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韩国天安号的爆炸沉没原因分析
关于韩国天安号的爆炸沉没原因分析
:一怒冲冠 中华网社区
关于韩国天安号的爆炸沉没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一般是排除法——根据现场情景还原,分析当时所面对的情况,从而准确作出分析与判断。
首先看构成事件的几个要素,此次事发地点虽位于白翎岛和大青岛之间,与朝韩的“北方界线”仍有相当远的距离。但由于朝韩在此区域经常发生小规模冲突,因此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东北亚局势讲,其敏感性不亚于开战,因此,稍有处置不当,即或引发地区性灾难。第二点,此次事件发生时,韩海军天安号、束草舰结伴而行,天安舰发生爆炸后,束草舰曾向朝鲜方向进了“十五分钟左右的掩护炮击”。随后在媒体的质疑下,海军解释是在雷达发现鸟群后进行的正常射击。第三点、天安舰发生爆炸的是尾部,而非装载有弹药的前部。锅炉爆炸会把舰体炸出一个洞吗?第四点,据逃生的天安舰长说,天安舰发生爆炸后断成两截沉没,且发生爆炸的地方是舰尾螺旋桨处。第五点,爆炸发生后,朝鲜、中国、俄罗斯媒体一直保持沉默。美国急忙声明不是朝鲜所为,只余韩国国内乱成了一锅粥。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此次事件蒙上了许多迷雾呢?主要是错综复杂的世界局势让各方都不敢轻举妄动。可以肯定的说,此次爆炸基本上能排除触礁的可能性,余下的就是舰体内部爆炸、外部攻击。对于舰体内部爆炸,首先排除的是弹药库发生爆炸。原因就是爆炸部位不在前部(弹药库),不是连续的。1978年3月9日晚20点44分,中国海军160舰在湛江港码头内发生爆炸。22点55分沉没。虽然160的舰体大于天安号,但最终还是沉没,弹药并发生了连续的爆炸。至于锅炉爆炸,在历史上还没有一次锅炉爆炸导致沉船的。
我们再次看是否是外部攻击所致。从现场反馈的信息看,不存在飞机、岸舰导弹攻击的情况。因为天安舰受到攻击的情况十分突然,基本上是没有反应时间。而从束草舰事后的炮击看,并未有发现航空器的迹象。至于岸舰导弹攻击,晚上的导弹尾焰早就被对方发现了。是否是鱼雷攻击呢?有这一种可能。天安舰与束草舰结伴而行,缺乏专门的反潜设备,受到对方潜艇所带鱼雷的攻击,其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否是鱼雷攻击,则须要更深入判断。据生还者讲,发生的舰体后部螺旋桨处的爆炸,威力巨大,能将舰体震出水面约30厘米,舰体断成两截并迅速沉没。——考虑到韩国人一惯的夸大其词,即或没那大威力,也见这次爆炸的威力不同小可,这就更排除了舰体锅炉爆炸的原因。
余下的就是鱼雷攻击,或水雷攻击。看过甲午海战的人都明白,一颗鱼雷,绝对能轻松的把一条千吨级的战舰送入海底。但白翎岛海域的水深,显然支持不了朝鲜潜艇的活动。另从政治导层面上讲,如果说直接出动潜艇用鱼雷攻击对方的舰艇,基本上就等同于宣战。一旦韩国捞出了天安号,真相大白,那么下来各方的选择就很困难,除非是铁了心要发动一场战争。所以,即或是发动攻击,选择水雷的可靠性与政治上的保守性,远远高于鱼雷攻击——就说水雷是在洋流作用下漂移过去的,你又能怎么样?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韩国海军在此海域内的活动不是一天两天的。对此海域下情况可以说了了如指掌,此番受到攻击,真是有口难言。如果说真是水雷引起的爆炸,则一般的水雷根本做不到这么精准——目标明确,攻击凶悍。从天安舰的反应看,应该是碰上了现代舰艇的克星——智能水雷。所谓的智能水雷,是指用计算机控制的,实现隐藏、定位、识别、攻击的现代化反舰利器。
