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登临检查

2025-02-27 文摘 评论 阅读
像这样的炮灰,通常都是畏威而不怀德。   

  中国海警的官方微博,在今天凌晨4点28分,发了条微博提到“6月17日,中国海警依法对非法闯入我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的菲律宾船只采取管制措施。”

登临检查

  

  然后到了早上6点51分,中国海警又发了一条微博提到,“6月17日,菲律宾1艘运补船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中国海警依法对菲船只采取管制措施。5时59分,菲运补船无视中方多次严正警告,违反《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不专业方式,故意危险接近中方正常航行船只,导致发生擦碰,责任完全在菲方。”

登临检查

  

  这个事情出来后,自然引发舆论比较大的关注,因为其中提到了“采取管制措施”。

  

  然后到了17点42分,一份对这件事情的正式通是出来了。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甘羽表示,“6月17日,菲律宾违背承诺,派出1艘运补船、2艘充气艇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企图向非法“坐滩”军舰运送物资。期间,菲运补船危险接近、蓄意碰撞中方正常航行的船只。中国海警对菲船艇依法采取警告拦阻、登临检查、强制驱离等管制措施,处置合理合法、专业规范。”

登临检查

  

  相比以前我们的处置,这次是多了个“登临检查”。

  

  之前正常是采取水炮攻击等方式,“对菲方船只实施规制、拦阻、驱离”。

  

  可见我们这次的处置手段是做了进一步升级。

  

  而这跟6月15日刚生效的中国海警《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有一些关系。

登临检查

  

  显然,这个“海警执法新规”的生效,让我们海警在处置菲律宾非法闯入的船只时,会更有底气,即使采取一些相比以前更进一步的处置措施,也能有法可依。

  

  不过我也看到有人在网上带节奏说,15日生效的“海警执法新规”不是说要拘留吗?怎么没有拘留?还是太软了。

  

  这种有些是别有目的去带节奏,还有一些是喜欢口嗨,也有一些人是比较心急。

  

  别人出张小牌,就恨不得我们得赶紧把手里的王炸丢出去。

  

  还有人说,既然新规生效,为什么有法不依?

  

  我的建议是,说这种话之前,先好好先看看“海警执法新规”的具体内容。

  

  《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第二百五十七条里提到,“对涉嫌违反出境入境管理的外国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当场盘问或者继续盘问后不能排除嫌疑,需要作进一步调查的,经海警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拘留审查。”

  

  这里是“经当场盘问或者继续盘问后不能排除嫌疑,需要作进一步调查的,经海警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拘留审查”。

  

  也就是我们“登临检查”后,会先进行盘问,如果盘问后不能排除嫌疑,需要作进一步调查的,才需要进入到拘留环节。

  

  这就好比,所有刑罚都有一个量刑范围,是否顶格处罚,取决于罪行轻重程度。

  

  把《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里的“可”拘留,恶意带节奏成“必须”拘留,我认为这是有问题的。

  

  本来这次海警是进行了“登临检查”,这是比以前更进一步的处置措施,就我自己来说,是在我自己预期范围之内,至少我是感觉挺爽的。

  

  那种事先非要把自己预期打满,动辄说我们一定会“拘留”,这也是一种反向预期管理,跟2022年8月类似的问题。

  

  但我们的行事风格一向是切香肠的方式,是讲究循序渐进,来逐步推进。

  

  不会一上来就采取顶格处置。

  

  某些人刻意带节奏把预期打满,就跟2022年8月那些动辄说要击落的人一样,都容易制造舆论过高预期,导致民众出现不必要的心理落差。

  

  当然,这次只是一小部分人在带节奏而已,跟2022年8月那次是没得比。

  

  我自己对这次采取“登临检查”,还是比较满意的。

  

  至于觉得“登临检查”还软弱的人,估计我们怎么做,都不会让他们满意。

  

  《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有力的处置措施。

  

  但现场事态复杂多变,具体要如何处置,是需要一线执法者随机应变,要如何处置,他们比网友要更专业、更有经验,并不需要某些网友去教他们怎么做事。

  

  《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是让一线执法者进行处置更有底气,有更多处置空间。

  

  除了拘留之外,执法新规还允许海警使用武器对付被认为非法进入中国水域的外国船只。

  

  同样的,这里是“允许使用”,而不是遇到什么情况都“必须使用”,这是完全两个概念。

  

  我们外交部发言人也说了,中国海警《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的实施,旨在落实《海警法》。

  

  而且,我们这次对菲律宾非法船只采取“登临检查”,也已经在用行动证明我们在自己海域的执法权。

  

  而对我们的“登临检查”,菲律宾方面却罕见的出现缄默。

  

  在早上被我们“登临检查”后,菲律宾武装部队是长时间处于沉默状态,不像以前是第一时间出来跳脚。

  

  过了几小时,菲律宾武装部队才出来说,“不会讨论补给任务的行动细节”。

  

  菲律宾为什么不敢讨论呢?

  

  原因很简单,菲律宾不敢承认这是属于军方的行动。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里提到的临检权,适用对象提到的“外国船舶”是“军舰等享有豁免权的除外”。

  

  也就是,说菲律宾军方的运补船被我们登船临检,这对菲律宾军方来说,是极其没面子的事情。

  

  而且,我们对菲律宾军方的运补船进行登船临检,更加说明我们在自己海域的执法权。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临检权是说“对公海上的外国船舶(军舰等享有豁免权的除外),拥有登船检查及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

  

  也就是说,在公海上对外国船舶进行“登临检查”,是不能对军舰进行“登临检查”。

  

  但外国船只进入我国领海,不管是不是军舰,我们自然有权进行“登临检查”。

  

  所以,我们对菲律宾军方的运补船进行“登临检查”的行为本身,就是用事实捍卫了我们领土主权,向全世界宣告,这就是我们的领海。

  

  而菲律宾不敢公开讨论补给任务的行动细节,也说明菲律宾的心虚。

  

  对于菲律宾这样的美国炮灰,我们就是得用雷霆手段。

  

  像这样的炮灰,通常都是畏威而不怀德。

  

  如果菲律宾执意继续挑衅,继续升级局势来充当美国炮灰,那么我们自然会在《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提供的处置范围内,去根据局势逐步升级我们的处置手段。

标签:菲律宾   我们   执法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