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新工党的阶级理论评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英]马丁·史密斯 著 王小颖 译
《国外理论动态》 2007年第12期
英刊《国际社会主义》总第113期(2007年)刊登了马丁•史密斯题为《工人阶级状况》的文章,该文结合新自由主义时代英国工人阶级的真实状况,反驳了新工党理论家关于英国绝大部分人口已成为中产阶级、英国已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说法。他认为,制造业工人的人数虽然下降,但剩下的产业工人仍然能够控制英国经济的最重要部门;办公室白领工人和服务业工人的人数大为增加,但是他们大多不是什么中产阶级,他们仍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且他们的劳动待遇和工作条件也和传统工人阶级一样艰苦,因此他们也和传统工人一样也日益组成工会和资本斗争,所有这些表明他们实质上仍然是工人阶级。英国社会并没有发生那么大的不可捉摸的变化,它仍在资本主义范畴中,而沉迷在幻想中的新工党与新工人阶级和工会的关系日益疏远,正被后者抛弃。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关于英国的阶级状况有两种流行看法。第一,全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制造业在萎缩,传统的产业工人人数在减少。第二,英国新工党的波利•托因比(Pouy Toynbee)和威尔•赫顿(Will Hutton)提出,英国主要人口是有住房的、白领的中产阶级。他们证明:白领工作在教育部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部门、设计和科技部门有巨大增加,上述这些工作都属于中产阶级的职业,这也证明英国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中产阶级。
他们坚信英国的劳动力总体情况看来更像一个沙漏,顶部是一个“大碗”,占70%的人口,这些人从事着上好的职业;底部是另外30%的人口,包括穷人(没有工作、或从事非全职工作)和服务领域中收入很低的工人。托因比认为服务行业的增长意味着现在的工人不再具有其父辈曾经拥有的经济力量或产业“肌肉”。马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和后来的托尼•布莱尔都持这样的信念——我们生活在一个“无阶级社会”。
关于工人阶级是否消亡的争论始终存在。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学者们声称汽车工业的工人已经“资产阶级化”了,因其能够负担得起电冰箱、轿车和国外度假等消费。法国理论家安德列•高兹在1968年的论文中宣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欧洲的资本主义不会发生很剧烈的危机以至促使大量工人进行革命性的大罢工。”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作出系列推断,称工人阶级将在20世纪80年代最终消亡。
谁是工人阶级?
马克思称,在资本主义体制下,拥有各种生产资料如工厂、办公室、铁路等等的人,都称为统治阶级;工人阶级是指那些以出售劳动力维持生存的人。
然而,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结构远比从前简单地被分成两个对立阶级——统治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社会要复杂得多。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处在不断变革中。大多数工业革命都是从纺织工业开始的。而到上世纪初,煤炭产业和重工业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脊梁,这些行业的男性蓝领工人因此成为人们心目中工人阶级的形象。这些工人并非天生就是自发地像军队那样组织起来的。我曾经在伦敦劳工历史博物馆看到一个展览。它展出了两幅关于一位锅炉制造工的照片,第一幅照片摄制于1886年,一位工人被一群学徒簇拥着站在那里,俨然像是一位“中产阶级绅士”。第二幅拍摄于1900年,还是这位工人,穿着工装,别着徽章,被一群和他类似的人包围着。上述转变说明了两个问题,他的工作已经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而且1889年发生了全国性的新工会主义罢工浪潮。
热点观察进入20世纪30年代,英国再次经历了新工业例如汽车制造业的增长。当你观察汽车制造业时,它们绝大多数在新发展区发展起来,如在达根汉姆、考文垂、牛津等地。这些工厂代表着国家的科技水平,对工会持反对态度,当时有许多人声称这些工人难以组织起来,因为他们已经被收买了。但到上世纪50年代,汽车产业工人被认为是工人阶级中最有组织的、最有战斗性的部分。类似的规律也适用于今天的银行雇员、IT界工人和传媒界工人。
英国当前工人阶级状况如何呢?
