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中的彼尔德伯格(七)
迷雾中的彼尔德伯格(七)
By Shine檀乐平
神奇的彼尔德伯格水晶球(2004,2005)
2004年:6月3-6日,意大利Stresa
彼尔德伯格五十周年纪念
这一年Jim Tucker因“妨碍公众安全”被逮捕。
Daniel Estulin在米兰机场遭到莫名其妙的搜查,导致他差点误了赶往Stresa的飞机。
五十周年是个神圣的日子,容不得半点差错。
这一年追踪者的告如下:
1. 尽管英国国内要求脱离欧盟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大不列颠的精英阶层还是会保证留在这个组织里;
2.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将扩展到整个西半球,当然除了古巴之外,等卡斯特罗死了之后,或许古巴也有可能;
3. 一个“亚太经济联盟”将会诞生,美国保证将为这个联盟的发展提供便利,以求早日将全球经济融为一体;
与会者—英国前财政大臣Kenneth Clarke认为,将来世界上毫无疑问将只剩一种货币,“孩子们会笑话我们的,因为我们竟然使用过这么多种花花绿绿的纸币。”
另外关于“世界税”的问题,有人提出两种方案,第一是从石油着手,向石油原产地征税;第二是从金融着手,向国际间金融事务征税。大部分人同意前者,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搞金融,石油的应用更加广泛“。
对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大佬们依旧表示反对,所以看来战争肯定会到此为止,美国该想想如何撤军了。
对于美国计划减少驻德国军队的计划,与会者也表示反对,认为这是“不负责任”,对团结不利。况且驻德美军都是财神爷,每年的开销养活了不少德国人。(注:后来美国军方正式公布计划,于2012年将驻德军队由6.8万减少到2.8万,然而到2007年底,再次宣布推迟实行这一计划。)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6月10日将进行欧洲议会选举,恐怕来参加彼尔德伯格会议的很多政界人物来不及赶回去。到时将以“反对派组织暴力游行”为理由,解释欧洲议会选举大面积的缺席现象。
这样,成功向新闻界“请假”的与会者们将坐船去Maggiore湖上的豪华岛屿,庆祝彼尔德伯格会议的五十岁生日。当年九月份,菲亚特集团年轻的接班人John Elkann就是在这座岛上,迎娶了他来自Borromeo家族的尊贵新娘。(注:基辛格和贝卢斯科尼都参加了这场婚礼——John Elkann是乔瓦尼·阿涅利Agnelli的外孙,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这个人,他生于1976年,长的超级帅)
2005年:5月5-8日,德国慕尼黑Rottach-Egern
Daniel Estulin写了一篇很长的告,名为《世界在他们掌中:彼尔德伯格2005》,大意摘抄如下:
1. 还是“世界税”问题:
Estulin肯定了Tucker的情,据他所知,基辛格和大卫·洛克菲勒都表示赞同,因此美国媒体可能将开始为“世界税”造势了。
征税的形式:联合国可能会以“和平经费”为名,向原油开采方征收每桶10美分的税费。
2. 油价操控:
美国人表示一旦油价下滑至25美元/桶,立刻就会把美国经济的泡沫捅破。所以希望把油价维持在50美元以上。
这时有个矮个子的家伙提出,高油价将抑制全世界的经济,会影响到若干相关领域。这就好比政府强迫企业提高工资,最终工资涨上去了,工作时间却延长了,最终生活质量反而下降。——因此一味靠高油价来维持美国经济泡沫,实在是不可取的做法。
在座的欧洲大佬纷纷表示赞同。一位英国绅士指出,把油价抬到120美元,对美国固然有好处,但中国和俄罗斯占的便宜更大,最终的得失还很难说,还请美国人三思而后行。
此外大佬们表示了对石油储量的担心,他们之前计算,目前的石油储量还可维持全球经济三十五年的飞速发展,但中国的印度的迅速崛起和能源消耗,使得这个计划被打乱了。现在大佬们希望两年内发生一场经济危机,把全世界的石油消耗降下来,以便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去开发替代能源。(注:这倒是个对经济危机的全新解读,很有意思)
3. 关于中国:
关于是否需要迫使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政界大佬们询问如果中国采取浮动汇率将怎样?一位经济学家解释道,因为中国的外储大部分是美国国债,所以人民币的升值就意味着美国国债的贬值,那时候美联储就得调高利息,美国经济的泡沫就要被捅破了。
一位胖胖的荷兰人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必须帮助人民币,因为中国跟大家已经被紧紧栓在一起了。
“如果中国发起金融战,我们不是死定了?”有人问。
一位金发碧眼的人士,看上去来自瑞典,回答说不会,因为中国已经决定走市场化道路了。
另外与会者同意,中国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依赖于能源供应,最近中国侵入大湄公河流域,大概也是为了争抢能源做准备。(注:我不了解这个事,中国侵入大湄公河指的是什么事件?哪位给讲讲?)
4. 关于伊朗:
一个法国人知名向基辛格提问:如果美国进攻伊朗,是否会引发该地区更深的敌意?
外交协会(CFR)主席理查德·哈斯抢着回答道,美国不可能进攻伊朗。因为这个国家的面积很大,人口很多,更何况美国现在也负担不起这样规模的军费开支。一个瑞士人接着问道,就算不进攻,是否应该轰炸一下伊朗的核设施?哈斯答道不可以,那样会导致地区局势动荡,油价飞涨,进而危害全世界。
听说吃午饭的时候,布什军事顾问团重臣Richard Perle对理查德·哈斯的言论表示了强烈不满。
下午茶歇的时候,几位德高望重的美国将军表示,他们将通过伊朗国内的反对力量搞掉这届政府,“胜利就在眼前”。一位法国记者立刻反驳道:“你们自己也不相信吧!”一位风度翩翩的瑞士人,据传可能是瑞士内务部长Pascal Couchepin,优雅地表示美国人此举只会导致伊朗政府的支持率上升,“你们太不了解伊朗人民。”他总结道。
5. 关于俄罗斯,还有其他新闻:好像没什么有意思的爆料,就暂时不翻译了。
这一年有个小插曲,弗吉尼亚州州长Mark Warner偷偷溜去参加彼尔德伯格会议,结果被美联社的记者逮住了,大家惊讶地问,州长先生怎么能擅离职守呢?Warner立刻解释道这是个私人的聚会,买机票都是他自己掏的腰包,他没有用公费旅游。——看来老美的反腐倡廉工作中,主流媒体的记者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
此外,刚才做预习的时候,发现2006年的彼尔德伯格名单上有个中国人的名字:Zhang, Yi Deputy Secretary General, China Society for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Research——查了一下,国内的相关新闻如下:
6月我会派员参加第54届比尔德堡(Bildberberg)年会
2006年6月,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毅,应邀出席了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的第54届比尔德堡年会(Bildberberg),并在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回答了和与会者的提问。会议期间,张副秘书长还分别会唔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美国时任副国务卿佐立克等人,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链接是 ——这个官网做的一团乱,请在该页新闻里仔细找。——有人知道这个“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是干啥的么?貌似就在钓鱼台国宾馆租了个单间?
另外还有一则新闻提到了这件事: ——同上,请在该新闻里仔细找,看这条新闻的语气,合着张副秘书长是传达胡总思想去的。
下一次我会重新仔细看一下历届彼尔德伯格会议的名单,认真找找还有没有中国人的名字,比如上次一位朋友提到的Long。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