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油价的冲击—资本主义世界的混乱
油价的冲击—资本主义世界的混乱
油价成了资本主义金融的大赌局
林•威尔奇(Lynn Walsh),英格兰及威尔士社会主义党周《社会主义者》
我们已经被能源价格海啸般的上涨所震惊。由原油市场如潮水般泛滥的投机活动所形成的巨大泡沫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将不可避免的破裂。记录在案的能源价格揭示了迈向通货膨胀的残酷转折,抬高了各地工人的生活成本。高昂的燃料价格正在把美国、英国以及其它经济体推向严重的经济衰退的边缘。
为什么一飞冲天的油价有如此严重的影响力?在汹涌的价格背后隐藏着什么?昂贵的石油和投机活动对世界经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原油价格近期狂涨到了创记录的139.12美元每桶(42美制加仑/159升)的峰值。而在2006年底,油价是60美元每桶,2007年底也不过是90美元每桶。从今年年初开始,价格从100美元每桶左右一路飙升到了现在的水平。
这导致了在大不列颠、欧洲以及美国,汽油尤其是柴油价格的狂涨。昂贵的柴油燃料引起了卡车司机、渔民和农民的封锁行动。航空公司也开始收取附加费并削减了他们的航班。在大不列颠、美国以及其它任何地方,家用燃气、电力、取暖费用也同样一路上涨。
此外,居高不下的能源成本也是世界范围内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增加的化肥、包装、运输的成本直接影响到了市场和商店之中。同时,将农产品转化为生物燃料的行为(主要是为了应对高昂的油价)也是导致象谷物和食用油这样一些基本食品供应短缺的原因,并抬高了它们的价格。在许多国家发生的食品骚乱正是这种日益增长的困难、饥荒、贫穷状况的征兆。
很明显,花费在购买能源和食品上的钱是必须的支出而不能够用于其它的商品和服务。因此生活标准必然下降,随之而来的是(非燃料和食品的)消费支出的削减从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同时伴随着由次贷危机带来的严重的信用问题。总之,油价的疯涨极有可能使世界经济加速滑向痛苦的下降轨道。
谁应该受到谴责?
石油价格突然暴涨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一些人,象戈登•布朗,把责任归咎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有12个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过去执行的限产提价措施。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则走得更远,他在上周日号召G8成员国使用“火焰喷灯”来迫使OPEC提高产量。
另一些人责备大石油公司。五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谢弗隆-德士古 ,康菲石油公司,BP和壳牌公司)控制着石油产品的精炼和分配。
但是近来,指责主要指向投机倒把者,即那些活跃在纽约、芝加哥和伦敦的商品交易所里进行赌博的人。他们企图从油价、矿石和食品的上涨中获利。事实到底怎样呢?
在1973年(作为对阿以战争的反应)和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OPEC生产者强制实行石油禁运,这导致油价在1973年翻了两番,在1979年也翻了一倍。这两次,油价都震动了世界并触发了世界经济危机。
近来,随着原油价格的一路暴涨,OPEC生产者无疑从石油收入中获取了巨大的利润,但非OPEC成员国俄罗斯也是这样。但是看起来他们不大可能限制产量(不管怎样,OPEC现在只担负世界石油生产量的40%)。事实上,他们可能正在尽最大可能的提高产量。