(在伪装隐藏方面,智能水雷有了原先无法想象的能力。这种水雷通过电脑控制的抛沙机抽吸泥沙,并通过双层壳间的间隙使泥沙从底部移向顶部,从顶部排出,以达到掩埋隐蔽自身的目的。这种水雷就像生活在海底的动物一样隐藏在泥沙中,只有探测器露在外面,不但使那些传统的探雷、猎雷系统难以发现,而且保证了雷区的最小漂移。
在识别和控制能力方面,智能水雷可以自主选择设定引信动作程序、预定次序和特定目标特征等。这种具有识别控制能力的水雷是通过主动和被动式传感器来接收目标信息的,当发现目标噪声时,被动传感器便会开机判别目标类型,如与设定目标对不上号则不做进一步动作,如对上号则马上启动主动式传感器,对目标实施严密的监测跟踪,当目标前进到一定距离之内时,便会起爆水雷炸毁目标。微电脑控制的智能水雷识别控制系统,能够适应深海环境和各种海情的需要。
在机动攻击能力方面,智能水雷以固体火箭发动机提供快速上浮动力,采用高频定向声纳作为自导系统,实现了快速上浮和自导,既克服了自导无力的弱点,又提高了命中精度。80年代中期美国研制的“莫万”空投机动水雷就是一种具有机动攻击能力的智能水雷。
一枚智能水雷所能控制的海域需要数百枚非智能水雷才能做到,而用其来反潜则只需非智能水雷数量的1/400,所需费用则仅相当于原来的1%。智能水雷由于能够识别选择目标,所以可以做到只对付敌人而不妨碍自己,所以人们送给它一个雅号“新一代水下伏兵”。
当前,西方各国正在加紧研制一种新概念智能水雷——智能变形水雷。该型水雷呈不规则状,布放在海底时,可以根据海底的不同地貌,改变自己的形状,使自己紧贴在海底,因此,它难以被声纳识别。)
2009年3月16日,美韩“雏鹰2009”联合军演期间,美军就曾演练用MK-62进行布防作战。MK-62的水雷在离开飞机后会打开自身携带的降落伞减速落到水面。在沉降到指定海底后,自身携带的感应探测设备就开始工作。MK-62水雷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搜索目标并自主对发现的威胁目标发动攻击。它能够通过磁性、压力和声音传感器三种方式探测目标,一旦发现相应信号,它会将其与预先设定的目标特征进行核对。如果目标特征匹配,水雷随即引爆。MK-62水雷依靠自身携带的电池供电,可在水下持续待命数周。
不管天安号的事件是否有幕后,但从各方的反应看,值此中美对抗的敏感关头,任何一下小的事件都会引起各方的关联反应。从马英九的表现看,以武拖统,眼睛紧盯中国方向动作的他,基本上到了杯弓蛇影的地步。换句话说,其不成熟的政客行为,不正影射出时局的敏感与动荡不安吗?
所以说,指责中国不作为的人,应该认真的思考一下,为何在周边局势紧张,中美对抗一触即发的情况下,还有那么多人在干着敌快我痛的事情呢?不谋万年者不足以谋一时。中美之间或不战,战则你死我亡。
谷歌走了,新的割地赔款的鸦片战争又来了。人民币每升值一个点,我们就会损失1600亿。同时中国也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是强国吗?如果不是,我们用什么在与黑暗势力的最终较量中取得胜利?!
一怒冲冠于2010/3/28
韩舰沉没,四方沉默,唯独台湾慌什么?
