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枪响了,罗斯切尔德家族开始抄底

2025-02-27 文摘 评论 阅读
  

  枪响了,罗斯切尔德家族开始抄底

  

  
: 投资有道 发布时间: 2009年04月04日 : 毓宸


  凭借着近乎顽固的保守投资理念,别人倒下的时候,罗斯切尔德家族依然挺立。金融海啸几乎挫败了所有的“百年老店”,雷曼兄弟、贝尔斯登,乃至花旗、AIG,在金融海啸面前,悠久的历史就像“豆腐”般脆弱。似乎,只有罗斯切尔德家族是例外,在金融海啸面前,这家维系了200年的悠久家族构建了坚固的“红色盾牌”(德语中Rothschild的含意)。以英国洛希尔集团(UK's Rothschild group,罗斯切尔德家族在英国的分支)为例,其2008年利润增长了31%,达4.59亿欧元,反创历史新高。这个因《货币战争》而闻名中国的悠久家族,在金融海啸中却毫发未损,颇验证了宋鸿兵“阴谋论”的指证。但罗斯切尔德家族早就对这种“阴谋论”厌烦了,罗斯切尔德家族第六代传人David Rothschild日前表示,“我们确实是毫发无损,免于受波及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聪明,而是我们的保守,我们的家族财富传承到第六代,我们的投资策略已经变得越来越保守。”罗斯切尔德家族的保守,曾被人认为“落伍”,随着金融海啸的发生,其逃避高财务杠杆操作,不把自己的钱扔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策略,让其与华尔街的竞争对手相比,反而显得更聪明。
卫道者“那帮人,就好像他们跟我们不在同一个星球似的”,谈到与华尔街的区别,一名罗斯切尔德家族人士表示。与飞扬跋扈的家族历史相比,如今的罗斯切尔德家族更乐于保持低调,极少接受采访。面对金融海啸,这个神秘家族开出的药方是“复古与伦理”,这个想法也对应着家族的格言:“和谐,正直,勤奋”。伊文利·罗斯切尔德爵士(Evelyn Rothschild)在金融时上撰文指出,“金融及银行服务,应设置最高标准的道德行为”。“最高标准的道德行为”,从罗斯切尔德家族的口中听到,似乎有些讽刺,毕竟该家族起家时就奉行投机主义。200年过去了,罗斯切尔德家族的激进已逝去,如今其成了“伦理道德”的卫道者。伊文利·罗斯切尔德爵士给金融机构开出的药方是——回归本源;第一,机构应避免任命高管的朋友,对高层官员的任命应不断进行审查;第二,高级管理人员,包括主席在内,应充分认识到金融衍生品的危险;第三,基金经理人将数十亿美元的赌注施加在世界各地,但他们并没深入了解各国的经济、政治的基本状况;第四、金融机构高管薪酬的发放,必须符合投资者的长远利益;第五,推动对评级机构的调查。以上5条建议,正是罗斯切尔德家族避过金融海啸的原因。以高额奖金为例,罗斯切尔德家族支持一种更绅士的薪酬体系,对银行家的评价应该基于其数年来的操行记录,并且还要考察他是否乐意与同事分享信息。“奖金计划的制定本着一个原则:交易的盈亏与银行和银行家收益应该同步升降。”David Rothschild表示。
大肆抄底正如罗斯切尔德家族的老祖宗那句名言所概括的那样:“枪声响了,该买入了”。而金融海啸的来临,就宛如“滑铁卢”的枪声,给了并未遭受多大影响的罗斯切尔德家族,难得的抄底机会。对于全球资本市场的走势,法国爱德蒙得洛希尔基金(罗斯切尔德家族在法国的分支)认为,虽然今年全球经济正在步入“真正糟糕”阶段,但资本市场能在2009年第四季度和2010年第一季度回暖。该基金认为,“如果你认为今后一年内经济会复苏,你就应当调整到一个更加激进的富于进取心的策略上来。”爱德蒙得洛希尔基金已经买入了微软和宝马的股份,因为他们“有走出危机,并变得更强的能力”。此外,中国铝业和力拓这次同样包含在罗斯切尔德家族的采购名单里。而在中国的投资中,爱德蒙得洛希尔基金尤其看重医疗股。该基金已公开承认,已购入山东威高(8199.HK),同时表示看好恒瑞医药()、通化东宝()等大陆A股。值得注意的是,罗斯切尔德家族的圣荣中国基金(Saint-HonoreChine,QFII之一,中海基金第三大股东),截至3月8日,本年的收益达5.71%,2008年的亏损则为34.01%,跑赢大市。
  揭秘罗斯切尔德家族伦敦Nathan Mayer Rothschild (1777~1836)那不勒斯、法兰克福Carl Mayervon Rothschild (1788~1855)维也纳Salomon Mayer von Rothschild(1774~1855)巴黎James Mayer de Rothschild(1792~1868)法兰克福Amschel Mayer von Rothschild(1773~1855)创立者Mayer Amschel Rothschild(1744~1812)
  罗斯切尔德家族,地球上最为神秘的古老家族,其创始人是梅耶·A·鲍尔(Mayer Amschel Bauer)。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国。200多年过去了,罗斯切尔德家族仍坚守祖先留下的家族传统,即只在姓罗斯切尔德的家族成员中找合伙人和继承人。想来该家族第六代掌舵人David Rothschild,面对“阴谋论”只能是一笑置之,毕竟家族的动荡凋零,尽在不言中。以David Rothschild为例,其是罗斯切尔德家族在法国的分支,虽为名门之后,却绝非纨绔。曾有人将其比为,法国版的白景琦,他富有又家落,乃至抄家,后白手起家,家族中兴。在纳粹时期,他的爷爷携妻女在巴黎沦陷后被迫出逃纽约,其家族财产大部分被贱价出售,家族字画更被纳粹元帅戈林霸占,罗斯切尔德兄弟在战火中演出了一场流浪者似的悲剧。而David的父亲,则在德国入侵前便应征入伍,侥幸从敦克尔克大撤退中幸存,此时他的部队只剩下不足40人。而David的两个叔叔,更是负伤被俘,被关进了纳粹集中营,直至1945年。而在战后,法国殖民地的相继独立,更给罗斯切尔德家族带来重大打击,一系列投资项目连遭失败。而密特朗当选法国总统后,大力推行高福利和国有化政策,罗斯切尔德家族银行也没逃脱国有化命运,一直到80年代末期,David Rothschild才在法国重建罗斯切尔德的家族银行。目前罗斯切尔德家族的主要力量是英法两支,在金融海啸中,罗斯切尔德家族正发挥着重大作用。在英国,政府最近向家族问策,希望挽救国内饱受诟病的汽车业。在荷兰,罗斯切尔德家族与政府合作,以实现价值100亿欧元的ING的资本重组计划。

