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再度爆发
10月7日,以色列遭到来自加沙地带的火箭弹袭击。
随后,哈马斯发表声明称,对以色列展开名为“阿克萨洪水”的军事行动,在20分钟内向以色列方向发射了超过5000枚火箭弹。
紧接着,以色列宣布进入战争状态。
新一轮巴以冲突再次打响。
而且这次巴以冲突从一开始爆发,规模就超乎人们想象。
(1)不一样的巴以冲突
哈马斯在首轮攻击里,就直接发射了超过5000枚火箭弹,这是十分大的规模。
相比之下,2021年的巴以冲突,10天时间里,哈马斯才发射4600多枚火箭弹,还没有这次首轮集中发射的火箭弹多。
并且,哈马斯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展现了跟以往完全不同的战术和手段。
比如,使用了无人机。
俄乌冲突的爆发,向全世界展示了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强大威力。
这个我在2020年就跟大家分析过,无人机让现代战争的形态,正在发生悄然改变。
而这种悄然改变,在俄乌冲突里彻底爆发。
不管乌克兰还是俄罗斯,都在战场上广泛运用无人机,强大且造价昂贵的坦克,在廉价且数量庞大的无人机面前,很容易就变成移动的棺材。
“防务博客”网站称,哈马斯武装人员从俄乌冲突中吸取了经验,正在使用无人机向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投掷手榴弹。
网络上一些公布的视频显示,哈马斯的一架小型多旋翼无人机在一辆“梅卡瓦”坦克上方投掷了一枚反坦克弹药,直接命中车体顶部,引发车体爆燃。
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被宣传为世界最强大的主战坦克之一,在设计的时候,还特意把发动机前置,增强前部防护,被认为是全向防护性能优秀。
然而,“梅卡瓦”坦克设计的时候,也没想到需要加强顶部防护。
所以,面对无人机在上方投掷反坦克弹药,顶部装甲薄弱的“梅卡瓦”坦克,也很容易被端掉。
而且坦克造价昂贵,相比之下,无人机造价就要低廉得多。
无人机也给一些弱势方,有了以小博大的机会。
除了无人机,哈马斯这次袭击,还出现了罕见的“动力滑翔伞兵”。
这是在传统伞兵基础上,后背装上一个有一人高的动力装置,虽然看上去很简陋,但在这次袭击里,却颇有成效。
这些动力伞兵基本都是敢死队。
相比哈马斯十几年前常用的汽车炸弹自杀式袭击,现在这种动力伞兵显然要高级不少。
另外,哈马斯发射的火箭弹,也有一些改进,不完全是以前那种简易钢管火箭弹,而是做了一些升级,有一部分是装备了类似制式火箭弹的多管火箭弹系统。
一向被以色列宣传为可以高效拦截火箭弹的“铁穹”系统,这次面对哈马斯如此海量且集中的火箭弹袭击里,拦截效果并不太好。
另外,这次冲突爆发前的情战,哈马斯让以色列是灰头土脸。
以色列情机构摩萨德,在此之前是闻名世界,结果这次摩萨德就显得很拉胯,居然都没有事先察觉到一丁点哈马斯可能发动袭击的情。
导致以色列一上来就被打得有点懵。
摩萨德前负责人,埃夫拉伊姆·哈勒维当地时间7日告诉该媒体,“我们没有收到任何形式的警告,今天凌晨爆发的战争非常突然,令人震惊。”
哈勒维给出的数字是,哈马斯在24小时内发射了超过3000枚火箭弹。
哈勒维称,“这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不知道他们有这么多火箭弹,我们当然也没有预料到它们会像今天这样有效。”
哈勒维还表示,这次发射的火箭弹数量“前所未见”。
他怀疑这些火箭弹是“经海路走私”后在加沙地带制造的,哈马斯“很可能”实现了在不被以色列军队发现的情况下进行“试训”。“
总而言之,以色列对于哈马斯在他眼皮子底下,憋出这么多火箭弹,还有这些无人机、包括动力伞兵的悬链,以色列是毫无察觉,这次以色列的情战确实很拉胯。
在这种情况下,哈马斯本次军事行动的战果也很显著。
根据媒体道,以色列少将尼姆罗德·阿洛尼及其他多名以色列军人被哈马斯俘获。
此外,以军纳哈尔步兵旅指挥官约纳森·斯坦伯格中校在以色列南部与哈马斯武装人员交火时身亡。
安曼albawaba新闻网还援引以色列媒体消息称,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已从加沙地带“渗透”进以色列并占领了多处军事设施。
CNN也道称,这次袭击是哈马斯在以色列境内发动的持续时间最长、协同程度最高的袭击之一。
所以,这场巴以冲突跟以往是完全不一样,也意味着这次巴以冲突恐怕并不会很快结束。
10月8日,以色列方面表示,以色列安全内阁已经批准允许内塔尼亚胡政府“进行可能导致战争的军事行动”,这意味着以色列决定向哈马斯正式宣战。
以色列媒体在10月8日道,本轮冲突已造成以色列超过600人死亡,2000多人受伤。
同时,巴勒斯坦卫生部门消息,以军对加沙地带的空袭已经导致313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近2000人受伤。
随着时间推移,双方伤亡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2)舆论
这次巴以冲突的爆发形式、双方的伤亡情况,冲突的规模和烈度,都远超以往。
战争是残酷的,总是伴随着各种悲剧。
随着冲突持续,不管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都出现大量平民伤亡,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全球舆论上,围绕着这次冲突,支持以色列,还是支持巴勒斯坦,就又分裂成两大派。
这不单单我们网络舆论上,因此争吵不休。
