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日传略:要做主体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金正日传略
(1942.2——1964.3)
(四) 要做主体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朝鲜哟,为你争光
1960年9月1日 ,金正日升入金日成综合大学,在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
上大学的第一天,金正日登上校区内的龙南山岗,朗诵自己写的一首诗《朝鲜哟,为你争光》,表达了他继承并完成金日成开创的主体革命事业的壮志。
登上旭日东升的龙南山岗,
三千里江山投入我的怀抱。
在这里学好领袖的崇高思想,
誓做肩负朝鲜革命的主人。
啊,朝鲜哟,我要为你争光。
坚定不移地拥戴伟大的领袖,
沿着主体的道路奋勇前进。
冲破激浪,战胜暴风,
引导朝鲜走向美好的未来。
啊,朝鲜哟,让你放光辉。
普照环宇的伟大太阳,
我要把您的事业继承下去。
让主体的彩霞染红全球,
早日迎来共产主义新天地”
啊,朝鲜哟,我的朝鲜。
不是在外国,而是在朝鲜学习金日成的伟大革命思想,为金日成竭尽忠诚,继承并完成金日成开创的伟大革命事业,这是金正日自小抱定的不可动摇的信念。
1959年1月,金正日参观一所外国的大学。
陪同他参观的那个国家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希望他到这个大学留学。当时,有许多国家的学生到这个大学留学,其中有不少是国家元首的子女。
金正日说:“我国有很好的大学——金日成综合大学。我要上这个大学。”
几十年前,金日成从吉林监狱获释后以广大地区为舞台进行革命活动时,共产国际曾劝他到他们在莫斯科创办的共产大学留学。 金日成认为,马列主义是可以通过书籍学好的,但是离开了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做一个为人民的革命者。于是他没去莫斯科留学,而是到人民群众中去了。
金日成以“以民为天,,为座右铭,一向和人民在一起。金正日把金日成的崇高意旨化为自己的意旨,决心在朝鲜的金日成综合大学学习,而不去外国留学。
他的这一决心包含着要在大学时代全面学习领会金日成革命思想的宏愿。他确信金日成的革命思想是朝鲜革命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
金日成早在开创主体革命事业时,粉碎了内外敌人的种种阴谋,经受了严峻考验和难以忍受的阵痛。这种困难和考验不仅在过去和今天,而且明天和遥远的将来也会出现。金正日商瞻远瞩,坚定决心,在完成主体革命事业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多么严峻的考验,都要勇敢地战斗前进,定将朝鲜革命引向胜利。
创造性的学习
金正日升入金日成综合大学,对学校干部们说,入了科学的最高学府,他的决心就更加坚定了,要遵照金日成同志的崇高意志,准备肩负起革命的未来。他说:“我想把我的大学时代变成进一步深入领会领袖的革命思想,为肩负起朝鲜革命做好准备的壮志凌云的时期。”
在综合大学时期,他提出要登上现代科学和人类智慧最高峰的远大目标和崇高理想,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性的思维,全力以赴地进行科学探索。
他一向聚精会神地听课,把听课时间变为思索与创造的过程,从而掌握事物现象的概念、规律和科学原理,积累系统的知识。他对所学的每一个问题都深入钻研,总是提出“为什么”、“怎么搞”、“有什么结果”通过反复的思考与探索,掌握科学真理。同时,他还在笔记本上记下有关问题的要点和自己的感想与看法。他坚决反对念经式和死背硬记的学习方法,经常阅读各种参考书,深入研究问题的本质,不断地扩大知识面。
他把在大学每学期、每学年实行的考试当作自己对有关问题发表独到见解的机会。
《国际工人运动史讲义》指出,第二共产国际解散的原因是伯恩斯坦、考茨基修正主义分子和叛徒投到资产阶级一边去了。金正日在这一科目考试时回答说,除此原因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未能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另外,讲师在讲解国家与革命问题时说,工人阶级政权形式只有公社和苏维埃这两种形式-金正日却从革命动力的角度上,有条有理地论证了金日成独创的人民政权形式也属于工人阶级政权形式。
金正日认为,思索的贫困,就是创造的贫困;缺乏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是毫无意义的。这种创造性思索与探求精神,更明显地表现在他的课堂讨论和学科论文上。每当进行课堂讨论,或者就学术问题同教师们交换意见的时候,他不拘泥于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而是在阅读金日成著作与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精辟的见解,一旦有什么问题被提出来,他就首先提出崭新的论点,作出独创的阐述。
金正日还引导青年学生在学习中牢固地树立主体,把他们造就成为确立革命世界观,主体的观点和立场透彻的革命人才。