制造业工人
2006年,《英国社会潮流调查》写道:
“英国经济在‘二战’后经历了结构性的变化,制造业下降、服务业上升,这一点人人皆知。服务业的工作机会从1978年的1480万上升到2005年的2150万,增加了45%,同期制造业的工作机会则从690万减至320万,下降了54%。”
制造业工人人数在整个20世纪都在不断下降,同时,白领工人和服务业工人的人数则不断上升。今天,两者已成为工人阶级主体。
然而,制造业工人仍然是工人阶级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也是一个富有力量的群体。根据观察,每7名英国劳动力中就有1人从事制造业。这些工人往往在大的、组织良好的工厂——如机械制造厂、汽车制造厂和食品生产厂工作。尽管他们的数量已经下降,但是他们变得日益富有生产力,从某种角度来说更有力量。例如,英国汽车工厂,在过去30年间工人大幅减少,但是汽车生产却丝毫未减少。与30年前相比,汽车工人的生产能力提高了7倍。
从数字上看,工会成员在私有企业和公共部门的分配比例比较均衡,大约47%的工会成员在私企工作,53%的工会成员在公共部门工作,但是,公共部门的工会组织密度比较大,达到59%,而在私有企业工会组织密度较小,只有19%,尽管有更多的劳动力(大约为总劳动力的四分之三)在私有企业工作。其中,制造业领域工会组织的密度最高。
白领工人
白领工作的本质在过去100年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19世纪,普通职员被认为是中产阶级,他们的薪水、生活状态以及服装都使得他们看起来像是管理人员。一个从事普通办公室工作的职员其工作被认为值得骄傲,往往是其从事一生的职业,该工作当时也需要较高的工作技术。但是今天的职员再也不这样看他们自己了。
上世纪白领工作增加的同时伴随着女性职员的大幅度增加。在过去40年间,办公室工作日益依赖办公自动化,办公室工作已经变得单调和无聊。电脑、复印机、传真机等智能科技产品的面世,已经改变了办公室的工作方式,类似进程发生在教育部门、银行业和地方政府机构中。一位房地产咨询工作人员描述了工作中的单调乏味:
“我们不必像父辈那样上下班都得在工厂打卡,因为我们有电脑,但是电脑就如同一个工头,它被用来记录、监督和管理我们的工作。它知道我们何时开始工作,何时结束工作,以及工作暂停了多长时间。它还能监视我们所打过的所有电话,比一个真正的监工还要富有效率地推动我们去加快工作进程。”
许多办公室职员全天24小时在工作。当然,从酬方面看,一个职员也是工人阶级中的一员,一个底层公务员年薪约英镑,还不如福特汽车公司的汽车制造工人拿的薪水多。伴随着白领工作的增加,中层管理人员也在大幅增加。今天,关于“白领工作人员不是工人阶级”的神话仍然在持续,但是该行业的团结水平与罢工激烈程度打破了这一神话。当前大部分白领工人的工资水平与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相差无几,而且女性占这些低薪酬工作人员的大多数。
英国劳动力的绝大多数由办公室工作人员、咨询工作人员以及教师等白领工作人员组成。今天,他们在英国是组织最为严密的工人队伍。如同他们的父辈在棉纺厂、矿山和汽车制造厂的工作经历一样,在白领工作行业里工会数目的增长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同时这些工会的产生更是经历许多争吵、罢工和斗争后的结果。
在过去20年间,英国经历了呼叫中心的大量增长,大约有85万名工作人员就职于呼叫中心,尽管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工作人员属于白领阶层,而其他工作人员属于服务行业领域。但是这些就职于电话中心的人员一般也被当作21世纪的“新矿工”,假如你阅读过大量媒体的道,你应该意识到这些工人完全是没有保障的,他们没有权利,同时面临着其工作可能外包给印度或罗马尼亚工人的挑战。然而近期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使用了办公设备自动化的公司仍然希望在未来的几年增加员工,虽然不像前几年的数量那么大。在印度每产生一个外包产业,在英国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呼叫中心与之对应,这一点从未被媒体所关注。英国刊《镜》曾作过道,像魁克-费特汽车保险公司,他们曾把公司业务外包给印度,现在又把公司迁回英国,因为在印度他们找不到具有相应水准和知识水平的员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家印度有名的总部设在孟买的公司,声称在英国的贝尔福斯特建立了一个有1000名员工的呼叫中心,理由是当地拥有技术熟练工人,以及相对低廉的土地租金。