石油输出国是很欢迎油价的上涨的,他们可以以此弥补由于美元(石油的主要交易货币)的急剧贬值所造成的损失。事实上,在1979年由于通货膨胀的调整期所达到的39.5美元的峰值只是在今年(07年)五月才达到。但是战略家们现在已经预感到过分高昂的油价有可能引起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对石油需求的下降,从而使他们的石油收入产生灾难性的损失。他们把责任归咎于投机者。石油巨头们同样把责任归咎于投机者。但是,这些赚取着巨额利润的公司自己也并非无可指责。正如同生产者总是尽力扩大自己的收益,他们总是熟练的利用求大于供的市场状况来最大化从石油产品的开采、精炼和销售中所获得的利润。比如,在从1999年到2006年的油价下跌时期,美国石油精炼厂的利润就从每加仑汽油22.8%提高到了53.5%。今天,他们的利润毫无疑问更高。
同时石油巨头们极不情愿投资于大的勘探项目或者扩大精炼的产能,因为他们害怕这会导致在随后的数年里引发油价下跌,经济发展减慢。从2005年至今,石油巨头们向他们的股东们支付的红利就高达1700亿美元,而不是把这些钱用于提高产能或者用于可再生能源生产。
不过,在目前的情况下,油价暴涨的主要原因似乎还是由于大的金融投机商操纵油品市场所致。石油,这种对于社会机能的正常运转绝对是必不可少的产品的价格,正在由资本主义金融的大赌场所决定。
作为金融资产的石油
随着利率的下降(这是央行对信贷危机产生的影响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大的投机商比如封闭式基金,投资银行以及养老基金开始转向商品交易市场以寻求更大的回。由于低利率降低了从其它金融资产中所获得的回,因此期货市场上原油以及其它商品价格的上升就提供了大的收益前景。
期货就是指用一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时间后的原油或者其它货物商品。通常,它是由交易这些自然商品的人使用的(一种贸易方式)——如生产者、商人、流通运输者等——以平抑价格的波动并控制他们的现金流动。
另一方面,投机商,则把这些商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他们购买期货,是希望到期时货物的价格会比他们在期货合同中所支付的价格更高,从而可以转卖以获利。即使价格变化很小,投机商也可以通过大额的交易而赚取大量利润。
流向主要的商品的资本,在2003年是130亿美元,而今天是2600亿美元。毫无疑问,封闭式基金(不受约束的,巨富投机者的私人俱乐部)和投资银行卷入其中,使用大量的贷款投机于期货和其它复杂的金融工具中,比如期权和交换。
此外,他们还可以只支付相当于合同价格7%的保证金方式来获得期货。但是,商品市场上最大的投机者如今是大的养老基金。他们一直在对叫做“指数基金”的东西投资,成群结队的大投机商自动的购买期货,因为他们的项目收益超过了开放或封闭式(基金)的平均指数。
这种与大投资银行(他们从交易费中迅速获得巨额财富)的紧密合作,使养老基金发现了可以使他们在期货市场上避开严格的管制从事投机活动的漏洞。
在2000年,美国政府作为对能源生产商(如安然公司)游说的回,放松了对期货市场投资的限制。从那以后,交易量有了翻六番的巨大增长。“在过去的五年里,投机商已经成为期货交易市场上的这样一种力量,即他们对于石油合同的胃口就和中国同一时期不断增长的需求一样大。一位封闭式基金的经理上周在法庭上作证时如是说。”(《华盛顿邮》,2008年6月6日)。
养老基金的赌博
乔治•索罗斯,这个通过投机于世界货币市场而获取了个人的巨额财富的人,警告说养老基金的指数交易正在加速价格上涨,形成危险的石油以及其它商品市场的泡沫。当然了,养老基金的经理们对此强烈否认。
一位加利福尼亚公务员退休金计划部门的发言人就拒绝承认他们的期货投资对市场有任何重大影响。“价格的变化遵循基本的供需关系的变化。”(《金融时》,2008年6月4号)。他们的理由是他们的投资只不过是在追随由于需求增加,供应短缺所造成的油价上涨而已。
投机者的谎言被政治领袖们公开支持。戈登•布朗以及美国财政部部长保尔森把责任归咎于“供需失衡”。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一个昏昏欲睡的监管者——声称“基础广泛的操纵力量并没有在抬高商品的期货价格。”(《金融时》,2008年5月29号)。
