想的民主政治,还有遥远的距离。要真正利用互联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至少要实现:
1、民意征求的法制化。党和政府制定新的方针政策,那些内容必须上网公开,经过多长时间的民意征求,得到多少民意支持之后,颁布实施才有合法性;
2、民意表达的自由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教师写一首讽政诗被投入牢房,记者写一篇负面报道警察就上门抓捕,这样丑陋恶劣的迫害公民民主权力的事,再也不能发生!
3、民意收集的法制化。由哪些机关、在哪些网络平台上、按照哪些程序,收集民意,必须规定下来;
4、民意采纳的法制化。在人的选拔、事的取舍、政策的调整、法律的增减等方面,党形成的意志、人大形成的间接民意、网络形成的直接民意,各占多大的比例,应该有量化的、可操作的法律标准。
如果能实现以上的四个目标,可以想像,中国基本就能在一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政府的权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调和折冲。在民众不对立,社会不动荡,各地区、各民族、各利益阶层之间不爆发激烈冲突的前提下,形成初步的民主政治格局,化解过去积累的和正在形成的种种社会矛盾,实现中共提出的和谐社会的政治主张。
但是历史形成的现实是:当前许多国家权力被部门化、地区化、首长私人化,不少党政官员的政治理想已经世俗化,而社会道德多元化、社会利益集团化、人际关系利害化的现象更是当今政治生活中不容否认的存在。所以指望出现一个开明善良的政治强人,登高一呼,一个有几千万党政干部队伍的组成的庞大的利益集团,自动向人民释放出目前使用得得心应手的政治权力,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面对严酷的政治现实和美好的政治理想,我相信胡锦涛同志和我们一样在深深思考。
网民必须认识到,民主不光是一种公民的权利享受,更是一种公民的义务承担。躺在床上等待一个政治贤人或者开明政党将民主的权力从空中抛下来,是永远也无法实现的美梦。民主权力必须依靠全体公民齐心协力去要求、去斗争、去争取。民主政治也不光是公民对政府选举、监督的权力,也是公民要承担的义务:树立民主价值、提高民主道德、自觉遵循民主的生活方式和民主的法律原则。所以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也是公民民主意识强化和民主素养提高的过程。
因此,中国网民应该热情地讴歌胡锦涛同志到强国论坛直接面对网络民意的22分钟,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苦心孤诣发出的政治信号,牢牢抓住执政党当前最高层开明进步的历史机遇,全力推进以网络民意法制化为核心内容的中国民主政治进程。
胡锦涛同志发出了什么政治信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网络民意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收集社情民意的主流渠道之一;
2、各级党政领导要充分尊重网络民意,要充分吸取网络民意对施政的意见和建议,要自觉接受网络舆论对党和政府的批评和监督;
3、全国网民要珍视自己的民主权力,要理性问政、科学议政,客观反映社情民意,自觉监督党政官员的施政行为;
4、社科专家学者、体制内的民意机关、全国知识分子,要集思广益,研究网络民意的形成机理、甄别手段、采纳标准和回应方法,寻求将网络民意纳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最佳法制途径和实施方案;
5、党的宣传部门和政府的文化新闻部门,要研究如何建设优良的网络平台,抛弃目前官方网站空洞乏味、高高在上的教条主义宣传形式,创造内容丰富、形式动人、互动宽松、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媒体氛围,吸引社会各界熙熙攘攘地广泛参与,将网民从目前形形色色的商业网站、外资网站手中争夺过来,占领公民教育的制高点,掌握民意汇总的主渠道。
是否完整准确地理解了胡锦涛同志强国论坛22分钟的所发出政治信号?我不得而知。
但是我知道,执政党最高领袖向民意真诚地迈出的一小步,有可能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向前跨进一大步!这是一个属于中华民族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全中国的网民和其他所有期盼中国文明进步的人民,都应该热烈地响应、坚决地拥护胡锦涛同志这个伟大的政治表态,充分利用网络,积极地、大胆地向各级当政者建言献策,让党和政府的每一个方针政策都能灌注进饱满的网络民意,让官员们施政的得失甚至官员个人的能力操守,在网络民意灿烂的阳光下,得到有效监督和制衡。花费最小的社会成本,建立起高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