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奥巴马是真的?
哪个奥巴马是真的?
司马平邦
据说,美国有意把现任总统的汉语名字从“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改变成“贝拉克·侯赛因·欧巴马”,美国政府的这一通折腾让人想到当年韩国一定要把“汉城”改城“首尔”,不过估计让所有中国人都叫他欧巴马,得到他执政期完事才能办得到,我偏偏就要叫他奥巴马,就是不叫欧巴马。
其实,美国总统“改”中文名字,正说明汉语的传播力量在提升。
11月18日中午,奥巴马临离开中国之前,接受了《南方周末》的独家12分钟专访,据该的主编向熹说他们并没有将自己定位为独立记者:“既然奥巴马选中了我们,那么,《南方周末》就要代表中国的利益去发问或求证。”而南周的这篇道被海外媒体形容为奥巴马和这家代表改革和自由的媒体共同操作的一次“擦边球”,但看了采访的全文,你又会对这个“擦边球”其实很失望,南周并没有问什么真正敏感的提问,而奥巴马的回答也中规中矩,他们谈得最多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这应由奥巴马的上上一任总统克林顿在10年前来回答才真正有意义。
其实,我倒觉得对奥巴马发出的那些提问或可以证明这家媒体本身的意识已落伍——不过我知道国内许多人会把南周于奥巴马的外交团队操作了这次突破性的会见而沾沾有喜,据说他们是绕过了中宣部直接搭上的,阴谋论或者成为中国某些人惟一可以借藉的手段了,但我绝不相信,没有新闻主管部门的允许,南周真能当这个“新闻英雄”。
用“乏味的采访”来形容南周的这个访问最合适,其实我相信南周是怀抱着很多想法的,但显然奥巴马先生也就只能提供这么多料。
作为一个美国总统他深刻知道,能“召见”一些中国精英这件事本身比他和他们谈了什么对他们更有恩赏的意义,某些人又可以用此来继续炫耀,你看连奥巴马也肯定了我们。
但你别太把奥巴马真当回事,他并不是什么救世主。
正如,正在热映的电影《2012》破天荒地不再让美国和美国总统在末世浩劫中不再充任救世主的角色,那个肤色黝黑但年纪比奥巴马大上十多岁的美国总统最后选择和美国人民一起沉没在末世浩劫之下,这倒显得无厘头之至,因为在9·11事件那天小布什和他的副总统的表现和《2012》中的英勇无畏的“电影总统”相去甚远,所以你说奥巴马具有那位“电影总统”的美德,打死我也不相信。
可以肯定《2012》中最后造出的那几艘人类赖人生存的最后的方舟应是采用核动人驱动的,但这样的核动力方舟居然没有产自核能力最强大的美国而是产自中国,而我认为如果世界果然有这样末世的一天,制造那场灾难的一定是美国巨大的核武库,而不是地核本身的动能沸腾,这件事上,美国人不可能因为一两部电影就逃得了自己的罪孽。
就在这部电影于中国热映的同时,美国总统奥巴马正信步于八达岭长城之上,深思历史之悠远和人类之渺小,这样有强烈对比的画面给人的提示是,奥巴马也就是个普通人,他的能做的真的很有限。
不信,你还可以回头研究一下奥巴马的家族史,这真是一个复杂无章的家族,1960年代初出生的奥巴马却在20多年里搞不清自己的家庭成员都有哪些,到现在是不是搞清了也未可知。
奥巴马的爸爸老奥巴马(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一世,Barack Hussein Obama I),现在被吹嘘成非洲国家肯尼亚曾权倾一时的政治大人物,但在1960年代他来到美国留学时不过是位穷留学生,在去美国之前,老奥巴马娶了肯尼亚妇女柯齐亚为妻并生了两个孩子,而在柯齐亚之前,老奥巴马还搞过另一个肯尼亚女人,好像也生过小孩。