事实真相到底如何?毫无疑问,由于近些年来明显的趋势,油价被供需关系的因素所推高。世界经济自2003年以来的强劲增长(平均每年5%),以及中国和印度尤其迅猛的增长(每年超过10%)毫无疑问的产生了对石油的强烈需求。
同时,供应由于一系列问题而受到制约。从全球范围来看,原油产量的增长要快于新的储量的发现和开发。一些专家坚持认为“石油巅峰”已经达到,从今以后,储量将不可避免的下降。
无论如何,近来发现的油田大都由于它们的地理位置(北极地区、深海等等)或者质量的低下(比如高含硫,这需要很高代价的精炼)而使得开发、运输成本高昂。
地缘政治的因素同样引发并抬高了石油市场的价格。由于英美帝国主义对伊拉克的侵略—以控制这一地区的油田并获得廉价石油为目的—而造成中东地区的混乱毫无疑问地推高了油价。
供应的中断,比如在伊拉克与尼日利亚,飓风对墨西哥湾的冲击,以及对于供应众多的担心(比如对美国攻打伊朗的担忧)都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另外,美元—用于石油交易的通用货币—的贬值,也导致了生产者相对于坚挺的欧元不得不提高美元价格以维持他们的石油收入不致减少。
投机促使价格上扬
但是这些供需关系矛盾的力量真的足以解释近来原油价格暴涨的原因吗?供需矛盾对油价的影响只是从2006年底的每桶60美元开始暴涨的。最近并没有什么大的供应短缺问题,再者,需求,也随着美国以及欧洲其它一些经济体的经济衰退的原因而开始下降。“在过去的两年半中,消费一直在减少。”(《经济学家》,2008年5月29日)。通常,在这种条件下,油价会自然下跌,然而事实上却在暴涨—这其中投机的因素再明显不过了。
油价爆炸性增长的真实原因最近被华尔街的资深石油分析家在对美国国会调查石油市场所做的证词中被揭示了出来。奥本海默基金公司的Fadel Gheit告诉国会:“我认为目前的油价虚高了100%,我不认为供需关系的基础可以支持目前的高昂原油价格,我相信这一切都是由于过度的投机行为所致。”(《华尔街日》,2008年2月20日)。
Gheit还证明“在供需关系以及石油价格之间几乎毫无联系”,石油公司可以非常容易的以每桶15到20美元的开采成本获得原油。从历史上来看,原油价格通常三倍于开采价格。因此正常的石油销售价格应该在每桶45美元左右。“任何超过45美元每桶的价格都是虚高。”
在接受《外交政策》杂志采访时( ,2007年11月),Gheit说:“我确实认为主要的投资银行以及大批的高风险金融玩家在控制着石油市场,尤其是在最近的六个月里。。。金融家获取成百上千亿美元的利润的同时正在破坏全球经济增长。同样的泡沫也正在房地产和高科技板块中发生,这些(威胁)都将会萦绕着我们。”
泡沫何时破裂
索罗斯已经警告了石油泡沫终将不可避免的破裂。他说,今日的过度投机,非常像1987年股灾前的情况。“如果势头有变,养老基金以及其它机构都开始一起为自己寻找出路,就象他们在1987年所做的那样,那么危机就会发生。”事实上,投机资本向能源类公司的流动,人为的抬高了主要股票交易市场的股价。毫无疑问,这些公司的掉价将会引发一场大灾难。
2006年,Amaranth Advisors对冲基金因投资石油和天然气而损失六十亿美元的大灾难,正是对将会发生的事情的一个警告。一位金融分析家警告说,如果未来,能源大幅跌价,他们就会都急于离场,就象“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钻进一扇旋转门,走向错误的方向。”(Peter Beutel, 《市场观察》,5月30日)
汽油和柴油飞涨的价格已经严重恶化了美国经济由于信贷危机所引发的下降趋势。美国政府刚刚推出的减税1500亿美元的政策的效果也被不断增长的能源价格所抵消。美国经济在减速,同时,也在拖着欧洲、日本以及其它所有国家和地区一起下滑。
1973年和1979年OPEC的提价行动曾经严重的冲击了世界经济。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这致命的一拳对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的影响力正逐渐显现出来,并且即将达到高潮。
标志就是油价正在迅速的接近它的“崩溃点”或者说“消灭需求点”。油价是如此之高以至于石油需求将不得不下降。在美国,这种情况已经在发生。结果,油价就将不可避免的下跌,也许在某一点会非常迅速的跌下来。
混乱还是有条不紊?
