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联会崩溃
——人类生活什么最重要
2009-4-16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往往都希望“出人头地”,面子风光,具体到个人自身感受则是自己的事了,不好统一“好”、“坏”。这就是说,人的尊严是重要的。
人类的尊严,有高高在上的风光,有平凡中的温馨,有独自的痴迷乐陶,也有同喜同乐的相互激扬。当然,那些无法获得风光的或永远抬不起头的人,尊严要求他们找到另外的平衡点。甚至那种废物,也会通过引人注意显示自身的存在,更可能以一种反抗形成精神病态。
我们回顾历史,为什么好多太平盛世、罗马帝国、发达社会主义国家会不经意间就土崩瓦解了呢?美国为什么出现那么多的“庞氏骗局”,泡沫消亡,帝国危机呢?苏联为什么就坍塌消失了呢?人类难道必须在竞争的平衡中才能奋发才智、不懈努力吗?
马克思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意识并不一个样子,对于利益的意识形态就是人们之间不同的核心问题。聪明人可以利用私有制获取、诈取利益,这就是资本主义力量所在。大多数人的自身利益不能得到保证,这就必须团结起来形成政治集团来维护自身利益,最重要的就是马克思科学共产主义理论,这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这是无产阶级利益所在。
苏联为什么消亡关键的问题是国家意识形态缺乏凝聚力。
苏联在70年间使这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1987年,农民降到占人口12%;苏联不仅摘掉文盲国家的帽子,而且70%以上的居民达到高等和中等教育水平,居民每万人中拥有大学生数量已跻身世界四强。苏联因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与美国争霸的世界第二超级大国。在苏联社会中,国有单位职工几乎一统天下,苏联仿佛离“无阶级”社会越来越近。为了实现“无阶级”社会的蓝图,苏联还不懈地进行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体劳动差别的努力。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五次提高最低工资,提高国营农场职工和集体农庄庄员的工资,使工农之间、脑体劳动之间、高低收入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这种社会却形成了“苏联人不珍惜苏联”局面,岂非咄咄怪事?
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党内形成约50到70万人、加上家属共300万人的特殊利益集团。他们掌握党政军领导机构和企业、农庄领导权,多数人文化程度高并有高级职称,经常去西方访问,马克思主义只是口头上说的东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已经淡薄。他们以各种方式侵吞国家财产,在自己领导企业和农庄从事非法经营获取利润高达数十亿卢布。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许多部长变成康采恩董事长,财政局长变为银行行长,物资局长变为交易市场老板,石油部变为石油公司。这时苏联官僚权贵阶层羽毛丰满,可不费力利用权力掠取国有财富。国家法规不健全,国有财产管理混乱,使国家所有权变得十分抽象和空泛,致使官僚支配权演变为隐性占有权。随着权贵阶层形成,苏共开始走上腐败变质道路,切断同人民血肉联系。政治过度集权极大地损害了个人尊严。雷夫科夫说,苏联那时的情况也是这样: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和克格勃的主席形式上虽然是内阁成员,但实际上所有的一切完全都是总书记和苏联总统一手操办的。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和叶利钦执政初期,奉行盲目崇拜西方的政策。俄罗斯形成了一批亲西方的阶层,正是他们对美国的倾向和喜好曾是戈尔巴乔夫执政和叶利钦实施亲美的对外政策方针的思想基础。上层希望通过资本主义复辟获得世袭的资本权力,下层失去了民主必要的自主积极性,无所作为,对于国家财富没有主人意识,分裂便在羡慕资本主义的精英鼓噪中瞬时形成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