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人民的狂欢节——63年前延安军民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纪实

2025-02-27 文摘 评论 阅读
  

  人民的狂欢节——60年前延安军民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纪实

  

  
2005-08-17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终战诏书》正式播发,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赢得最后胜利。它是中国人民在近代第一次完全战胜外来侵略者的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这一天,人类历史注视中国,中国历史聚焦延安。
这一天,延安沸腾,民族狂欢!

  

   延安窑洞博动着民族解放战争的汹涌浪潮。
胜利前夜,毛泽东洞察战争风云,运筹帷幄。
1945年,中国共产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延安,好像与往常没有什么两样,但冬天的寒气很快退去,春天来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的形势下,延安军民迎来一个接一个喜庆的日子。身在延安的毛泽东同中国民族解放战争的脉络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1月1日,延安《解放日》发表《争取胜利早日实现》的新年献辞。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展开局部反攻,华北和华中各大城市都处在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略包围之中。4月23日到6月11日,人们期待已久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号召解放区军民实行军事战略转变和准备全面反攻。
5月8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至此,欧洲战争结束,盟军作战重心迅即东移,全力对付日本法西斯。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日子指日可待。延安军民真诚地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欢欣鼓舞,又以热切的心情期盼着中国抗战胜利历史时刻的到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脚步的确加快了,快得甚至超过了毛泽东的预期。
5月31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作结论时曾预料说:“日本也许在明年就倒下去”,还准备日本军队可能把兵力统统撤到华北,还准备可能要集中二十到三十个旅去打大城市。但是,局势出现了急转直下的变化。7月26日,中、英、美三国政府以宣言的形式公布《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8月6日、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长崎两地投下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提前出兵中国东北。这接连而来的事件,大大加速了中国抗战胜利的迅速到来。
毛泽东面对战局变化,胸中如大潮奔涌,他周密思考着抗战胜利后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战略对策问题。局势的发展也改变了毛泽东的工作节奏。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他以超人的精力,日以继夜地投入工作。为了应付瞬息万变的形势,他干脆把办公室搬到枣园小礼堂,一面处理日常事务,一面接见来自各地请示工作的负责人和将领。他每天工作都在十多个小时。
8月9日,即苏联对日宣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召开七届一中全会第二次会议,讨论苏联参战后的形势和党的任务。毛泽东首先发表讲话:苏联参战,使抗日战争进入最后阶段。我们的任务有四项,即配合作战,制止内战,集中统一,国共谈判。同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主席署名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8月10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写了《关于日本投降后我党任务的决定》,明确地指出:“苏联参战后,日本已宣布投降。国民党积极准备向我解放区收复失地,夺取抗日胜利的果实。这一争夺战,将是极猛烈的。
8月13日,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评论,提醒全国人民:“蒋介石在挑动内战。”同日,他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讲演,指出:对于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我党所采取的方针是明确的和一贯的,这就是坚决反对内战,不赞成内战,要阻止内战。今后我们还要以极大的努力和耐心领导着人民来制止内战。
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一样,坐镇延安王家坪八路军总部的朱德总司令,于8月10日日本乞降消息传出的当晚,即向各解放区抗日部队发布向日伪军加紧进攻的命令,要求他们向附近的敌军发出通牒,命令在限定时间内缴出全部武器;如果日伪军队拒绝投降缴械,应该立即予以消灭,接收他们所占的城镇和交通要道。11日,朱总司令又连续发布六道命令,要求各解放区武装部队向敌伪所占地区和交通要道展开积极进攻,包括要求冀热辽解放区等部队向东北进军,迫使日伪军投降。
但是,在胜利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的上空并不平静,国共两党斗争更是紧锣密鼓,日趋尖锐。
在朱德总司令发布命令,指示我军向被我包围之敌发出通牒,限期向我军投降之时,与延安及全国喜庆景象相反,在重庆的蒋介石官邸却淤积着阴郁气息。蒋介石在考虑如何对付共产党。8月11日,他接连下达三道命令,命国民党军队“积极推进”,抢收果实,却令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不得“擅自行动”。但朱德和彭德怀即于次日致电蒋介石拒绝执行其命令,称:“你给我们的这个命令,不但不公道,而且违背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仅仅有利于日本侵略者和背叛祖国的汉奸们。”其实,此前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之时,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在重庆召开。同时召开的两个大会,有着完全不同的目的,在决定着两个完全不同的中国命运。
然而,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地高举全面抗战大旗,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从而使国共两党在民族危难之际,团结抗日,共御外侮,才最后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迎来了人民胜利的喜庆佳节。

  

   宝塔山笑了!延河水笑了!率领人民坚持八年抗战
的人民领袖笑了。毛泽东欣闻电讯连说:好哇!好哇!