1960年10月的某一天上朝鲜历史课的时候,有个同学提问说:“先前的经典著作指出,规定民族特点的标志是语言、地区,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共同性所表现的心理个性的共同性,其中缺一个标志也不能成为同一个民族,那么我们应怎样看待朝鲜的海外侨胞呢从经典著作的标志来看,海外侨胞是不能成为朝鲜民族的。”
金正日听着这一提问暗自想,必须让大学生坚决克服盲目崇拜经典著作的思想观点。于是他说,经典著作是在前一时代的历史环境中写成的,因此不可能对我们时代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问题都作出正确的解答。他强调说,对民族问题的解答,也应当从金日成著作中找。
他指出:“形成民族的基本标志,是血统、语言和地区的共同性,其中血统和语言的共同性是规定民族特点的最重要的标志。”他令人信服地论证说,民族首先是血统和语言相同的人们结合起来的巩固的集体,即使生活在同一个疆土上,如果血统和语言不同,也不能称之为同一个民族;地区的共同性,也是形成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人们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地区,在这过程中形成继承同一个血统、使用同一种语言的巩固的集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同一个民族也生活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也生活在同一个地区,因此侨居海外的朝鲜同胞,也同样都是朝鲜民族。
金正日树立了首先钻研金日成著作的学习风气,
他为自己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大学一二年级期间,把《金日成选集》的全部著作都摘录下来;在三四年级期间,把这些著作同专业学科结合起来,重新深入学习一遍。
他不仅关心同学们的学习,对教学内容也经常予以极大的关注,高度重视站在主体立场上解决有关教学的各种问题。
他认为,首先在政治经济学、哲学等整个社会科学的教学工作中,要打破教条主义地对待先行理论的旧框框,深入解释并论证金日成提出的党的政策的正确性与生命力,把朝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概括起来加以系统化,正确解决前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要按照这样的方向逐个地改进社会科学的教学工作。
在历史教学中,他还要求克服事大主义和教条主义,站在主体立场上阐释朝鲜历史。
据过去的历史资料,是由新罗把高句丽和百济合并起来实现三国统一的。因此,历史学界说新罗在朝鲜历史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并以新罗为中心叙述7世纪前后时期的朝鲜历史,称后期新罗为“统一新罗”。
1960年10月,金正日发表学科论文《重新查考三国统一问题》,阐述了与先前的见解截然不同的独到见解。
他的这篇论文,在分析当时朝鲜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指出,实际上,新罗勾结外来势力打垮了百济和高句丽,但它未能在朝鲜建立统一的主权国家;百济和高句丽沦亡之后,新罗只占据大同江以南地区,而在大同江以北原高句丽的领土上却成立了继承高句丽的渤海国,存在了200多年。论文指出,原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占的领土上建有两个不同的主权国——渤海和新罗,这一事实证明新罗统一三国的说法是不成立的。论文还指出,抱着统一三国的愿望坚持不懈地进行斗争的国家是高句丽;高句丽的这一夙愿是由公元10世纪初建国的高丽来继承的,高丽这个国号也由来于高句丽。
他根据这种分析作出结论说:“我们必须根据客观的历史事实重新考核新罗统一三国的问题。”
他指出,新罗统治集团关于统一三国的见解,是基于好战性的反动见解,新罗反对百济和高句丽而进行的战争,是侵略性的战争;金春秋、金庾信等组织指挥战争的新罗统治集团,也应当根据战争性质来加以评价。他还说,从新罗未能统一三国这一历史事实出发,也应当纠正“统一新罗”这种说法。接着他强调,要站在主体立场上正确阐释过去被歪曲的朝鲜中世纪历史。
他重新考核“三国统一”问题,站在主体立场上纠正过去被歪曲的历史事实,是一个科学的发现。
金正日就是这样以创造性的思索与精力充沛的探求,在学习中克服事大主义和教条主义,牢固地树立了主体。
要做忠于党和领袖的革命战士
金正日高度重视把大学生造就成为忠于党和领袖的共产主义革命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生活。
他首先注重使大学生把对金日成的忠诚化为革命信念。
当现代修正主义者疯狂掀起反对“个人迷信”的浪潮,1960年在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党及工人党代表会议发表声明的时候,金正日就这一情况同教师和同学们进行谈话,向他们作深入的解释说:“工人阶级的领袖不是个人,而是革命的首脑和统一团结的中心。”