:不必要
据韩国媒体道,韩国海军“天安”号警戒舰26日晚在西部海域白翎岛附近执行警备任务时,21时左右在船尾发生不明原因爆炸,于当晚21时45分左右沉没。艇上共载有韩国海军104人;到现在为止,除26日晚获救的58人外,其余46名失踪人员均生死不明;估计已经凶多吉少。
事件发生后,韩国总统李明博紧急召开跨部安全会议,作出了查明真相、救人要紧的部署。韩国警察厅26日晚向仁川、首尔、京畿及江原地方警察厅发布“乙号紧急”的命令。
目前,韩国对“天安”号警戒舰船尾爆炸原因还没有确切性通,青瓦台对外发布的消息也一再变化,主要有疑遭鱼雷攻击、水雷伏击、遭到炮击、自身爆炸、触礁爆炸五个说法。韩国媒体最初道称,据附近的白翎岛居民透露,曾听到15分钟舰炮轰击声;军方证实伴随“天安”号巡航的“东草”向北方方向的不明船只进行了炮击。27日晨,韩国官方对外澄清了早先的说法,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与朝鲜有关,“东草”号护卫舰炮击,是因为雷达侦测到不明飞行物,事后发现只是一群飞鸟。
看到朝舰爆炸沉没的新闻时,很多人自然而然地与朝鲜联系起来,密切关注半岛局势走向;但韩国的声明至少暂时缓和了紧张气氛。
截止目前,除美国要求韩国保持冷静、克制的发声外,中、俄、日等周边国家没有任何说法,朝鲜也保持了沉默。但是,各方定然在暗中高度关注事态的发展,同时也会密切注意相关方面军事动向,并做出戒备性部署。美国表示,美方没有参与救援行动;等于间接否定了美方军事力量进入事发海域的可能。不过,即便美方有愿望挑起或介入朝韩冲突,也不能不考虑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署的各方态度,在中、俄高层刚刚作出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背景下,美国控制事态发展的做法,应是明智的选择。
就在人们密切关注半岛动态的时候,中日之间却进行了一次“小题大作”式的外交互动。27日,日本首相和外长分别就“毒饺子事件”发表谈话,感谢中国政府追查“毒饺子”真相的努力,高度评价了中国政府的负责任行为。间接上也表达了日本在半岛可能爆发冲突时的立场。中日之间的这次互动式外交动作,美、韩也不会视而不见。
但是,就在与朝鲜半岛势态密切相关的各方保持沉默、低调应对之机,八竿子打不着的台湾却自作多情,紧急启动了所谓的“国安机制”。据台湾网道称,人在帕劳的马英九深夜召集“国安”及随行人员,要求“国防部长”、“参谋总长”、“国安局长”密切注意半岛动态,作出必要的因应安排。“国防部长”高华柱按照马英九指示,下令“参谋总长”林镇夷率同三位副参谋总长,连夜进驻衡山指挥所;美方军事联络人员也一同进入。
马英九的行为,不使人不联想到当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太平洋第七舰队迅速进驻台湾海峡,蒋介石多次请战到半岛与志愿军作战的历史事件。韩舰“无厘头”爆炸沉没,各方屏气凝神低调应对,而马英九却拿起鸡毛当令箭,像注射了鸡血一般地表示出莫名的兴奋;恍如隔世的历史借此次事件再一次预演。这无疑是告诉美国人,台湾是美国的忠实盟友,真正目标是在静待时机,以武拒统,谋求独立。
兵者,诡道也。 “天安”舰获救人员所提供的现场信息,对事件的原委理应能够作出初步的判断;“东草”舰炮击目标究竟为何物,雷达侦测的不明飞行物如果是飞鸟,难道他们使用的是红外雷达系统?退一步说,韩舰爆炸沉没不可能永远情况不明。因此,平静的外表下面并不平静,风暴也许在不经意间骤然席卷朝鲜半岛。但我也相信,朝鲜瞄准首尔的万门火炮,也会在危险来临时同步、瞬间击发,而这也许是半岛止战的杀手锏。
我倒愿意相信这是朝鲜打的一个伏击,韩国即便投鼠忌器、大事化小也情有可原,我们也不必嘲笑韩国的软弱,毕竟首尔居住着上千万人口,经不起一次高强度炮火的覆盖式冲击。同一个民族自相残杀,而得利的永远不会是他们自己。韩国如果尝到了进退两退的痛苦,就应当深刻反思,还有什么道理和底气跟随美国的后面,为外族压制自己的手足不遗余力?
韩国没有利用这起事件,挑起南北仇恨与冲突,其冷静与理智的一面值得肯定。然而,让我们感到失望的是,马英九有什么顾虑?出什么风头?对外族表什么忠心?难道区区台湾地区的抗打击能力能够超过韩国吗?如此风声鹤唳、兴师动众地举动,除了暴露怯懦与动机以外,只能空贻笑柄,让历史记下轻蔑的一笔。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