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身陷“美元陷阱”的思考
中国政府所持的美国国债是美国政府国欠中国的钱吗?
一部分是,另一部分不是。中国对外贸易所获得的真正逆差如果购买了美国国债,这部分是美国政府欠中国政府的债,而中国政府用热钱所购买的美国国债,从表面看是美国欠中国的债务,但只要美国让潜伏在中国的已经获得巨大收益的热钱重新兑换成美元汇回国内,中国反而要支付更多的美元,如果在加上人民币升值所获得的好处,实际上这是中国政府欠了美国的钱。例如,如果潜伏在中国的热钱有5000亿美元,它在中国的股市、楼市获利100%,则由当初的34000亿元人民币变为68000亿元人民币,如果人民币不升值,则可以兑换10000亿美元,如果人民币升值20%,则可以兑换成12000亿美元,如果用这笔钱还债,则还清美国政府8000亿美元,中国还要向美国支付4000亿美元。究竟谁欠谁的债?美国所可以印刷9300亿美元,只要不在美国国内发行,就不会对美国造成通货膨胀的危险,而由于这笔钱汇入中国,由中国人民银行收购,中国人民银行必须支付63240亿人民币给热钱持有者。目前我国外汇余额24000亿美元,预计到年底将达到28000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将累计发行19.04万亿元人民币来兑付这些美元,而我国2009年居民存款总额为22.5万亿元,不可能全部用于支付这些天文数字的人民币,印钞成为了唯一的选择。过多的人民币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成为国内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美国要求中国的人民币升值?
按照目前的政策,如果美国人印刷5000亿美元,然后通过各种渠道乔装打扮一番,作为外资来“帮助”中国搞建设,那么中国政府会为自己成功的吸引外资而欣喜若狂的,,央行也会高兴地按照1比6.8的汇率把5000亿美元兑换成34000亿人民币交给外商,让他们到中国的股市、楼市帮助中国“建设”,如果他们用中国央行提供的34000亿人民币在楼市、股市又获取了17000亿元人民币,找到央行要求兑换,如果汇率不变,这样美国人手中的51000亿人民币就可以兑换成7500亿美元,可是美国人贪得无厌,他想用手中的51000亿人民币换得更多的美元,于是要求人民币升值20%,这样他们就可以多换回7500亿美元的20%,即1500亿美元。
外汇激增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是内需不足。当前国内消费低迷,消费只占到GDP的35%,一方面,劳动酬太低,人民无钱消费;另一方面,即使收入略高的劳动者,也面临着新三座大山的压迫或预期压迫,所谓预期压迫,是指可以预料到即将到来的压迫。例如,一个30岁的年轻人,可能子女尚小,暂时没有体会到教育产业化的压迫,也可能身体健康,暂时没有体会到医疗市场化的压迫,但他是他真切的感受到的预期的压迫,如果现在不攒钱,十年后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将没有着落,20年后自己有病将无法得到治疗。所以除了占总人口0.4%的富裕阶层,几乎所有的国民都在攒钱,内需如何拉动?内需不足,只好开拓海外市场,产品大量出口海外,是我国外汇激增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是国外热钱的涌入。热钱涌入的原因,一方面是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另一方面,是中国的楼市和股市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地方之一。据道, 2007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53万亿美元,2008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为1.95万亿美元,2009年底为亿美元,近两三年来在金融危机的的背景下外汇余额的急剧增长是极不正常的,如2008年比2007年尽增4200亿美元,而2008年我国贸易顺差仅2800亿美元,有1400亿美元不能说明;2009年比上年增长4493亿美元,而2009年贸易顺差仅1960.7亿美元,有2532.3亿美元无法说明。唯一的解释是,热钱已经到了涌入中国,尤其值得警惕的是,2009年涌入的热钱是贸易顺差的1.29倍,这只是看得见的部分,实际涌入中国的热钱,据专家估计,目前已高达9300亿美元,这些热钱涌入中国之后,按照当时的汇率已经兑换成人民币,然后进入股市、楼市和其他一切赚钱的领域兴风作浪,08年股灾中,股指从6000点跌入2000点,25万亿人民币,按照物质不灭的原理,这些钱只是从散户手中转移到了机构手中,其中很大部分被美国人获得。
中国怎样才能摆脱目前外汇太多的困境?
