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毛主席诞辰117周年怀念领袖丰功伟绩王明富邹亮辉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纪念毛主席诞辰117周年 怀念领袖丰功伟绩
王明富邹亮辉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0年12月23日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 姚奕)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17周年,怀念领袖丰功伟绩,毛主席贴身警卫王明富、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馆长邹亮辉同志今天做客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王明富:毛主席60多岁还在背英语单词 带着湖南腔
王明富在访谈中讲述了生活中毛主席是如何勤奋读书学习的。王明富说,主席在长江游泳完上了小船后,卫士帮他把身上的水擦干,坐在那里休息。这个时候,毛主席就马上拿出英语读本背英语单词。在平时散步的时候,主席也背英语单词,有时候还带着湖南腔,大家悄悄地觉得好笑。但是,论学识他最高,论贡献他最大,60多岁了还这么孜孜不倦地学习,这种精神让大家很受感动。
王明富说,主席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读书的一生、刻苦求知的一生。他是轰轰烈烈天下事、日日夜夜一床书。手触之处皆有书。《资治通鉴》读了十七遍,《红楼梦》读了五遍。主席床上的书虽然乱,但千万不要给他整,他自己的哪篇文章做了什么记号,可能什么时候想到又去读了。
卫王明富回忆第一次见主席、第一次聊天
王明富在访谈中介绍,自己1955年从上海当兵,在华东军大学了一年,被分到苏南军区。后来,又调到南京公安总队保卫科。有一次科长找他谈话,说组织上想调他到北京做保卫毛主席的工作,征求他的意见。王明富听了以后,感到很高兴,也很震惊,马上表示同意。
王明富还回忆了第一次见到毛主席的情景。他说,调到毛主席身边以后,也经过一些学习才上岗。自己当兵五年没有站过岗,头一次站岗,就是在毛主席门口的菊香书屋。第二天,毛主席出来开会,就是自己给他开的门。
王明富说,“毛主席头一次见到我,凝视了我好一会儿。我们那时候有一个要求,首长出来、进去,一般都不要敬礼,行注目礼就行。头一次以后,自己心里很高兴,因为见到毛主席了。自己就暗暗地下了决心,一定要把保卫毛主席这个光荣任务好好地完成。”
后来,王明富随同毛主席去杭州,有了第一次跟主席聊天的机会。那一天,毛主席穿着便装出来散步,跟他打招呼,还亲切询问了他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王明富答是江苏丹阳的。毛主席说,听说你们丹阳有一个丹阳湖。王明富从来没有听到有一个丹阳湖,便说没有。毛主席没有再跟他争论,继续去散步了。王明富说,后来自己才知道,确实有这样一个地方。通过这件事,自己感到毛主席的知识很渊博,我们要好好地当学生,好好学习。
邹亮辉:从瑞金开始"毛主席"这个称呼人们喊了80年
邹亮辉谈到,瑞金素有“红色故都”之称。1931年11月7日,我党在瑞金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大会庄严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在组织机构上设立了劳动部、财政部、土地部、司法部、军事部等9个部和1个局。1934年,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又增加了两个部,粮食部和国民经济部。同时还设有其他机构,如那通讯社、国家银行、邮政局,整体结构很健全。
邹亮辉表示,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作为一个国家形态,培养了一大批共和国元勋。从瑞金走出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44位,十大元帅中有九位,十大将军中有七位,少将以上有600多人。瑞金在那个伟大革命时间,确实无愧于“共和国摇篮”之称。