AIG困局

  

   文:毓宸

  

  
AIG到底做了些什么,能一个季度大赔617亿美元?
  83岁的格林柏格的痛苦,谁能知晓?人称AIG沙皇的格林柏格,一手将AIG带上全球最大保险公司的宝座,后因接受调查被逼离开公司。出于感情,也出于重掌AIG的渴望,其在AIG市价50多美元时不断买入AIG的股票。但截至3月1日,AIG(NYSE:AIG)的股价仅为0.42美元,去年格林柏格的身价还有50亿美金,但如今只剩下几千万美金,难怪他要发飙。去年第四季,AIG大赔617亿美元,仅此一项就超过了美林与花旗——两家美国最大受害银行的四季度亏损总和。若按此计算,AIG每天亏损42亿人民币,每秒亏损5.4万人民币,这是怎样的烧钱速度,这样的企业又如何来救。作为AIG的最大个人股东,格林柏格已将AIG告上法庭,指控AIG涉嫌证券欺诈。他指出,AIG的“重大歪曲和疏忽”导致他在股价很高时购入股份,而此公司亏损曝光,致使他损失惨重。而AIG对此的回应却是,“这就是你捅的娄子”,AIG指责格林柏格在任期间一手创建的金融产品部门,导致AIG逾300亿美元的资产减记并被迫寻求政府救助。格林伯格的“遭遇”堪称戏剧性,但AIG从保险业霸主,一举变为烧钱的“大窟窿”,也颇让人唏嘘。
“对冲基金”AIG“衍生品很危险。”巴菲特将这句简单的话,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的开场白,其对衍生品的看法,也来自最近不愉快遭遇所得出的领悟。而AIG恰恰倒在了衍生品上,曾几何时,AIG还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险业者,但如今它一无是处。更糟的是,如今AIG不再是个单纯的保险公司,除了传统的寿险、财险、投资保险等业务外,AIG还有大量的金融衍生品业务,而这些业务正是令公司跌入金融黑洞的真正原因。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指责,“这是一个对冲基金依附于一家大型且稳定的保险公司,做了许许多多不负责任的赌注、招致庞大的亏损。没有人监管,因为系统出现了漏洞。