“由于价格已经被大量的投机热钱给哄抬了起来,…跌落就必然会极为戏剧性的。”一位德国商业银行的经济学家这样说。(《金融时,2008年5月28日)。但是使价格回到较低的水平上的努力,对于阻止经济衰退来说,显得太迟了。而且,低价—会导致石油收入减少—会给许多石油生产国带来一系列经济和政治危机。
如今,在长达八年的不受限制的商品市场投机活动猖獗之后,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在国会的重压之下,宣布他们将与英国金融服务局一起开展联合调查。
人们提出了更加透明和更加严厉的控制的要求。政治领导人们也被抗议燃料涨价的活动所震慑,而制造业更是大声抗议他们的利润已经被高昂的原材料价格榨干。
也许一些过度投机的贪婪活动将会得到遏制。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规章从来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
投机商总能找到逃避监管措施的新方法,尤其是在全球化的金融市场上。任何情况下,新的管理措施都会显得太迟。这个泡沫已经接近了爆炸的时刻,在新的措施实行以前,可怕的灾难就会发生。
在商品市场上狂热的投机商们,象次贷危机一样,从资本主义的紊乱中产生;石油巨头和金融寡头们为了分得最大的利润而展开疯狂的竞争。
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平衡地获取并提供必不可少的能源,食品和原材料以满足全社会的需要。他们永远也不会做出足够的努力来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以及防止全球变暖。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和大公司仅仅只采取了象征性的措施来发展安全、可再生的替代能源。
接管石油巨头企业
天价一般的能源价格是世界各地劳动人民的灾难。商品市场的混乱呼吁着体制的变革,我们需要一个社会主义的方式,包括:
• 对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实行国有化(给可以证明的最低限度的补偿金),在工人民主
化控制和管理下,把能源工业作为一项公共事业来运行;
• 按照劳动者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规划能源的开发和流通;
• 同样以类似的方式将电力、供气和供水部门(目前为止最大的五个垄断经营部门)
收归国有;
• 在其它国家也诉诸于工人运动,以相同的纲领为实现能源国际发展计划的目标而奋
斗;
• 对研究和发展安全、可再生的替代能源投入巨大的资源支持。
相关文章 二氧化碳战争梅新育:限制战略资源出口是一国基本权利王中宇:“发展”VS“生存”—由山地问题引发的思考黑非洲的悲剧之尼日利亚——《能源战争》节选出租国心理——《能源战争》节选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与国土中国资源市场化的结局:“稀土帝国”被外国掏空恩道尔:中美在非洲的石油冷战--达尔富尔?傻瓜,这是石油…文佳筠:不可能的美国梦恩道尔:今天60%的石油价格是市场投机的结果王中宇:“生态文明”的由来与前景江涌:石油价值异化暴露国际秩序危机
油价成了资本主义金融的大赌局
林•威尔奇(Lynn Walsh),英格兰及威尔士社会主义党周《社会主义者》
我们已经被能源价格海啸般的上涨所震惊。由原油市场如潮水般泛滥的投机活动所形成的巨大泡沫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将不可避免的破裂。记录在案的能源价格揭示了迈向通货膨胀的残酷转折,抬高了各地工人的生活成本。高昂的燃料价格正在把美国、英国以及其它经济体推向严重的经济衰退的边缘。
为什么一飞冲天的油价有如此严重的影响力?在汹涌的价格背后隐藏着什么?昂贵的石油和投机活动对世界经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原油价格近期狂涨到了创记录的139.12美元每桶(42美制加仑/159升)的峰值。而在2006年底,油价是60美元每桶,2007年底也不过是90美元每桶。从今年年初开始,价格从100美元每桶左右一路飙升到了现在的水平。
这导致了在大不列颠、欧洲以及美国,汽油尤其是柴油价格的狂涨。昂贵的柴油燃料引起了卡车司机、渔民和农民的封锁行动。航空公司也开始收取附加费并削减了他们的航班。在大不列颠、美国以及其它任何地方,家用燃气、电力、取暖费用也同样一路上涨。
此外,居高不下的能源成本也是世界范围内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增加的化肥、包装、运输的成本直接影响到了市场和商店之中。同时,将农产品转化为生物燃料的行为(主要是为了应对高昂的油价)也是导致象谷物和食用油这样一些基本食品供应短缺的原因,并抬高了它们的价格。在许多国家发生的食品骚乱正是这种日益增长的困难、饥荒、贫穷状况的征兆。
很明显,花费在购买能源和食品上的钱是必须的支出而不能够用于其它的商品和服务。因此生活标准必然下降,随之而来的是(非燃料和食品的)消费支出的削减从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同时伴随着由次贷危机带来的严重的信用问题。总之,油价的疯涨极有可能使世界经济加速滑向痛苦的下降轨道。
谁应该受到谴责?