就连美国,这个以色列最大支持者,都出现因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支持者互相群殴的现象。
我们网络上,双方支持者,还只是打打嘴仗。美国那边双方是直接在现实里爆发肢体冲突。
可见,围绕着巴以冲突,世界舆论再次撕裂。
通常来说,那些亲美人士,支持乌克兰,这次肯定就是支持以色列。
而大多数爱国网友,则更多是同情巴勒斯坦人民,因为在过去这几十年里,巴勒斯坦人民是属于被以色列长期压迫的对象。
从国际立场上来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肯定是不遗余力支持以色列,谴责哈马斯,并把哈马斯视为恐怖组织。
而阿拉伯国家阵营,肯定是支持巴勒斯坦。
在这次巴以冲突爆发后,沙特表示正在密切关注这一“前所未有”的局势,呼吁双方立即停止行动。
同时沙特重申,该国多次警告以色列“持续占领和剥夺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有导致局势失控的风险”。
相比沙特还比较含蓄,跟以色列为死敌的伊朗就比较直白,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顾问表示,支持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
而巴勒斯坦自己的总统阿巴斯在10月7日就表示,巴勒斯坦人民有权捍卫自己,反对“定居者和占领军的恐怖行为”。
除了西方阵营以及亲西方国家,还有阿拉伯阵营是比较旗帜鲜明的支持某一方。
其他国家则更多是选择一个中立的立场,只是呼吁各方克制,立即停火。都会反对针对平民的暴力和袭击,但并不会具体谴责谁。
毕竟在这场冲突里,至少以色列并不是他自己宣传得那么无辜,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的迫害、侵占巴勒斯坦领土的行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我们网络上,也有很多亲美人士,自然是跟美国的宣传口径完全一致,把哈马斯的袭击行为视为恐怖袭击,然后重点放在哈马斯的袭击,造成以色列平民的伤亡。
不过问题在于,以色列的反击,同样也导致大量巴勒斯坦平民伤亡。
我也反对一切针对平民的袭击,但就巴以冲突来说,以色列显然也并不是一个单纯受害者的角色,并没有那么无辜。
哈马斯会发动这样的袭击,跟以色列长期对巴勒斯坦领土的侵蚀,是有很大关系。
以色列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在联合国展示过一张以色列如何长期侵蚀巴勒斯坦领土的图片。
border="0" />
以色列的领土,基本是靠一次又一次的中东战争,不断侵占巴勒斯坦领土,才得以扩大。
目前国际社会是普遍承认1967年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边界图,这实际上已经是以色列靠3次中东战争占领得来的,已经占据原本巴勒斯坦领土大部分。
然而以色列仍然没有满足,过去几十年仍然持续长期侵蚀巴勒斯坦的领土,从图里可以看到,除了左下角的加沙地带整体保持不变之外,右侧围绕着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领土,已经被不断切割、蚕食,呈现碎片化状态。
对于以色列这种长期蚕食巴勒斯坦领土的行为,国际社会一直都是广泛谴责,包括联合国也多次谴责以色列推进非法定居点计划。
但以色列是完全不理会国际社会的谴责,仗着有美国支持,一直是我行我素的继续蚕食巴勒斯坦的领土。
更过分的是,以色列把巴勒斯坦领土分割蚕食后,还用墙和围栏围起来。这使得巴勒斯坦当前碎片化的领土,基本都是被以色列包围,遭到以色列长期封锁,物资供应不顺,当地巴勒斯坦人民的生活难以为继,苦不堪言。
被以色列封锁最严重的加沙地带,更是被媒体形容为“世界最大露天监狱”。
2007年,哈马斯通过武力夺取对加沙地带的控制权后,以色列开始对加沙地带实施封锁,全域由高达十米的厚重水泥墙包围,已经封锁了16年。
223万人有超过70%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失业率接近50%。
以色列对加沙进行这样高强度封锁,简直就是不给巴勒斯坦人民活路,那当地的巴勒斯坦人民会选择比较极端的哈马斯,靠武力去对抗以色列,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客观来说,哈马斯诞生之初,确实充满恐怖色彩,经常搞各种汽车自杀式炸弹袭击。
所以,我并不支持哈马斯这类针对平民的袭击。
但我同情巴勒斯坦人民。
哈马斯这样的极端组织能够出现,并且持续发展壮大,这本身也是以色列长期侵占巴勒斯坦领土,迫害巴勒斯坦人民,所导致的一个长期结果。
我在巴以冲突这件事情上,我的立场,就是完全站在国家的立场上。
(3)立场
在巴以冲突发生后,我国也有正式表态,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克制,立即停火,保护平民,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
巴以冲突反复上演,充分说明和平进程长期停滞不可持续。平息巴以冲突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不过我们这个中立表态,以色列方面却似乎想搞道德绑架,想要我们更强烈谴责哈马斯。
对此,我们也有明确回应。