金正日要求用多种形式与方法活跃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所有同学都深入学习金日成的革命历史。他用抗日革命斗争参加者的回忆录《学习是革命者的首要义务》《一旦下决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团结的力量》《一合炒面》等,结合实际情况组织进行读书会和心得发表会,使同学们树立学习风气,高度发扬克服困难的精神、集体主义和革命的同志友爱精神。
他还下大力量搞好阶级教育,使同学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工人阶级立场,以革命精神生活”
1961年7月22日 ,他加入了朝鲜劳动党。
他从入党之日起,就以身作则努力加强以金日成革命思想为基础的党的思想意志的统一和团结。
金正日的班级由于同志式的团结好,学习和组织生活成绩优异,荣获了“双重千里马班级”的称号: 1963年2月5日 《民主青年》道了这则消息,登载丫金正日和同学们的合影和整整一版的特写文章,题为《我们时代共产主义大学生集体》。
在沸腾的现实中
金正日高度重视把青年学生造就成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锻炼的、理论与实践兼优的人才,并为此做出了榜样。
1961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他在平壤纺织机械制造所参加了约20天的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践巩固在技术工程学科目中学到的知识,掌握能操作车床、钻床等一种以上机床的技术,学习工厂经营管理方法和工人阶级的革命精神。
实习期间,他通过生产劳动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金正日一边帮助26号机床车工做活,一边推动他站在创造模范机床运动的最前列。创造模范机床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由于开展创造模范机床运动,使工人们以主人翁态度管理机器,在工作态度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运动,后来成了“向26号机床看齐忠诚创造模范机床运动”的开端。
他和工人们亲密无间,打成一片,同工人们一起参加工厂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还访问工人宿舍。
同年,5月中旬至6月初,他参加了平壤市卧山洞—龙城间道路
扩建工程建设。
开工那一天早晨,他到工地和同学们一起铲起了第一锹土。施工初期,同学们把从山腰上挖出来的土运到沼地去,为设置管道而在泥塘里做掘土作业。
金正日争做最吃力的活,打锤子、挑扁担等。同学们怕他累坏,要给他少装些土,可他说,挑土的活累倒是累,但是只有做这样吃力的活儿,才会想到努力制造机器,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劳动者。他挑的土多得都压弯了扁担,但他却一直坚持挑土。结果,他的两肩晒黑且又起了泡,脱了几层皮。
有—天,大学的一个干部找到他的家,忧心忡忡地向金日成同志说,金正日的两肩都肿了,还脱了几层皮。听了这话,金日成同志却满意地望着金正日说:“有钱难买少时苦嘛,要通过这次机会好好锻炼锻炼。”
金正日把金日成同志的话铭记在心,以身作则,鼓励同学们的劳动热情。
在工地劳动期间,他对工地上的政治工作、生产鼓动工作和群众文化活动也予以高度的重视,调动工地快、新闻、广播等宣传鼓动手段,有力地鼓舞同学们以高昂的劳动热情取得更大的成果。
在这一期间,他一直搭乘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下班。到了休息时间,就和建设者们打成一片,参加娱乐会;到了午饭时间,就和建设者们一起吃饭。有一天晚上,正在下暴雨的时候,他担心前来支援建设的军人和机器设备被雨淋,急忙准备好几套雨衣送到工地上去;他还帮助附近的居民挖去埋在工地里的煤炭。有一天,他看到一位老大娘在房址上挖煤炭,便走近老大娘,恭敬地问了她好,然后亲切地问她家里是不是没有煤烧啦老大娘回答说,不是没有煤,是看了这么珍贵的煤白白埋到地下去,觉得太可惜了。金正日称赞老大娘说的对,还说在这一点上也应当向人民群众学习,并帮助老大娘把煤装在桶里。
老大娘后来才知道他是谁,深悔自己让他做了这种脏活。
金正日却谦虚地说:“我也是劳动人民的儿子。这一点煤虽然不多,可是您却不让它白自地埋没在地下,您这种精神使我受到了鼓舞。”
卧山洞一龙城间道路扩建工程,开工后20多天就竣工厂。
生产实习和道路扩建工程期间,金正日在现实体验中培养了实践能力,是他表现革命胆略和崇高的人民性作风的十分有意义的日子。
转贴:
相关文章 金正恩靠什么粉碎美韩“北侵野心”朝鲜卫星前的众生相朝美交易,谁输谁赢网友揭秘:“朝鲜出事了”谣言是这样诞生的金正日17年治国路——“按照领袖的思想和意图推动革命和建设”2012,毁灭或重生朝鲜人民所展示的力量,我被深深震撼文锋:从那些被有意或无意歪曲和忽略的朝鲜事实真相说起学者笔谈:朝鲜变局与中国的立场金正恩给李明博“下马威”?叶劲松:资本对朝鲜的攻击及怎样看待朝鲜韩国政府为什么如此嚣张?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