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马其顿 校车

2025-03-02 文摘 评论 阅读

  新闻上看到了有关中国向马其顿政府赠送校车的时候此事已经被网友炒的沸沸扬扬了,本来一件很正常或者说经常见到的事情就因为发生的时机很“好”就成了一时的焦点,大家就为什么有钱给外国捐助却没钱给国人保障以及为何在此时捐助的事情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而和大多数时候一样,同时又有了辟谣的说法,至于辟谣从何而来不得而知,反正不是官方的,但至于辟谣的人是不是就更不得而知了,如果不是,不知他们消息从何而来,如果是的话为什么不公开声明就更有意思了,难道是怕身份太张扬,一不小心说出“你信不信我不管,我反正是信了”这种话?此皆为闲话,也不是对辟谣之人的人身攻击,只是就事论事,另外借此机会也请记者或是“好事之人”在看见新闻尤其是原始资料的时候一定要完整的宣传,否则网上盛传的谣言相信也不是少数,如果是真的有目的性的那就不说什么了,那是“工作职责”,如果是因为爱国或是一腔热情反而误导视听那就太不值得了。

  回到主题,说说这个辟谣之事,据我所知的辟谣有两种,其一是说这个“捐车”,其实不是无偿捐赠而是因为宇通汽车谈下了个大买卖,而这校车呢只是谈拢生意的一个附带品,也就是说中国为了感谢马其顿把这个项目给了中国,那也就是说这仅仅是一个商业活动,与国际关系无关;再有一个说法恰恰相反,中国捐助校车是因为马其顿与台湾过往甚密,而后和大陆关系渐佳。中国大陆为了拉拢马其顿而以校车贿赂之。

  先说第一个说法,看新闻图片上有一些外交部与捐助证书和马其顿政府官员的合影,而且新闻来源是中国驻马其顿外交部,我想应该算是比较官方的了吧,那照片的可信度应该也还蛮高,当然我不排除事后又有人辟谣,说照片是伪造的或是什么网站被黑了,那就权当我没说好了,假设图片为真,我很诧异的是为什么一次商业活动会有中国外交部参与甚至还有马其顿副总理出面?为什么是商业活动的附属却没提商业行为而大肆宣传无偿捐助?何为无偿?难道只有给钱才叫有偿?是这个说法不准确还是有其他原因不想说准确?在新闻上还信誓旦旦的说什么为马其顿社会发展多么关注有多大影响,这是商业活动吗?难道中国给马其顿生产汽车就为马其顿社会发展做贡献了吗?如果是那我想知道中国究竟对马其顿做了什么,是大打折扣呢,还是送钱搭礼呢,如果不是,中国政府的好大喜功又是什么原因,更让我担忧的是想到了红会风波,会不会在此后又有一笔政府支出叫做“对马援助校车经费”。同时想想之前的对外援助吧,政府官员究竟是为了对外扶持呢?还是想要对外“买高价发票”呢?总之,如果是真的对外无偿援助,就像网友们说的一样,为什么给国外不给国内,后院不稳,何以对外大方,“攘外必先安内”国民党都懂的道理~~相信大家懂得;如果不是无偿,为什么不说,反而大张旗鼓宣扬无偿,还有“获奖证书”,这是给国人心头慰藉呢?还是以后的报销凭证或是丰功伟绩的证明呢?希望大家能够想一想。

  再说第二个辟谣说法,如果此事当真,那中国喜欢贿赂也就不奇怪了,国家政府都能贿赂,官员有何不可呢?那中国还是不错的,至少好像没有见到中国接受哪个国家的贿赂,甚至大地震时候国际救援都难以进入,狠狠地体现我大国威仪(注:很惭愧举出此例,再次缅怀逝去的同胞,同时也澄清可能有政治上的原因,但中国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示例也不在少数,如:入世,高铁等,也就不再多举例了)。还有一点是为什么马其顿和台湾关系好我们就要“贿赂”呢?是因为马其顿能够给台湾提供军火吗?网上都是马其顿不富裕又不大,当然是和欧洲比,貌似希望不大;还是马其顿会让台湾的国际地位上升?想了想,法国都不一定能做到的事马其顿好像也很难,那大陆(因为涉及台湾,恐这里写中国会让人误以为有台独倾向故用大陆以替)为什么怕马其顿呢?虽说心理学上是有这么个效应,先抑后扬最让人振奋,但最为一个政府被这样情绪影响是不是太无知了呢,因为这种说法涉及国际关系,政府们是怎么想的,群众是很难知道的,所以不做过多臆测,只是如果这种说法为真,我想以后想让中国重视的方法就是先给台湾写封“情书”,然后对大陆说和台湾已经“分手”了,这样最遭人待见。

  说完辟谣,自己也辟下谣,无论哪种说法相信都是早做安排,谁也不知道会有校车这么件事,所以无论哪种相信都不是刻意为之,而外交部无视国情而大肆渲染也只能说是距离太远,“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所致,也不能怪外交部官员,有多少人能够“身在曹营心在汉”呢

  该说的就这么多,大家分享一下看法,希望政府会给一个交代吧

查看全部
标签:中国   如果   辟谣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