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挣扎中的美元

2025-02-27 文摘 评论 阅读
  

  挣扎中的美元  

  

  ——从一个简单的计算进行的推测 

  

  

  

   

  

  最近有人看到美元走强现象,于是就高呼美元反转了。明明是强弩之末,或称回光返照更为恰当,却要作最后的呐喊。下面算一笔简单经济小账,兴许能说明这个问题,但这里的举例只是说明一个道理。因为现代经济中多是通过银行转账形式比这复杂的多,有时真假难辨,有时可以做到以假乱真,精确的计算是相当困难的,所以这里权当是用作发展趋势判断的大致估计。  

  

  一、从(封闭)系统内经济运行要素分析  

  

  首先以实物生产价值总量作为参照点来看,如果假定一国经济目前(时间为一年,且价格稳定)的实物生产价值总量100万亿,现货币乘数假定为4,则相应需要基础货币25万亿与之匹配。如果基础货币少于或大于25万亿就会导致通货紧缩或膨胀;如果该国经济发展潜力很大(比如年实物生产价值按总量增加)10%为110万亿,第二年末仍按第一年货币乘数4 ,需要基础货币27.5万亿。注意这是年末(年初又不一样)匹配,实际上基础货币增加投放是时段性的而非时点性,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动态平衡而非静态平衡,这时经济运行是正常的。  

  

  其次以基础货币量作为参照点来观察,第三年,假定基础货币还是27.5万亿,而实物生产价值总量由110万亿减少到100万亿,则多出2.5万亿基础货币,仍按货币乘数4 ,即多出货币匹配量10万亿。如果这2.5万亿基础货币不收回,则必然表现为物价上涨10%,才能使经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即通过价格上升,通货膨胀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实际就是货币贬值,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时差滞后问题)。  

  

  但由于现代经济中的金融手段已经不是简单的基础货币发行的问题了,比方说通过债券(尤其是国家债券)发行对投资与消费的比例进行调整,本质上就是将以后可能获得的收入提前使用了,由于债券的可转让和抵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相当于非基础货币发行的流动增加。债券量越大说明以后的收入从时间上提前的使用得越多,后期发展受的影响越大。如果发行债券是为了抓住某个发展机会(这主要针对开放系统而言),这样的发行确实可作为后期经济发展的铺垫;如果发行的债券仅仅为了应付危机(一般为封闭系统),那末他的后期危机会愈演愈烈。  

  

  这里顺便说一说税收和股市期货,税收因素的用好用活主要是保持调剂消费和投资的合理比例,当然它要建立在投资方向正确的基础上,股市的初衷也是调节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合理比例,但也要说明的是必须在预期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才能起到这种积极作用。至于期货的产生初衷那也是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流畅性。至于后来演化为投机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因此在封闭系统中经济运行是否健康的主要矛盾在于实物量与基础货币量的匹配,同时也是内部利益流向问题(通常称作结构),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完全可以及时进行必要的调节。  

  

  二、开放系统中的经济运行情形  

  

  开放系统的经济运行必然牵涉的国际货币及其市场的影响,由于目前国际货币不是独立于国家之外的货币,而只是作为一种象征意义的某个具有代表性国家发行的货币,它的双重身份特性难以保证它公正性和公开性,这是由于受到他自身的利益和自身的经济运行状况所局限,无论他是一个国家或是一个群体,由它所占有的全球经济份量所决定,它只能起到一个比别的货币相对重要些的经济杠杆作用,但绝不可能做到无私公平,事实证明私心极大。  

  

  还是接着引用上面的数字,不同的是货币的性质变了。  

  

  仍以基础货币量作为基础点来观察,第三年,假定该国的基础货币还是27.5万亿(即为自家货币又为国际货币),而实物生产价值总量由110万亿减少到100万亿,则多出2.5万亿基础货币,仍按货币乘数4 ,即多出货币匹配量10万亿。如果这2.5万亿基础货币不收回,就必然流向系统外成为了国际游资。由于资本逐利本性所决定,这种游资还是需要寻求实物来进行匹配保值增值(一般寻找新兴的经济发展中的国家),如果这种国际游资货币具有强势地位,必然影响这个国家原有与实物相匹配的弱势货币的合理数量,显然弱势货币的合理数量要么减少,要么贬值,但自身绝对是走不出国门的。可见国际游资的进入将改变世界整体的货币分布格局,引发经济动荡。  

  

  如果这个相对弱势货币国国家经济发展势头很好,外汇储备量增加,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国际游资的进入将使顺差进一步加大;如果这个相对弱势货币国国家经济发展稳定,外汇储备平衡将会打破,国际收支就会出现顺差。  

  

  多余的外汇增量怎么处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大家想到了投资国际资本市场。而国际资本市场其实就是强势货币国家操纵的市场,因为强势货币国家的市场一切早就货币化了。从量的角度来看,弱势国家进入太微不足道了,就像股票、期货市场,弱者的投入只不过相当于一个任人宰割的小散户而已。但现实是弱势货币国家辛辛苦苦发展赚得的外汇又流回到了强势货币直接掌控的势力范围。至于价值是增是减就看个人运气了。  

  

  三、根据上述分析结合目前国际经济的一些数据进行估计  

  

  目前国际投资者持有16万亿美元金融资产,而全球180万亿游资70%是美元游资,也就是说美元游资有126万亿元,还有九万亿美元美国国债,约有近120万亿美元债务。美国三亿人口,人均40万债务。  

  

  1、在120万亿元美元债务中除了16万亿是国际投资者提供,还有104万亿美元债务如何处理?即便假定在美国实物现行价格与所发行的基础货币匹配合理,那么除此外也相当增加了26万亿元的(潜在)流动性(假定还是按货币乘数4计算,26万亿×4=104万亿),如果后期经济情况不好将大于这个数。这26万亿元(潜在)流动性是否有实物作支撑的,只不过是一个时间证实的问题。一旦情况有变,某个环节出问题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2、如果将美国自己所掌握的黄金储备(8000吨,黄金价格801美元/盎司),世界石油供应量每年86.6万桶(115美元/桶,产地也就是2-3美元/桶),假定美国能控制一半。则有:  

  

  黄金折合美元:8000××801=美元,约2.3万亿美元  

  

  石油折合美元:0.5××115=美元,约0.5万亿美元  

  

  两项加起来还不到3万亿美元,那么还有23万亿用什么来支撑?唯一的办法是通过期货市场把黄金石油价格拼命炒高吧!但这由不得他,如果没有人接盘是玩不下去的。这里还没有计算他离岸在世界各地的游资126万亿美元,那要多少实物来进行支撑呢?由谁来支撑?地球只有这么大,我无法回答。各位有兴趣自己去思考吧。  

  

  这也是美国为什么早有预谋的打起世界粮食的主意的原因,他要把这个世界搞乱,瞒天过海。  

  

  3、前面说过发行债券只不过是将以后的财政收入提前使用,那是要还的。何况104万亿的债息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它能轻松吗?目前世界经济陷于困境,就连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在减缓,何况发展到了极致的某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而这个困境正是由霸权货币的一意孤行所造成的。  

  

  由上可以看出:自上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撕毁了布雷顿森林协议,使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那天起,美元的任意发行就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30多年来积重难返,不可收拾,其严重的后果必然会导致世界经济危机来临。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标签:货币   万亿   美元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