石油价格突然暴涨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一些人,象戈登•布朗,把责任归咎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有12个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过去执行的限产提价措施。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则走得更远,他在上周日号召G8成员国使用“火焰喷灯”来迫使OPEC提高产量。
另一些人责备大石油公司。五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谢弗隆-德士古 ,康菲石油公司,BP和壳牌公司)控制着石油产品的精炼和分配。
但是近来,指责主要指向投机倒把者,即那些活跃在纽约、芝加哥和伦敦的商品交易所里进行赌博的人。他们企图从油价、矿石和食品的上涨中获利。事实到底怎样呢?
在1973年(作为对阿以战争的反应)和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OPEC生产者强制实行石油禁运,这导致油价在1973年翻了两番,在1979年也翻了一倍。这两次,油价都震动了世界并触发了世界经济危机。
近来,随着原油价格的一路暴涨,OPEC生产者无疑从石油收入中获取了巨大的利润,但非OPEC成员国俄罗斯也是这样。但是看起来他们不大可能限制产量(不管怎样,OPEC现在只担负世界石油生产量的40%)。事实上,他们可能正在尽最大可能的提高产量。
石油输出国是很欢迎油价的上涨的,他们可以以此弥补由于美元(石油的主要交易货币)的急剧贬值所造成的损失。事实上,在1979年由于通货膨胀的调整期所达到的39.5美元的峰值只是在今年(07年)五月才达到。但是战略家们现在已经预感到过分高昂的油价有可能引起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对石油需求的下降,从而使他们的石油收入产生灾难性的损失。他们把责任归咎于投机者。石油巨头们同样把责任归咎于投机者。但是,这些赚取着巨额利润的公司自己也并非无可指责。正如同生产者总是尽力扩大自己的收益,他们总是熟练的利用求大于供的市场状况来最大化从石油产品的开采、精炼和销售中所获得的利润。比如,在从1999年到2006年的油价下跌时期,美国石油精炼厂的利润就从每加仑汽油22.8%提高到了53.5%。今天,他们的利润毫无疑问更高。
同时石油巨头们极不情愿投资于大的勘探项目或者扩大精炼的产能,因为他们害怕这会导致在随后的数年里引发油价下跌,经济发展减慢。从2005年至今,石油巨头们向他们的股东们支付的红利就高达1700亿美元,而不是把这些钱用于提高产能或者用于可再生能源生产。
不过,在目前的情况下,油价暴涨的主要原因似乎还是由于大的金融投机商操纵油品市场所致。石油,这种对于社会机能的正常运转绝对是必不可少的产品的价格,正在由资本主义金融的大赌场所决定。
作为金融资产的石油
随着利率的下降(这是央行对信贷危机产生的影响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大的投机商比如封闭式基金,投资银行以及养老基金开始转向商品交易市场以寻求更大的回。由于低利率降低了从其它金融资产中所获得的回,因此期货市场上原油以及其它商品价格的上升就提供了大的收益前景。
期货就是指用一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时间后的原油或者其它货物商品。通常,它是由交易这些自然商品的人使用的(一种贸易方式)——如生产者、商人、流通运输者等——以平抑价格的波动并控制他们的现金流动。
另一方面,投机商,则把这些商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他们购买期货,是希望到期时货物的价格会比他们在期货合同中所支付的价格更高,从而可以转卖以获利。即使价格变化很小,投机商也可以通过大额的交易而赚取大量利润。
流向主要的商品的资本,在2003年是130亿美元,而今天是2600亿美元。毫无疑问,封闭式基金(不受约束的,巨富投机者的私人俱乐部)和投资银行卷入其中,使用大量的贷款投机于期货和其它复杂的金融工具中,比如期权和交换。
此外,他们还可以只支付相当于合同价格7%的保证金方式来获得期货。但是,商品市场上最大的投机者如今是大的养老基金。他们一直在对叫做“指数基金”的东西投资,成群结队的大投机商自动的购买期货,因为他们的项目收益超过了开放或封闭式(基金)的平均指数。
