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对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的一些思考

2025-02-27 文摘 评论 阅读
  

  对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的一些思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创立的,法国巴黎公社则是对社会主义最初的一次极有意义的尝试。人类的任何一次有开创性的意义的探索都难免遭遇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巴黎公社的实践同样如此。但人类在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道路上的探索是不会停止的。

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的人类美好前景变为现实,要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是需要不断探索的。任何新事物从出现到逐渐成熟总会有一个过程,社会主义的发展同样如此。要把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关键就在于能够不断在实践中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深刻地认识揭示出社会主义发生发展的运动规律。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巴黎公社失败了,必然有失败的原因,找出失败的原因,就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无谓的错误。巴黎公社的失败,一是缺乏一个统一坚定的无产阶级政党核心的领导,二是对敌人太仁慈;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没有坚定集中统一的领导核心,虽然暂时冲垮了敌人,但是无法抵挡住敌人有组织的反扑,这样就必然失败。无组织的多数人不是有组织的少数人的对手。巴黎公社刚成立,就进行各种民主选举活动,而置暂时被赶走的敌人于不顾,这样就给了敌人充分的时间重新组织集结起来进行反攻倒算,而此时还在闹哄哄地民主地吵作一团的领导机构当然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了。这说明,巴黎公社成立后,应该更加有效地集中力量,以对敌人进行必要的继续打击,以使其丧失基本的反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捍卫刚刚成立的人民政权,才能巩固刚刚成立的人民政权,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发展人民的事业。

在列宁的领导下创建的俄共产主义政党,是领导俄人民解放事业的核心力量。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政权,进而战胜来自国内外一切反动派的反攻,而捍卫了人民政权。列宁去世后,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国家工业化革命。通过计划经济手段,苏联在短短的三十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而这一切成果的取得都是通过本国人民的艰苦积累而实现的。苏联工业化的成功,为二战中战胜法西斯战争贩子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倘若苏联未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工业化的话,而依然是一个农业国的话,那他的命运就会跟中国的清朝时期一样了,一旦德国占领苏联,接下来德日联手则中国亦将全面崩溃解体。二战的胜利,苏联不仅巩固了社会主义政权,而且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客观的有利条件。在毛泽东的统帅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政权的新中国。

  

  二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只是第一步,还要继续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

历史已然成为过去,历史本身是无可指责的,因为指责历史并不能改变过去的历史,今天的人们要面对的是今天的新问题,需要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具体理论和方法。指责过去是容易的,但这从来就是懦夫的行为。

分析总结历史的意义在于通过历史的表面现象来把握历史内在的运动逻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主动预见历史的未来发展。

苏联成立后,列宁较早的去世了。列宁去世前曾提出新经济政策的设想,但在他去世后,这一政策未被很好地贯彻执行下去,而为斯大林的集中计划统治经济所取代。作为今天的人们来说,历史已过去约一个世纪了,这个时候如果来评价这一事件的话,也许更容易客观一些了。今天我们可以说,如果苏联真的按照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搞下去的话,则苏联的工业化绝对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那么接下来苏联就绝对无法抵挡住希特勒的进攻,苏联将被直接消灭,进而中国也将被肢解消灭。不管苏联在工业化中犯了哪些错误,但其结果的确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这样也才保卫了苏联。如果没有斯大林的这一卓越领导贡献,也就不存在后来的苏联人诋毁否定斯大林的事情了,因为苏联早已被消灭了嘛。

新中国成立后,其实也是在两种路线思想的斗争下发展的。倘若按照“三自一包”之类的思想搞中国建设的话,中国也绝对无法在70年代末就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也无法建立起基本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那么在接下来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将早已被西方的优势工业力量冲垮,冲的七零八落,不仅会再次沦为凄惨的殖民地,甚至国家分裂解体也大有可能。而按照计划经济的思想,中国则成功地在30年的最短时间内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建立起基本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即便如此,虽然毛泽东时代留下了强大的工业物质基础,但在后来的改革开放中,由于中国事实上很大程度放弃了独立自主的思想,如电子航空工业等的重大建设纷纷下马,导致中国的技术能力遭到严重的破坏,由于核心技术的缺乏,使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匮乏。当今中央提出倡导实施自主创新的号召思想政策显然是有针对性的。