由于工作机会的增加以及技术工人的缺乏,使得呼叫中心的工作人员再一次拥有足够的信心去要求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工作条件。
因此,像电讯工人工会、制造业技术工人工会、英国全国总工会都在上述呼叫中心建立起来。
服务业工人
白领工作机会增加的同时,服务行业的工作机会也有所增加。服务行业过去给人的印象是低工资的、类似麦当劳那样的非全职工作类型。但是现实略有不同,许多服务业的工作人员都仍从事着传统工人阶级的工作,医院后勤人员、卡车司机、水手、汽车和火车司机、邮递人员都在服务行业工作,这些几乎不能被视为“新工作”:长期以来他们一直就是英国劳工的一部分。在过去10年中,邮递工作人员和铁路工人都被认为是工人群体中最富于战斗性的群体,他们与从事制造业的工人有何区别呢?生产离合器的工人与修补或换掉离合器的工人有什么区别?其实没什么区别,就如同加工快餐的工人与在食品店卖快餐的工人没有区别是一个道理。
现在来看看超市物流业,英国目前最大的私有企业是德斯科公司,它集中了全国近一半的食品和货物的流通配送量,它也采取了“适时”调运和配送制度,在各个仓库都有上百名工作人员负责及时分配调遣货物——这些人包括起重机车司机和相关员工。如果他们撤走,整个系统就面临崩溃。事实上2005年这一幕已经上演,当时阿斯达网络购物公司位于东北区的分公司发生了工人大罢工。
麦当劳是世界上另一个大型企业集团。究其实质,在那里工作的工人与制造坦克和制造芭比娃娃的工厂的工人又有何区别呢?
有些人质疑服务行业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工作不稳定状态,形成了更多临时性工作以及非全职工作。当然,新自由主义带来更多工作的灵活性,但是并没有给英国带来工作方式的根本变革,根据《社会趋势》所做的研究告,2005年春天,大约四分之一的工人从事非全职工作,而在从事非全职工作的工人中又有大约五分之四是妇女。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临时性工作的确有所增长,但是随后几年又有所回落。1992年,英国6%的工人从事临时性工作,1997年,上升到7.5%,之后又下降到5%,绝大多数工人都从事着长期性工作,在1984年,82.8%的工人从事长期性工作,到1999年,降到81.7%。值得指出的是,又有近300万工人新近加入了劳动大军。
热点观察 女性工人
2006年3月28日,大约150万工人在英国举行了一次规模浩大的罢工。它也是英国历史上由女性工人发起的一次最大的罢工,并最富于情感色彩。此次罢工打破了女性从来不曾像男性工人那样富有组织性的神话。
在工人阶级大军中,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扮演中坚力量的角色。今天,英国有1300万女性工人,占全部劳动力的49%。贸易工业部在2005年基于劳动力调查数据所做的研究告显示,女性工人比男性工人更愿意成为工会成员,与一年前相比,女性加入工会的比例已经超过了男性。到2005年秋天,工会入会率在女性工中上升了0.9个百分点,达到29.9%,而男性工中的工会入会率则下降了0.3个百分点,为28.2%。
但是女性工人仍然比男性工人挣得少。最新数据显示,全职女性工人平均每小时的收入,不包括加班收入,为10.56英镑;而男性工人则达到12.88英镑。根据“女性和工作”政府委员会的声明,2006年男女工人的每小时平均收入差距达到17%。至于周平均工资,差距就更大了,达到24.6%,部分原因在于男性工人更喜欢获得加班后的额外收入,或是奖金。机遇平等委员会估计,女性工人一生的总收入,平均比男性工人低51%。
当我们谈论非全职工作增长的同时,不能不谈论女性工人。妇女占据了非全职工作人员的绝大多数,同时这些女性工人中的大部分又是母亲和妻子(在非全职工作中,女性工人占44%,男性工人仅占8%)。她们的工作往往与家庭需求相结合,特别是需要照顾孩子。许多非全职工作都是长期存在的,并且对国家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女性非全职工人在工会或职员协会中所占比例达到22%。你可以做一个结论,即非全职工人依然是可以组织起来的。
移民工人
去年11月,全球投资银行高盛公司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办公机构发生了清洁工人罢工事件,这些参加罢工的工人主要由移民工人组成。