首先,要加快搬掉压在人民头上的新三座大山。对三座大山,要分期分批的逐步解决。解决教育产业化问题,可以先从降低学费入手,例如国家可以宣布,今后每年,降低高等教育学费的10%,连续降低八年,最终使学费在1000元以内。这个是国家完全能够承担的,目前全国大学生总数为2000多万,以平均每人每年学费5000元计算,全部学费约1000亿元,每年降低10%,约为100亿元,这对于每年财政收入70000亿,三公消费8000亿的政府来说,是九牛一毫,因此,这不是能不能够,而是愿不愿意的问题。同样,住房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只要政府想解决,的毛泽东时代已经成功解决的问题,已经大大富裕起来的改革时代一定可以解决。只要人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谁愿意当苦行僧,谁不愿意消费呢!
其次,要改变目前的外汇政策,对于国外热钱和国内企业所创造的外汇,不能无条件的全部收购,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外汇短缺的中国,既然放在手里不得不去购买两房债券和美国国债,然后不断被“次贷”、被缩水,不如不要大量收购这些美元,只需维持基本的需要就可以了,我认为,只要持有3000亿美元即可。央行只需要购买企业创汇所得的美元的20%,其余的由企业自行持有,至于他持有的美元能否从美国买到东西,责任自负,国家无需提供担保。而目前的情况,有点像古代两个人进行商品交换,甲给了乙一只羊,是因为看中了乙手中的一头猪,假如乙手中什么也没有,甲是否还愿意送给乙一只羊,是值得怀疑的,这时候,如果丙一心想促成甲乙两人的交易,把自己的一头牛送给甲,自己愿意做乙的债主,甲想反正吃猪肉和牛肉也没有太大区别,就同意了。甲就是中国的出口商,乙是美国,丙就是中国的央行。出口商、美国和央行各得其所,出口商得到了人民币,美国人实现了空手套白狼,央行得到了买不到东西的美元。央行通过向出口商购买美元,并完成了风险由出口商向央行的转移,然后,把购买的美元交给国家外汇管理局,买入美国国债成为债主,对内,则通过印钞成功的把风险转移到国民头上,国民手中的财富被稀释,这就是近年来物价越来越高的原因。如果将来美国人还钱,这些美元成为央行的财富,如果美国不还钱,央行也没有什么损失,反正风险早已转嫁出去了。所以,央行没有理由不去购买美元,不然,他就成不了债主。所以,当务之急是让央行停止担任担保人的角色,让出口商持有美元,风险由出口商承担,而不是由央行承担这个风险,因为央行事实上是没有能力承担风险的,但是它通过印钞而成功的使全体国民成为风险的承担者。因此,改变目前的外汇政策,不仅可以减少国内的通货膨胀,减轻国民的生活压力,还可以减少热钱的规模,例如,如果今后热钱要达到今天的规模,就必须由5倍于今天的美元来向央行兑换,这更容易暴露,从而有被没收的风险,因为热钱目前在中国是不合法的。
有人担心,藏汇于民会不会引起美元贬值而人民币升值,从而引起国家目前的2。4万亿的外汇缩水?不必担心,央行买入的外汇要按照固定的汇率购买,美国人还钱也必须按照这个汇率,至于民间汇率,不必干涉,如果美国人不欠我国钱,人民币升值完全是好事,我们原先8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以后只要4亿条了,对谁有利?如果中国现在抛售完了美国国债,我们再让人民币升值,美国人恐怕又要叫嚷让人民币贬值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