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格林斯潘承认市场失效--美式意识形态终结

2025-02-28 文摘 评论 阅读
  

  美式“政治挂帅”的终结?

  

  (2008-11-03)

  

  于时语

  

  美国总统和国会大选在即,尽管共和党仍然期望出现政治奇迹,而奥巴马的黑人身份,使人难以全信民调数据,但以《华盛顿邮》的说法,民主党眼看即将获得自1968年来第一次全面胜利。

  

  毋庸讳言,民主党的好运在相当程度上来自美国经济和外交的恶运,特别是内外无能的布什政府,以及联储局前主席格林斯潘承认的百年金融大危机。而从内政到外交,美国目前的灾难都可以说是“政治挂帅”的恶果。

  

  笔者这里的“政治挂帅”是借用中国大陆上的通常说法。这是因为“政治”一词的含义在西方和中国有显著的差异。在西方,政治通常指的是为了赢得政权和维持政府的有关行为,而中国大陆长期的一党执政,使得政治一词的含义浓缩到专指意识形态活动。所以这里“政治挂帅”一词,指的实在是无视客观现实规律的“意识形态挂帅”。

  

  
  目前内外交困的美国,正是美式“政治挂帅”的恶果。

  

  市场至上成为意识形态

  

  这首先是里根政府以来在经济政策上盲信“市场至上”的“意识形态挂帅”。

  

  主张减少政府干预的新自由主义成为不容置疑的信条,连民主党克林顿政府都未能有效抵制,任凭里根总统首先任命的格林斯潘大力推行他的“自由和竞争的市场机制”。

  

  或者按照今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克鲁格曼在《纽约时》上的总结,这是一种“私有就是好,公管就是糟(private good, public bad)”哲学。所以才有格林斯潘新近在国会“认错”时,承认对自由市场经济的盲目信任,导致了今天“市场机制中的一个关键支柱”的坍塌。

  

  
  其次是两任布什总统任期,借用《纽约时》的说法,代表了一个“基于信仰(faith-based)”的政府。布什一个“高参”曾经解释说:“我们现在是个帝国,以实际行动来创造现实。”也即凭实力来按自己的政治信仰塑造新的内外现实。
  在外交上,布什政府奉行从托洛茨基主义脱胎的新保守主义“不破不立”信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结合强烈的宗教使命感,发动“反恐战争”和“民主改造大中东计划”,从而陷入军事上的泥沼以及军费开支的无底洞。

  

  在内政上,布什政府是保守“价值”、宗教信仰和私有经济教条的结合,甚至提出要将联邦政府的社会保险金计划也私营化,投入到华尔街股市上去,幸好还没有获得国会通过。

  

  排斥保守精英致使错误百出

  

  布什政府的“政治挂帅”并且蔓延到政府各层的人事上,按照“意识形态觉悟”取人,加上反精英主义,不断排斥“只专不白”、保守立场不稳的专业人士,从而造成布什政府内部充斥不胜任官员、施政效率低下和错误百出的特征。

  

  前司法部长冈萨雷斯和新奥尔良飓风灾难之际的联邦应急总署主任是两个典型。美国占领伊拉克初期派出的文职人员,大多数都是毫无外交资历、但保守主义信仰坚定的共和党“新血”,无怪弄得天怒人怨。

  

  对美国(以及共和党)十分不幸的,是里根政府以来主导美国经济政策的“市场至上”教条,和布什政府保守“价值”信仰这两种“政治挂帅”及其恶果的重叠交会,而给予民主党40年来最好的政治机会。

  

  一半黑人血统的奥巴马,其实是美国东北部知识精英的典型代表,如果顺利当选,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美国知识精英注重现实的传统(也即胡适博士留美归来宣扬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摒弃布什政府的“政治挂帅”。无怪他能够获得一直被视为“基于现实”派、而在布什内阁中孤掌难鸣的前国务卿鲍威尔的支持。

  

  中国大陆原先的“政治挂帅”,损及的只是自身,而美国的“政治挂帅”,时下却祸延全球。这次大选,或许能够使得山姆大叔恢复“摸着石头过河”的理性主义。

  

  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

  

  
接受4个多小时“拷问” 格林斯潘公开认错

  

  
日期:2008-10-25 :牛震 :文汇

  

  
“你现在认识到你的世界观,你的经济理论失效了吧?”

——美众议院监督和政府改革委员会主席威克斯曼

“你说得很对,很准确。”“自由和竞争的市场机制中的一个关键支柱已经坍塌。”

——信奉完全市场经济的“标志人物”格林斯潘

本华盛顿10月24日专电 执掌美国经济18年半的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23日在国会就当前金融危机问题接受了长达4个多小时的“拷问”。格林斯潘坦言,当前的经济危机改变了他对市场经济的看法,并承认当年未能有效监管,犯下了错误。

作为创造了美国经济长期繁荣奇迹的“工程师”和信奉完全市场经济的“标志人物”,格林斯潘近来被指是这场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的主要责任人之一,理由是他过于放任经济自由发展,例如长期维持低利率水平,对次贷等新型金融产品监管不当,导致局面失控。美国有线新闻网甚至把老格列入了金融危机的“十大通缉要犯”行列。

“你现在认识到你的世界观,你的经济理论失效了吧?”众议院监督和政府改革委员会主席、民主党人威克斯曼不客气地指出,“我们可以列举的监管不力和误判形势的单子有很长。”下台只有两年时间的格林斯潘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世事难料。当他交出美联储帅印的时候,国会把他当做一个神话,将他赞誉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政治家。但是昨天,委员会的很多成员则对他“同仇敌忾”。

“你说得很对,很准确,”82岁的格林斯潘承认,眼下的空前危机暴露了他一生坚信的经济思想中的一个缺陷,并让他陷入“不信任的风暴之中”。“自由和竞争的市场机制中的一个关键支柱已经坍塌。”格林斯潘称,“我以为银行基于自身利益会尽其所能地保护公司和股东利益,但是这种模式存在瑕疵。”他还承认当初忽视了房价连续暴涨可能存在的泡沫风险。

当天的听证好比一场审判大会,格林斯潘自1987年到2006年管理下的美国经济繁荣好像只是一个幻影,为今天的超级金融危机打下基础。一直以来对格林斯潘政策不满的经济观察家詹姆斯·格兰特称,格林斯潘的巨大声誉主要得自于1990年代IT飞速发展和近年来房地产繁荣,他的大幅降低利率的政策起到了刺激泡沫的作用。“但是,现在他碰壁了。”

格林斯潘自己也再次强调,这场始于房地产的信贷危机是“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削弱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功能。他还警告说,形势在好转之前还会继续恶化,失业上升和房价不稳定的局面可能持续数月。

如何应对这场危机?格林斯潘称,仅仅用货币政策的调整是不够的,他建议政府实行更加严厉的金融监管政策,例如让那些将抵押贷款打包成债券的金融公司履行责任,此外还应该出台防止金融欺诈的条款等。他还认为,政府采取积极大胆的措施支持金融市场是正确的,国会本月初批准的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方案“足以满足需要”,并已对市场产生影响。

事实上,人们拷问格林斯潘更多的是反省一代美国经济政策的理论。就在格林斯潘在众议院接受听证的同时,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也举行了类似的听证会,了解政府救市的最新情况。看来,格林斯潘时代终究要告别历史舞台了。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标签:格林斯潘   政府   美国   政治   经济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