这种与大投资银行(他们从交易费中迅速获得巨额财富)的紧密合作,使养老基金发现了可以使他们在期货市场上避开严格的管制从事投机活动的漏洞。
在2000年,美国政府作为对能源生产商(如安然公司)游说的回,放松了对期货市场投资的限制。从那以后,交易量有了翻六番的巨大增长。“在过去的五年里,投机商已经成为期货交易市场上的这样一种力量,即他们对于石油合同的胃口就和中国同一时期不断增长的需求一样大。一位封闭式基金的经理上周在法庭上作证时如是说。”(《华盛顿邮》,2008年6月6日)。
养老基金的赌博
乔治•索罗斯,这个通过投机于世界货币市场而获取了个人的巨额财富的人,警告说养老基金的指数交易正在加速价格上涨,形成危险的石油以及其它商品市场的泡沫。当然了,养老基金的经理们对此强烈否认。
一位加利福尼亚公务员退休金计划部门的发言人就拒绝承认他们的期货投资对市场有任何重大影响。“价格的变化遵循基本的供需关系的变化。”(《金融时》,2008年6月4号)。他们的理由是他们的投资只不过是在追随由于需求增加,供应短缺所造成的油价上涨而已。
投机者的谎言被政治领袖们公开支持。戈登•布朗以及美国财政部部长保尔森把责任归咎于“供需失衡”。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一个昏昏欲睡的监管者——声称“基础广泛的操纵力量并没有在抬高商品的期货价格。”(《金融时》,2008年5月29号)。
事实真相到底如何?毫无疑问,由于近些年来明显的趋势,油价被供需关系的因素所推高。世界经济自2003年以来的强劲增长(平均每年5%),以及中国和印度尤其迅猛的增长(每年超过10%)毫无疑问的产生了对石油的强烈需求。
同时,供应由于一系列问题而受到制约。从全球范围来看,原油产量的增长要快于新的储量的发现和开发。一些专家坚持认为“石油巅峰”已经达到,从今以后,储量将不可避免的下降。
无论如何,近来发现的油田大都由于它们的地理位置(北极地区、深海等等)或者质量的低下(比如高含硫,这需要很高代价的精炼)而使得开发、运输成本高昂。
地缘政治的因素同样引发并抬高了石油市场的价格。由于英美帝国主义对伊拉克的侵略—以控制这一地区的油田并获得廉价石油为目的—而造成中东地区的混乱毫无疑问地推高了油价。
供应的中断,比如在伊拉克与尼日利亚,飓风对墨西哥湾的冲击,以及对于供应众多的担心(比如对美国攻打伊朗的担忧)都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另外,美元—用于石油交易的通用货币—的贬值,也导致了生产者相对于坚挺的欧元不得不提高美元价格以维持他们的石油收入不致减少。
投机促使价格上扬
但是这些供需关系矛盾的力量真的足以解释近来原油价格暴涨的原因吗?供需矛盾对油价的影响只是从2006年底的每桶60美元开始暴涨的。最近并没有什么大的供应短缺问题,再者,需求,也随着美国以及欧洲其它一些经济体的经济衰退的原因而开始下降。“在过去的两年半中,消费一直在减少。”(《经济学家》,2008年5月29日)。通常,在这种条件下,油价会自然下跌,然而事实上却在暴涨—这其中投机的因素再明显不过了。
油价爆炸性增长的真实原因最近被华尔街的资深石油分析家在对美国国会调查石油市场所做的证词中被揭示了出来。奥本海默基金公司的Fadel Gheit告诉国会:“我认为目前的油价虚高了100%,我不认为供需关系的基础可以支持目前的高昂原油价格,我相信这一切都是由于过度的投机行为所致。”(《华尔街日》,2008年2月20日)。
Gheit还证明“在供需关系以及石油价格之间几乎毫无联系”,石油公司可以非常容易的以每桶15到20美元的开采成本获得原油。从历史上来看,原油价格通常三倍于开采价格。因此正常的石油销售价格应该在每桶45美元左右。“任何超过45美元每桶的价格都是虚高。”
在接受《外交政策》杂志采访时( ,2007年11月),Gheit说:“我确实认为主要的投资银行以及大批的高风险金融玩家在控制着石油市场,尤其是在最近的六个月里。。。金融家获取成百上千亿美元的利润的同时正在破坏全球经济增长。同样的泡沫也正在房地产和高科技板块中发生,这些(威胁)都将会萦绕着我们。”
泡沫何时破裂
索罗斯已经警告了石油泡沫终将不可避免的破裂。他说,今日的过度投机,非常像1987年股灾前的情况。“如果势头有变,养老基金以及其它机构都开始一起为自己寻找出路,就象他们在1987年所做的那样,那么危机就会发生。”事实上,投机资本向能源类公司的流动,人为的抬高了主要股票交易市场的股价。毫无疑问,这些公司的掉价将会引发一场大灾难。