老奥巴马的婚姻有点儿像上世纪初许多中国大人物,早早乡下成亲,然后远渡重洋镀金,然后抛妻弃子干革命,最后一大段乱糟糟的家族史,理也理不清。
老奥巴马年轻时代一定在某个方面有特出之处,一到美国他就搞定了奥巴马的妈妈,18岁的美国女孩、肯萨斯州的白人女教师安·邓纳姆,结婚,生下了奥巴马;但不幸的是这个有才华的黑人很快就抛弃了她,在求学过程中又搞上了另一个美国女孩鲁斯(Ruth Nidesand),并在学成之后把鲁斯带回了肯尼亚。
其实,老奥巴马年轻时代在美国留学的经历最动人的一段就是他乌七八糟的性史,但说实话如果没有他和第二个老婆邓纳姆生的儿子奥巴马后来当下了美国总统,老奥巴马在人们传说中不过是一头黑色的种马罢了,他得到美国女孩的青睐其实原因很简单,如果你看过西德尼·谢尔顿(Sidney Sheldon)的《假如明天来临》,就知道1960年代里那些被传说为性偶像的黑人们如何受白人女孩欢迎,在这部小说里,西德尼·谢尔顿形容一个一条街的白人妇女都跟一个种马一样强壮的未成年的黑人孩子上过床,这道理尤其在垮掉的一代美国人身上发生本不用多说。
在老奥巴马和第三任妻子鲁斯的儿子马克——他目前正在中国深圳开烧烤店——的回忆里,1970年代的老奥巴马也并不是一个好父亲,酗酒并酒后打人,回到肯尼亚后,老奥巴马凭着海归派的身份也风光过一阵,但他的境遇又和中国许多海归派一样,最后落得事业失意,被逐政坛,或者他也并没有什么经天纬地之机遇,于是老奥巴马只能选择经续搞女人,当然这回只能是肯尼亚女人。
他又抛弃了美国女人鲁斯,然后先和第一任妻子柯齐亚又生了一人孩子,1980年代初,他又搞上了一个肯尼亚女人,这个女人是他名义上的第四任妻子,当他们的孩子乔治·昂牙戈·奥巴马出生没多久,老奥巴马遇车祸去世,结束了他40多年多姿多彩又混乱不堪的一生。
可以想像,当年刚刚结束殖民统治而独立的肯尼亚多希望老奥巴马这一代人能带着国家走出贫困,但他们那代人表现得并不争气。
从小就被亲爹抛弃的现任美国总统,在中学时曾向同学吹嘘自己的父亲是位非洲王子,但终有一天他的生父重新回到美国,还应邀来儿子的学校演讲,奥巴马就坐在听演讲的同学中间,他把头埋得很深,他肯定觉得自己有这么一个爸爸非常没有面子。
不过奥巴马却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夸夸其谈的本事,这个本事不但让他的中学同学一度以为他是亚洲王子的儿子,而且最后助他忽悠美国人民选他当了美国总统——2009年11月18日《南方周末》本来就是去听他忽悠的,可惜奥巴马一句儿忽悠的话也没给。
他不忽悠,一下让某些中国人失望了,包括我。
奥巴马其实是个在童年时期就有过严重心理伤害的人,你能想像当年他坐在台下听早年抛弃了自己的父亲演讲时的受伤样子吗?他居然对这个朝三暮四的混帐爸爸没任何的反感,即使让结结巴巴的乔治·布什遇到这样的事,这小子也可能一枪崩了丫的。
至于奥巴马本人去年是凭什么得到那么多美国人欢迎的,我就没有发言权了,只是现在的奥巴马越来越表现得缺少真正的治国之才,优柔寡断,那张嘴却仍然天天跑火车。
更莫说当一个世界领袖。
好在《2012》里说的末世浩劫并没有真的到来。
相关文章 潘维:评选举迷信美国政治阶层的搏斗--奥巴马同样是美国富豪们的总统奥巴马2002年的反战演讲是彻头彻尾的战争宣言从奥巴马的一句真话说开去奥巴马对华战略日渐清晰直面美国--一个不能绕开的政治话题“零核”背后的玄机:解读美核态势告美国的“拉登”被捧为英雄向人们昭示着什么?中美冲突不可避免奥巴马出招了,中国会怎么应对?戴旭:奥巴马在中国面前像一只轻佻、嚣张的猴子再调准备金率--从宏观政策透视中美战略博弈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