毛宁表示,在巴以冲突的问题上,中方始终是站在公平正义的一边,我们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同的朋友,中方真诚地希望巴以能够和平共处,但是我们认为实现愿景的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
我们这个回应关键就是呼吁落实“两国方案”。
巴以冲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谁是谁非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要推动和平。
这个立场是天然不会有问题,没有去选边站队。
以色列,或者美国,希望我们去选边站队,我们自然不会上当。
“两国方案”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都普遍认可的解决巴以冲突的和平方案。
“两国方案”的基础是按照1967年前的边界划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和以色列和平共存。
但是,过去这几十年,以色列一直持续蚕食巴勒斯坦领土,一直在实质性破坏“两国方案”,是当前巴以冲突持续不断的根源。
我们呼吁落实“两国方案”,实际上潜台词就是指,谁在破坏“两国方案”,谁就在破坏和平,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了。
我们只站在公平正义的一边,而不去选边站队。
同时,我们发言人也强调“中方对巴以冲突造成平民伤亡感到非常痛心,我们也反对和谴责对平民的暴力和袭击。”
这里我们并没有具体谴责哪一方,是因为双方都有针对平民的暴力和袭击,所以我们强调反对和谴责对平民的暴力和袭击,而不管哪一方。
其实,呼吁各方保持克制的也不是只有我们,除了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或者阿拉伯阵营之外,其他国家大都也是这么呼吁。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7日发表讲话,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不要采取导致紧张局势升级的冲动行动。
但以色列刻意说希望看到我们对哈马斯更加强烈谴责,无非就是配合美国在对我们搞一些舆论压力,用心不良。
这类冲突,是非曲直都是旁人很难说清。
比如俄乌冲突,很多亲美派,一说就是俄罗斯入侵,但只字不提在俄乌冲突爆发前,乌克兰对乌东两区人民长达8年的迫害、杀戮。
而这次巴以冲突,一说就是哈马斯的这次袭击,导致大量平民身亡,但只字不提以色列的反击也导致大量巴勒斯坦平民身亡,只字不提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长达几十年的领土侵占,只字不提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的长期迫害。
这种完全站在西方阵营的立场,我认为是有问题的。
以色列从建国以来,一直大力鼓励海外犹太人回国定居,然后通过不断侵占巴勒斯坦人们的土地,去新建定居点。
现在犹太人的定居点,都把巴勒斯坦人的村庄给围了起来。
以色列就是采取这种,不断持续新建立定居点的蚕食方式,把巴勒斯坦人的家园,不断分割,包围。
失去家园的巴勒斯坦人,要么就是流离失所,要么就是在自己土地上,沦为以色列的二等公民。
在以色列长期对巴勒斯坦这种侵占态度下,巴勒斯坦人民自然对以色列的仇恨越来越深,才会有哈马斯这样比较极端的组织出现。
美国是基于自身政治、地缘、利益和宗教需要,所以对以色列是不遗余力支持,是拉偏架,是只在乎以色列利益,完全无视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
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的立场,而不是去附和美国,显然在这件事情上,以色列和美国,并没有站在正义的立场,他们首先是加害者,被反击之后,才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
这其实也是美国的惯用舆论套路,明明美国到处侵略其他国家,制造大量战争,让无数人流离失所。
但在美国把持的国际舆论里,美国往往把自己塑造成恐怖袭击的受害者,但这些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跟美国过去几十年不断扰乱中东,也有关系。
还是那句话,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在战争中丧生的平民自然值得同情,但美国和以色列在国家层面的加害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并不值得同情。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只需要站在我们自己国家立场上就行了。
巴以问题可以说是地球上最难调解的问题之一,而且巴以问题在中东牵涉范围非常广泛,过去几十年,5次中东战争都是围绕着巴以冲突展开扩大的。
已经持续几十年的巴以冲突,充满着血腥和灾难,但由于以色列一直以来不断对巴勒斯坦的领土进行侵蚀占领,导致这场漫长的冲突看不到尽头,仇恨已经成为在巴勒斯坦土地上扎根。
对巴勒斯坦人民来说,失去的已经太多太多了,而且以色列是完全不给他们活路,这种情况下,要想和平解决巴以冲突,确实太难了。
这次巴以冲突的规模,比起2021年那次要大很多,对国际局势的影响也很深远,会加速国际局势的重大转变。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