2006年,Amaranth Advisors对冲基金因投资石油和天然气而损失六十亿美元的大灾难,正是对将会发生的事情的一个警告。一位金融分析家警告说,如果未来,能源大幅跌价,他们就会都急于离场,就象“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钻进一扇旋转门,走向错误的方向。”(Peter Beutel, 《市场观察》,5月30日)
汽油和柴油飞涨的价格已经严重恶化了美国经济由于信贷危机所引发的下降趋势。美国政府刚刚推出的减税1500亿美元的政策的效果也被不断增长的能源价格所抵消。美国经济在减速,同时,也在拖着欧洲、日本以及其它所有国家和地区一起下滑。
1973年和1979年OPEC的提价行动曾经严重的冲击了世界经济。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这致命的一拳对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的影响力正逐渐显现出来,并且即将达到高潮。
标志就是油价正在迅速的接近它的“崩溃点”或者说“消灭需求点”。油价是如此之高以至于石油需求将不得不下降。在美国,这种情况已经在发生。结果,油价就将不可避免的下跌,也许在某一点会非常迅速的跌下来。
混乱还是有条不紊?
“由于价格已经被大量的投机热钱给哄抬了起来,…跌落就必然会极为戏剧性的。”一位德国商业银行的经济学家这样说。(《金融时,2008年5月28日)。但是使价格回到较低的水平上的努力,对于阻止经济衰退来说,显得太迟了。而且,低价—会导致石油收入减少—会给许多石油生产国带来一系列经济和政治危机。
如今,在长达八年的不受限制的商品市场投机活动猖獗之后,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在国会的重压之下,宣布他们将与英国金融服务局一起开展联合调查。
人们提出了更加透明和更加严厉的控制的要求。政治领导人们也被抗议燃料涨价的活动所震慑,而制造业更是大声抗议他们的利润已经被高昂的原材料价格榨干。
也许一些过度投机的贪婪活动将会得到遏制。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规章从来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
投机商总能找到逃避监管措施的新方法,尤其是在全球化的金融市场上。任何情况下,新的管理措施都会显得太迟。这个泡沫已经接近了爆炸的时刻,在新的措施实行以前,可怕的灾难就会发生。
在商品市场上狂热的投机商们,象次贷危机一样,从资本主义的紊乱中产生;石油巨头和金融寡头们为了分得最大的利润而展开疯狂的竞争。
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平衡地获取并提供必不可少的能源,食品和原材料以满足全社会的需要。他们永远也不会做出足够的努力来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以及防止全球变暖。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和大公司仅仅只采取了象征性的措施来发展安全、可再生的替代能源。
接管石油巨头企业
天价一般的能源价格是世界各地劳动人民的灾难。商品市场的混乱呼吁着体制的变革,我们需要一个社会主义的方式,包括:
• 对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实行国有化(给可以证明的最低限度的补偿金),在工人民主
化控制和管理下,把能源工业作为一项公共事业来运行;
• 按照劳动者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规划能源的开发和流通;
• 同样以类似的方式将电力、供气和供水部门(目前为止最大的五个垄断经营部门)
收归国有;
• 在其它国家也诉诸于工人运动,以相同的纲领为实现能源国际发展计划的目标而奋
斗;
• 对研究和发展安全、可再生的替代能源投入巨大的资源支持。
相关文章 二氧化碳战争梅新育:限制战略资源出口是一国基本权利王中宇:“发展”VS“生存”—由山地问题引发的思考黑非洲的悲剧之尼日利亚——《能源战争》节选出租国心理——《能源战争》节选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与国土中国资源市场化的结局:“稀土帝国”被外国掏空恩道尔:中美在非洲的石油冷战--达尔富尔?傻瓜,这是石油…文佳筠:不可能的美国梦恩道尔:今天60%的石油价格是市场投机的结果王中宇:“生态文明”的由来与前景江涌:石油价值异化暴露国际秩序危机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