在英国,描绘移民的故事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他们的犯罪行为,以及在整个国家中的边缘化地位。在英国,大量移民工人被迫从事非法劳动,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这些人难以谋生,并发现自己始终处于社会的边缘。估计英国有50万到200万非法工人,英国政府认为其国民生产总值大约13%的份额来自所谓的黑色经济。许多移民工人面临非常恶劣的工作条件,没有任何保护并随时面临遣返风险。来自中国的移民因在英国海湾捡贝壳而被海浪夺走生命的悲剧是这些移民工人面对危险和恶劣工作条件的最显著的例子。
然而移民工人在工人运动中非常积极。来自爱尔兰的移民工人在工会运动中表现突出,在1888年的5月大罢工中,我们在罢工工人名单里能发现许多爱尔兰人名。“二战”后,来自意大利和东欧的移民工人加入到英联邦的罢工队伍。
自上世纪50年代形成的移民模式导致英国出现很不同的少数族群。2001年,在英国人口中最主要的是白种英国人,占全国人口的88%,少数族群人口总计67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1.8%。其中,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白色人种最多,占2.5%(由于至少加入了60万来自东欧的移民大军,所以白色人种这一族群算是最大的少数民族族群了)。其次是印度人,占1.8%;随之是巴基斯坦人,占1.3%;剩下由混血人种(占1.2%)、加勒比地区的黑色人种(占1%)、非洲黑人(占0.8%)、孟加拉移民(占0.5%)以及其余少数族群(占0.5%)组成。
移民工人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同影响。伦敦大约1/3的人口出生在英国以外地区,伦敦政府的数据显示,伦敦地区讲300种不同语言。电讯工人工会称,伦敦两家主要的邮件分检处的60%的工人都来自非英国出生的移民。
移民工人的比例正在迅速增长。英国内政部的官方数据显示,根据《劳工登记注册管理条例》,在2004年5月到2005年9月期间,有名来自欧盟新成员国的工人进入英国工作。这些工人不仅前往伦敦和英国东南部地区工作,也散见于英国其他地区。有关移民工人的说法之一是他们只能从事低薪、低技能工作。当然,大部分工人的确如此,而且他们所从事的这些工作对英国经济也至关重要。据内政部发布的消息称,移民工人对失业率无任何影响。
2005年,贸易工业部所做的调查显示,黑色人种(包括移民和本地工人)在英国参与工会组织的程度最高,亚洲人种参与工会程度最低。值得指出的是,这一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最后,我们来观察由移民工人发起或是出于保护移民工人目的而发起的大罢工。几年前,在英国JJ快餐食品公司等几家大公司曾发生过若干次大罢工。最近,我们又看到鲁顿机场的波兰底层员工要求获得同等待遇的抗议事件,此次争端已得到成功解决。代表英国伦敦东部地区为迎接2012年奥运会而奋力工作的建筑工人的工会已经签署了一份协议,旨在保证任何国籍的工人都能获得同等工作条件和收入。在东阿吉里亚,水果采摘业的移民工人发起了一系列罢工和抗议运动,并获得来自伦敦城和金丝雀码头的低收入清洁工人的支持。
自在的阶级
本文的第一部分已经揭示了工人阶级正在经历一个转变期。值得再次说明的是,这并非新现象。我也相信英国工人阶级并未丧失任何本质性的特征——他们远非许多人描述的那样,是一种灵活劳动力。在制造业领域工作的工人数量可能会减少,但是留下来的工人依然可以代表这一重要而又有力量的经济部门。其次,工人阶级被大量白领工人与服务领域的从业工人所充实,在这些领域工作的工人与制造业工人和体力工人一样同属工人阶级:他们都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并忍受与传统工人阶级相同的艰难困苦。白领工人与服务领域的从业工人也创建了组织保护自己:他们同样加入工会并发起罢工。
最终,英国工人阶级在大量女性工人、少数族群工人和新一波移民工人的加入下变得更为壮大。他们并非对“传统”的工人阶级产生了威胁,而是在工会运动中扮演了更为核心的角色。并非客观的原因导致工会组织或多或少无法阻止由老板们和新工党政府发起的新自由主义进攻。问题在于主观方面,对社会主义者和工会运动而言,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是一个关键的考验。
布莱尔执政时期英国的生活