邹亮辉指出,毛泽东是在1931年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即中央政府成立时,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执行委员会的主席。而在此之前毛泽东一直被称为“毛委员”、“毛总政委”、“毛党代表”。从瑞金开始,老百姓开始喊他为“毛主席”,这个“毛主席”之后一直叫到了北京。明年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80周年,“毛主席”这个称呼人们喊了80年。
邹亮辉::当年毛主席亲自为村民挖井
邹亮辉讲述了毛主席在瑞金的故事。小学课本里面有一篇《吃水不忘挖井人》,讲的就是当年毛主席在瑞金挖井的故事。毛主席1934年时搬到瑞金的沙洲坝,住在一个村子里面,门口有很大的樟树。有一天他在樟树底下看书,正好有一个老表挑了一担水从他的旁边走过。主席和他打招呼,突然发现他的桶里面的水很脏很混浊。毛主席就问:“老叔,你这个水是从哪挑的?挑来干什么用的?”对方回答说这个水是挑来吃的。
那个时候,村民用干净的水,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挑。当地有一句民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无雨土开岔,有女莫嫁沙洲坝”。主席听了以后,感到心里很沉重。老百姓都吃这样的水,对身体健康有危害。
第二天一早,毛主席就找到了乡里面的干部,提出在村子里面打一口井。干部说,听说沙洲坝是一条旱洲,打不出水来。毛主席说,这是迷信的说法,哪有打不出水来。打井和挖沙坑一样的,找准了位置,水就能出来。
后来,毛主席叫了警卫到村子去转,选了一个地方,就开始挖起来。村里面的老表和红军战士,听说主席要给大家挖井,非常高兴,就一起来参与。没两天时间就把这个井打出来了,大概直径一米二,深度有五米多。主席为了让这个水更清澈,自己亲自下到井底下,铺沙石卵,埋上木炭,把水过滤一次。那水非常甘甜和清洁。后来沙洲坝老百姓就喝上井水了。
邹亮辉说,主席不忘老区人民,1956年派了中央慰问团来瑞金慰问,当时沙洲坝人为了迎接老区慰问团的到来,就把红井稍微做了修整,在边上立了一块木牌“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最后把这个故事收到小学课本里的,感动了一代一代人。
邹亮辉:毛主席在瑞金帮谢大娘“开天窗” 为老百姓办实事
邹亮辉说,1931年,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前,毛主席住进了叶坪谢大娘的家里。谢大娘非常热情,把楼上的房子让出来给主席住,自己住到下面的一个房间里面。有一次主席到下面去调查研究,回来以后,路过谢大娘门口,发现她在门口纳鞋底。就问谢大娘,天气这么冷,你怎么在门口纳鞋底呢?谢大娘说,外面光线亮一些,在房间里面看不到。
主席感到很纳闷,到屋里面一看发现房间太黑。虽然谢大娘开了一个窗户,但是窗户边上正好有一个大帐子挡住了透进来的光。主席马上叫了内务部的人员,请他们到谢大娘的楼板上去开一个天窗。工作人员按照主席的意思,把谢大娘楼上的木板锯开,就是一个天窗。但光天窗还不行,就在楼上的瓦上又开了一个天窗,在天窗上装上玻璃瓦,玻璃瓦上的光采下来以后,通过里面的天窗透到下面谢大娘的房间里,这样就亮堂了。
邹亮辉说,这是主席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着想,为老百姓办事的一个动人的故事。
王明富:毛主席曾给中央警卫队当“名誉校长”
王明富回忆,毛主席头一次给警卫队讲话的时候提出了三项任务:第一,搞警卫,保卫中共中央的安全;第二,搞调查;第三,要学文化。调查每年两次,按照主席的吩咐,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之后写调查告。主席听汇的时候,一面听汇,一面看材料。看到材料里面字写错了,他给改正。
在这个过程当中,主席就发现了这些同志文化水平不高。他说,你们都是好同志,文化低一点,今后你们不要叫队员,就叫学员,我当你们的校长。再请一个副校长,我叫名誉校长。根据主席这样一个指示,警卫团写了一个干部一中队学文化的告送给主席。主席很快就批示,“请罗瑞卿同志办”。罗总非常关心我们,马上按照主席的要求,把一个中学的家当都给了,请了11个教员、开了7门功课,还要求抄文字、写百篇,结合整个的调查研究、结合形势,讲文化课。
