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刘国光经济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海派经济学南京研究所第14次研讨会论文之八
学习刘国光经济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陶用之
2005年7月15日,刘国光发表了一篇关于当前经济学教学研究存在问题的文章《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简称“刘国光7·15谈话”)。“刘国光7·15谈话”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思想就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今天,我们在这里座谈纪念“刘国光7·15谈话”,应该学习刘国光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坚定立场与为国家和人民负责的精神,坚持、完善、捍卫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决定一个社会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我们党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一个根本原则性问题。邓小平早在1985年就明确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告中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刘国光7·15谈话”的核心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在坚持中不断完善。首先,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发挥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核心作用,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高速递增9%,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公有制经济发挥了主体地位的作用:提供基础设施和人才资源、满足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和主要物质资料、贡献改革成本、保障国家安全等。
其次,建立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中型国有企业,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挥国有企业资本雄厚、人才集聚的优势,加大投入,攻坚克难,掌握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搞活现有国有企业,增强他们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有一个谨慎对待所谓垄断行业的问题。在我国,垄断行业是我国国有经济最集中的领域,其中的主要大型骨干企业,几乎都是国有企业,并且又都是中央企业。垄断行业的改革发展事关重大,一方面要引入竞争机制,放开市场,引入竞争,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要从国计民生和战略的高度对垄断行业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管,要让他们更大,更强。
第三,在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也要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根据我国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和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胡锦涛明确指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本经济制度,就要同时坚持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捍卫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人类文明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有其优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贡献。今天,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目标、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对世界发展的贡献。因此,我们应该捍卫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捍卫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向全世界的庄严宣示。1989年6月24日,江泽民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的讲话中这样说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没有变,必须继续贯彻执行。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我要十分明确地讲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人民日,1989年6月24日,第一版)。2008年12月18日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指出“我们党带领人民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人民日,2008年12月18日,第一版)。
如何捍卫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首先,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要占据优势。只有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要占据优势,才能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有效地组织社会生产,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办大事,促进经济高速发展。所谓主体地位,就是数量上的多数,是“量”和“质”的统一,体现在规模、结构、比例、产业属性、技术构成、科技含量、资本的增殖能力和市场的竞争力等方面。其次,千方百计把公有资产经营好,为国家创造财富。有些人总担心国有企业搞不好,其实是没有根据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一大批国有企业开拓进取,奋力拼搏,自主创新,取得了很好的业绩,有的进入了世界500强大的行列。再其次,建立健全法制,打击破坏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行为。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