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代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的奥秘
毛泽东时代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的奥秘
一个老工程师,他参加过“两弹一星”的技术攻关过程,他说中国当时 的技术力量,无论是就人员数量还是技术装备水平而言,都远远不如苏联和美国,但是中国从原子弹爆炸到突破 氢 弹技术的障碍,在时间上都反过来比苏联和美国短得多。他说取得这样的“奇迹”不是偶然的。
第一个 关 键的原因是真正的技术民主。当时几乎没有什么人敢于以权威和老子自居,在研究队伍内部形成高度民主的风气 ,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和老资格的科学家可以同场辩论,有的时候为了争论技术问题通宵达旦,甚至拍桌子,邓稼 先这样的老科学家也常常参与跟毛头小伙子的拍桌子辩论,这样充分的学术民主带来了思想和技术的快速进步。 不 仅加快了技术进步的速度,在这样的过程中间也加快了技术梯队的成长过程。这个老工程师还谈到,当时由于 人与 人关系的普遍平等,许多社会和阶级的藩篱都实质上不存在了,一些老工人也参与拍桌子讨论,许多细节问 题和工 艺障碍也能够集思广益,结果使得整个的项目进程相对均衡,而不是局限于关键技术的率先突破,这就避 免了后续 试验中间细节引致的失败,所以当时许多项目的试验,几乎都是一次成功,所有的问题和隐患常常是在 技术民主中 间,已经得到充分的“鸣放”和重视,提前就有了很多的预案和设计。
第二个非常关键的地方是彻 底地 破除了“技术私有观念”。不管是什么样的研究机构,无论是他们花了多少心血得出的最新成果,只要持一 纸介绍 信到,只要符合保密的规定,他们所有的最新成果都会无条件地呈现给你,而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这在 任何国家 都做不到。技术创新如果联系着市场潜在利益,当然就格外需要保密,即便是仅仅联系着个人的职称和 学术地位评 价,相关人员也肯定有藏私的必要,但是在当时的中国,一切私有观念都遭到彻底批判,许多有助于 巩固私有观念 的评价体系都被破坏,所以人们能够空前地敞开自己的所得,公之于众。这样,全国只要任何一个 研究所,任何一 个研究人员在技术上有了突破,其他的相关人员或者项目,都不再有必要进行重复劳动了,都可 以无成本地共享最 新的技术成就。彻底破除私有观念,使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的技术大协作”成为可能,有限 的技术力量和经费能 够空前地节约和有效地利用,避免了许多可能的浪费。
第三个原因是几乎“如人使臂、如 臂使指”那样 的高灵敏协调机制。在卫星项目中间,有一个同步控制问题当时只能是用机械方式实现,这个就要 求四个完全一样 的小弹簧。项目单位反映到主管的聂荣臻元帅那里,说上海工业力量比较强,希望请上海的同志 帮助解决。聂荣臻 给张春桥写了个小纸条,张春桥给马天水打了个电话,马天水连夜召集上海几十个单位的老工 人技师开会,一个校 办工厂的老工人说他能够实现,回去之后连夜就把符合要求的弹簧做出来了,合计不到24 小时。在这样的过程中 间,没有任何一个人讲条件讲价钱,所以几乎没有耗费什么谈判时间和交易费用。
当时 中国能够以有限 的技术力量,去跟踪世界先进水平,优势在于全国技术力量的无成本合作,有限的经费和人力资 源能够集中使用,
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搞集中突破,降低相互学习的成本并实现研究队伍的迅速成熟和壮 大。而中国今天的问 题还在于,中国不仅落在后面,在市场规则急功近利的“短视”眼界里根本就丧失了追赶的 动力,而且在中国技术 力量和经费和西方国家有巨大差距的情况下,还硬要一味地抄袭西方的技术发展路线,这 注定只能是产生“爬行主 义”后果,一切有价值的成果都不可能产生在中国。
原作 老田
文革期间科学技术还能快速进步的奥秘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