比如调查研究前,老师讲怎么写好调查提纲,回来以后讲如何写好调查告。哪些文章写得不错受到主席表扬了,要写为什么受到主席的表扬。学物理的时候,就参观原子反应堆。参加义务劳动了,又写义务劳动的收获。
王明富说,这样一来形成了大家学文化、写诗歌、写日记的学习气氛。年年有计划,月月有安排,周周有进度。每年都要把计划、总结给毛主席,毛主席看到我们问的最多的两件事:第一,家乡的情况。第二,你们学习文化怎么样。后来经过四年的奋斗,中学的课程学完了。解放军总政治部开文化学习的经验交流会,把我们评为先进单位。后来许多同志回忆这一段经历的时候,都是真心感谢我们这位伟大的校长。
王明富忆毛主席回韶山:父母师长不能忘
王明富回忆,毛主席回韶山时,一晚上也没有好好睡觉,第二天早晨又很早自己就上山了。后来大家一起跟着上去,有一个警卫处的同志说,可能主席到他父母坟前去。快要走到那里的时候看到,主席很肃穆地站在那里。一位同志采了松枝给了主席,主席拿过松枝放在父母坟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躬鞠得很深。在这个时候,大家听到他说了几句话,他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他说,“我下次来还要来看你。”
晚上休息的时候,主席又和罗瑞卿同志说,我们共产党人不信迷信。但是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长,我们不能忘。后来到他家原来住的地方,走到一个天井里面,上面挂了一个牛鞭子。讲解员诉我们,毛主席从小热爱劳动,墙上挂的牛鞭子是毛主席小时候放牛用过的。主席笑笑说,不要听他们那一套,还不知道哪个山上捡来的呢,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王明富回忆,离开韶山的时候,主席说不要老坐车,坐一段车,走一段路,其实就是便于接触群众。在路上走着走着,老百姓看到我们也不认识,反正好象不是他们周边的老表,也跟着我们一块走。一面走一面看,有个小孩看到了主席,“你是毛主席”。主席跟他笑笑,开玩笑地说,我不是毛主席,我有点像他。那个小朋友说,“你就是毛主席”。旁边一个小孩撒腿就跑:“我们看到毛主席啦!”
这一来,周边的群众、学生统统都围上来了,有的女同志抱着小孩,挤到毛主席面前“快跟毛主席握握手”。主席问了老乡家乡的生产、生活情况。主席最后说,我快走了,下一次再来看大家。有一个小朋友说“我们也要到北京去看望毛主席”。那场面真是鱼水情深,令人非常激动。
邹亮辉:红色旅游非常热门瑞金力争打造“红都”品牌
邹亮辉在谈到红色旅游时表示,这几年的红色旅游非常热门,到瑞金的观众以20%的比例在递增。他说,曾经有一个高峰期,纪念馆一天曾经接待过多人。
邹亮辉说,瑞金在发展红色旅游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瑞金主要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力争打造全国著名的全国旅游名城,打“红都”的品牌战略。首先,是把资源保护好。瑞金在这方面很早就着手对红色资源有效地保护。革命旧址和纪念建筑有180多处,分布在瑞金城的各个地方、各个乡镇,要把它保护好。在旅游线路上、资源的保护上制定比较好的科学的规划。另外,倡导中央部委寻根溯源活动,既是保护,同时又是增加观众流量。
其次,虽然是红色景区,有资源还要充分的利用、科学的利用。在某些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加大力度,在保持原来风貌、不破坏的前提下去搞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
再次,是加大宣传。比如挖掘红色资源,对外编辑一些丛书,包括配合各级媒体在瑞金拍摄了电影。这也是对外宣传红色资源的一个手段。同时在景区里面搞一些互动,再现当年的历史场景,这样增加对观众的吸引力。另外,在管理上、服务接待上提高服务水平。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