  

  延安军民欢庆抗战胜利的活动是从8月10日夜晚开始的。

  

  8月10日晚,延安清凉山新华社工作人员正在收、编、发稿,当接收英国路透社的电讯稿时,忽然抄到了好几个FIASH(特急)信号,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当时在场的新华通讯社副社长吴文涛和大家一起焦急地等待着这个特急消息的出现。稍后,一行“日本侵略军投降了”标题跃然纸上。紧接着出现的电文内容是:日本政府通过瑞士、瑞典转中、美、英、苏四国,表示愿意接受《波茨坦宣言》。新华通讯社的窑洞顿时欢腾了起来,大家一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跳呀,叫呀!待冷静下来之后,想到马上得把这个消息告毛主席。毛主席在听到新华社的电话告后,也高兴地连声说道:“好哇!好哇!”
8月15日下午,盟国广播宣布:天皇已正式下诏投降。瞬间,中华民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欢腾。
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消息传到延安,山城沸腾了。街上张灯结彩,旗帜飞扬,街道两边的墙壁上刷满了标语,各地黑板上都用大字道消息。人不分男女老幼,不约而同地汇聚街头和集会场所。欢呼声、锣鼓声、歌唱声、唢呐声交织在一起上下腾舞。这一天,郊外的篝火也彻夜燃烧。
胜利是国际主义的胜利。在火炬游行的人流中,还走着一支有250多人组成的日本工农学校队伍。他们过去大多是侵华日军中的士兵,被俘后经过教育参加了反战运动而被送到延安学习。这些虽然来自敌对国却是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国际战士,他们同中国抗日军民一起振臂高呼口号,并兴奋地议论着战后回国的话题。这一天,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兴奋的心情。他们最先得到日本天皇裕仁发表无条件投降的诏书的消息,先是激动地端起冲锋枪朝天发出一连串的点射,以庆祝人类正义战胜邪恶的胜利,接着又驾驶汽车加入了火炬游行的队伍之中。
胜利是人民领袖的胜利。在人民欢庆胜利的日子里,也是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最繁忙的时期。他们窑洞里的灯光彻夜通明。但是,日理万机的毛泽东在这一天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走出了窑洞,站立在门前的土台上。他聆听人民喜庆的欢腾,眺望延安的黄土山脉、清澈的延河、高耸的宝塔,和边区军民一起,沉浸在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喜悦中。与此同时,在八路军总部的王家坪,朱德总司令为庆祝抗击日本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正在举行鸡尾酒晚会,招待留延安的盟国友人。
胜利是艺术家的节日。在延安的作家、诗人艾青、萧军、萧三、严辰、飞涛等,发表了《人民的狂欢节》、《八年》、《为和平而歌》、《胜利了,但我们决不忘记》等诗作,以抒发胜利情怀。

  

   “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的帝国落日,
延安城头的东方喷薄昭示未来:历史不能忘记!

  

  9月2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又一个为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日子。延安军民也急切地关注着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庄严时刻。
这天上午,日本政府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当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正式举行之时:
——在莫斯科,斯大林向苏联红军和海军发布命令:为了庆祝对日作战的胜利,今天——庆祝对日作战胜利日,下午9时,我祖国京城莫斯科,将代表祖国以三百二十门大炮发二十四响,向赢得这一胜利的红军部队、船只及海军部队致敬!为我祖国光荣胜利而殉难的英雄们永垂不朽!我红军与海军万岁与光荣!
——在重庆,刚刚离开延安五天时间,应蒋介石之邀正在与国民党谈判的毛泽东,出席了蒋介石在其官邸举行的庆祝宴会。席间蒋介石把酒致辞:今日为日本投降日,欢迎毛泽东先生莅渝,倍加高兴!毛泽东亦起立答谢蒋氏招待会盛情,同庆祝抗日胜利。
——在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并在当日出版的《解放日》发布消息:延安机关、团体即日起放假三天,以示庆祝。这天,延安街道打扫得异常清洁,照相馆顿时热闹了起来,人们挤着照纪念抗战胜利的照片。夜晚,全城张灯结彩,映得大地通红。
9月5日下午2时,延安各界群众两万多人在南门外广场集会,庆祝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大会结束后,联政宣传队、边区文工团、鲁艺、延安市民等秧歌队进行街头宣传,入夜后又进行了火炬游行,民众剧团在大众剧院公演剧目,各机关也举行了不同形式的娱乐纪念活动。
在举国上下欢庆胜利的日子里,集革命家和书法家、诗人于一身的毛泽东,心潮汹涌、欣然命笔,为《新华日》写下了“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万岁!”的题词。
是的,胜利是人民的节日,人民的节日来之不易。
60年后,当我们打开尘封多年的旧纸,把目光投向这个胜利的日子,仿佛也置身于那血与火、泪水与欢笑的难忘岁月……
(省委党史研究室 贾巨川)

  

  

  

标签:胜利   延安   日本   毛泽东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