  

   “整个(金融危机)18个月以来,没有一件事比AIG让我更恼火。”这是伯南克上任以来,最为严苛的指责,用“愤怒”、“赌博”这些词语形容AIG,用词极重,AIG到底做了些什么,能一个季度大赔617亿美元?在前CEO格林柏格主政期间,因为贪心,希望赚到丰厚费用,靠着AAA的信用评等(有这种超优评等的美国公司大约只有十家),销售“信贷违约调期合约”(CDS),把券商、银行发行的垃圾级的房贷证券,加持为AAA级证券,方便发行商销售。这种CDS就像是保险保单;债券持有人购买这种衍生品,用以保护自己避免各种形式的违约风险,结果所有风险全集中在AIG身上。CDS不受政府监管,不必像一般保险一样提存理赔准备,也由于当时该公司所拥有AAA的信贷评级,它不需要向客户提供抵押品。在AIG出事前,其大约销售了4400亿美元的CDS,而当时整个AIG集团的市值也只是2000亿美元。只有当AIG的信用评级被下调,或者当CDS的相关挂钩品价格下跌的话,AIG才需要提供抵押品。而“黑天鹅”终于出现了,2008年这两件“不可思议”的事件居然同时发生了。突然间,AIG必须“拿出”根本就承担不了的抵押品。更糟的是,卖CDS方便,但若平仓则相当麻烦。巴菲特就披露,1998年在收购General Re再保险公司时,该保险公司和884个交易对手签下了个衍生品合约,随后巴菲特整整花了5年时间,以及损失了4亿多美元才将这些合同平仓。“这还是在良性的市场中”,巴菲特说道。
“大到不容倒闭”其实AIG早该倒闭了。AIG卖出的CDS,并不是一家公司所能承受的,严格意义上说,AIG已处在资不抵债中。截至目前,AIG已获得纳税人1800亿美元的援助,未来还需要付出多少,还很难计算清楚。但AIG又实在不能倒。尽管伯南克对AIG满肚子牢骚,但骂归骂,他也承认,“实现金融体系稳定,必须从AIG开始,美联储别无选择。”AIG与金融体系盘根错节,为避免全球经济出现大灾难,必须拯救AIG。巴菲特也表示,尽管每个人都不喜欢救AIG,但美国政府必须这样去做。要知道,拯救AIG就等于援助它的许多客户,拯救整个全球金融体系。在金融海啸下,AIG成为又一个“大到不容倒闭”的范例。AIG首席执行官爱德华·李迪就曾向投资者解释,随着AIG对交易进行平仓,“绝大部分”纳税人的资金“已通过AIG流入其他金融机构了”。据透露,这些金融机构包括高盛、美林、美国银行,以及欧洲的德意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汇丰银行和巴克莱银行等。据美林证券的统计,如果AIG拒绝赔付金融机构损失,欧洲银行业将会出现3000亿美元的坏账,遭遇灭顶之灾。美国政府的救市资金,通过AIG流向国外,这也将美国政府推向尴尬境地。但对于政府不断注巨资援救金融机构,又不肯果断把银行国有化,也有不少经济学家表示不以为然。有“商品大王”之称的罗杰斯就呼吁,AIG等金融机构的财务窟窿太大,纾困只会愈救愈糟,日本便是尝试拯救银行,才堕入“迷失十年”的深渊。罗杰斯主张,与其让美国政府信用陪葬,不如放手让AIG破产。AIG的困局只能再次表明,过去美国金融业靠超高杠杆运作,实际就是在“豪赌”,为满足资本市场以及高管高薪酬的需要,用“对冲基金”的手段来实现每年10%以上的高速成长。而一旦“黑天鹅”降临,即是金融机构的末日。至今全球银行业已作出了逾万亿美元的减值拨备,美国政府亦已投入了数万亿美元救市,金融海啸仍未见尽头,又怎不令人气馁!未来AIG所能做的只有努力瘦身,尽量让业务单纯化,通过脚踏实地的经营,让投资者找回信心。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标签:家族   金融   银行   美元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