自工党在1997年选举获胜以来,贫富差距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扩大。英国最贫困的10%人口的收入,在欧洲范围内是最低的,而英国最富有的1%的人口,却拥有市场资产的近四分之一,比全欧洲的任何一个地区都高。英国有700万工人平均每小时收入低于6.5英镑,大约三分之一的工人没有养老金,五分之二的工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是欧洲主要国家工作时间的2倍),五分之三的工人面临失业风险。缺乏保障、超长时间工作、低薪是英国社会特有的现象。
工人阶级内部的反抗是一个复杂现象。一方面,英国存在政治激进化倾向,停战运动联盟发起了英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强有力的大规模运动,你无法估量反战运动对工会组织将带来的激进影响。最关键的影响是工会运动中的政治文化激进化了。此外,也产生了其他效应,即激发起了反布莱尔的反对派,并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政党代替工党的政治议程,以至于英国的两个工会从工党分离出去,就连一贯支持工党的UNISON也在去年5月大选中撤回了对工党的经济捐助。
政治激进化倾向也在去年11月得到体现,当时大约有1000名工会活动分子参加了非官方的民众会议。代表们讨论了工会的政治代表问题,以及联合不同阵线开展针对新工党的斗争问题,并且同意将一系列地方上的“反击”联盟联合起来。
另一方面,工会始终试图从上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在成员数量和力量方面所受到的打击和创伤中恢复过来。最近数据显示,工会成员数量在2004年秋已达到680万,与前一年相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少了人。在1995年到2004年间,男性工会成员数量下降了13%,而在同一时期,女性成员数量上升了7%,这主要是制造业工人急剧缩减(该现象对男性工人的打击较大)所致的结果。
英国阶级斗争的水平非常低。2004年,英国发生了场大罢工,是2003年的2倍(场),但是相对于80年代和70年代而言,又比较低。在我所撰写的《训练不足的新兵班》中,我写道:“工人阶级的斗争方式在过去几年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特点,即激进性倾向同时伴随着缺乏自信。”
工会运动还面临其他一些问题,工会运动的领导人太多男性、太白人化、太僵化。妇女和少数族群在今天的工会运动中占据了相当比重,但是你却可以轻易地数清他们在工会领导层中的人数。在英国全国总工会和公共商务服务部门工会中,有三分之二的成员是女性工人,我预测未来几年女性领导的工会力量将呈大幅上升趋势,但是工人阶级复苏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工会的官僚化,他们面对雇主的攻击时表现出的怯懦着实令人沮丧。前几年,他们看来好像还能够改变。在总工会主席的选举过程中推出了新一代年轻领袖,他们占据了工会的重要位置。这些年轻领袖支持左翼运动,总体上支持更为激进的工会主义形式。然而,经过几次失败后,他们也退却了。工会领导人在雇主面前表现怯懦仍然是一个主要问题。
如上所述,工会领导人发现自己身处一个紧张的位置。固然,官僚机构倾向于工党。因为他们担心重新回到戴维•卡梅隆和托利党(保守党)时代,但事实上工党政府也在执行危险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许多工会运动成员都希望布莱尔的下台能彻底结束布莱尔主义,然而,布莱尔的政治遗产仍然有可能在布朗获得执政地位后得以延续。毕竟,布朗是布莱尔政策的经济设计师,只要伊拉克战争仍然继续,这些政策也仍将继续,也必然会在民众中造成痛苦和愤怒。布莱尔今年在贸易工会委员会做演讲时被打断,显示了这种痛苦和愤怒有多深。
我认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有趣而且可能是令人振奋的时代。在过去几个月里,已发生人数达十万之众的游行,反对政府强迫国民健康服务部削减资金。医疗卫生工会将在2007年3月发起一场全国性的示威游行,公共商务服务部门工会也在发起一场包括25万人在内的非连续性罢工,以保障工人获得养老金,在此之前还发生了许多诸如公共汽车司机、低收入清洁工人要求提高工资的大罢工。所有这些罢工都包括了众多女性工人和少数族群工人。
工人阶级仍然是惟一一支具有挑战资本主义并带来长期变革的潜能的社会力量。
[王小颖: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