但在国家工业化成功之后,主要的重工业建立起来后,社会主义如何继续发展,对于这个问题,苏联没有解决好,而中国则进行了新的探索。苏联的统治计划经济模式日益限制了苏联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而中国则利用市场手段进行了新的尝试摸索。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探索实践与列宁当年提出新经济政策存在一些的相似之处。或者这样说,如果苏联在工业化成功之后,再次回过头来尝试按照列宁当年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思想进行一些新的摸索改革的话,也许苏联就会找到新的活力。但历史不能假设,苏联最后走上了另一条道路,甚至连自己都被消灭了。当然中国改革的这个过程中,既有一些新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这都需要人们继续进行反思,总结经验。

  

  三

  

  脱离具体的历史背景,而只是站在今天的位置上看问题,后人会很容易对前人发出这样或那样的指责。但这种面对历史的态度,从来就是蠢人的做法。

斯大林去世后,国内外的各种敌对势力对斯大林进行全面地妖魔化,把斯大林时代描绘的一团漆黑。一些苏联文人创作的很多伤痕文学,对斯大林时代进行诅咒。文人的视野是和政治家不同的,文人可能会为某些个别的个人遭遇而痛苦流涕,但政治家不能象文人那样思考问题,政治家的视野应该是宏大而宽广的,是从整体上全面思考国家社会的问题。如果只会用文人的眼光看待政治家,这样的人是搞不好国家问题的。象苏联的最后那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就给自己的定位出了问题,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不是按照一个政治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倒是非常喜欢作秀,倒象一个文化名人。

最初在对斯大林的妖魔化过程中,很少提到列宁,因为列宁去世的早嘛。但是随着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攻击的矛头也必然转向到苏联和苏共身上,这样一来,就连列宁及其领导的革命也在否定之列了。这种现象其实也很大程度上在中国重演着,随着一些人对毛泽东的妖魔化和全盘否定,进而开始攻击中共和中国革命,甚至连孙中山都无法幸免,因为在洋奴们的心里,倒是做西方人的殖民地走狗才叫出息。

但中国与苏联又有一个不同的地方,苏联是一些社会上层否定斯大林,进而社会普通阶层也跟着否定斯大林,最终被这些上层给彻底忽悠了。而中国的广大普通社会阶层却不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因为中国人民对毛泽东的体会认识与苏联民众对斯大林的体会认识是不同的。在苏联,斯大林是神秘的,不为广大苏联民众所认知的,而毛泽东则不同,尤其在文革的过程中,毛泽东的每一项最新指示都在第一时间直接传递到进行文革的人们的思想里,群众本身就是文革的参与者实践者,文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心里最清楚,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大体知道毛泽东的所思所想,他们感到毛泽东理解他们,这样一来,当一些人利用文革来妖魔化毛泽东时,就必然在广大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人们心里遭到排斥,表面上一些人否定毛泽东否定的热热闹闹的,其实广大群众未必买他们的账,倒是这些人自己在宣传否定毛泽东的过程以为毛泽东真的被否定掉了,而毛泽东热却静悄悄地在民间潜伏着生长着;当然,一些年轻人是可能暂时被一些不实宣传欺骗的,但不要紧,随着他们的社会实践的深入社会阅历的丰富,其中很多人将来会把思想转变过来的。

今日中国已走到一个关键时节,社会主义是人民走向自由解放的正义事业,一切正义事业是一定能够成功的,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也一定是能够成功的,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也一定能够走向成功的。

标签:苏联   中国   毛泽东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