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东方日报刊文谈奥巴马其人及政治主张

2025-02-27 文摘 评论 阅读
  

  东方日刊文谈奥巴马其人及政治主张

  

   

  

  
………………………………………………………………………………………………………
环球视野编者按:11月5日,沸沸扬扬几个月的美国大选终于落下帷幕。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胜出,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败北。两个月后,奥巴马将走马上任,成为白宫新的主人。
由于美国在世界上的特殊地位,这两天,世界各国的媒体都把这件事当成头条新闻和头等大事。综合起来,“亮点”有两个,一个是下野8年的民主党重新执掌美国的权柄;另一个是非洲裔的黑人当上了美国总统,开创了美国历史的先河。
在众多纷繁嘈杂的舆论中,《东方日》的这篇文章,很有见地,值得一阅。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人们,无论是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中的哪个党上台,也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当总统,在几个根本的问题上美国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第一,顽固坚持占统治地位的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价值观是不会改变的;竭力向全世界推行他们的这种利己害人的价值观是不会改变的。第二,延续了一百多年的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在奥巴马的任期内是不会改变的。第三,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是不会改变的。
以上三点,奥巴马正式上台后,可能在某些手法和策略上做出某种程度调整和变化,但其对内对外根本政策是绝对不会改变的。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冷静观察,拭目以待,而不应一厢情愿地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

  

   不出选前所料,奥巴马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
奥巴马在竞选期间主张贸易保护,提出取消对产品外包的美国公司的优惠待遇等政见。在贸易组织美国全国纺织团体协会公布的一封信中,奥巴马认为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得以在全球市场获得竞争优势。他声明将会“用尽一切手”」,防止中国操控货币,坚定地贯彻贸易法规和贸易协议,确保美国公司不会面临不公平竞争。
上述政策一旦实施,将给接受美国定单的中国公司带来巨大影响。
奥巴马将其对华政策命名为「积极接触」,然而细究其内涵,却有太多压迫性内容。奥巴马认定中国是外交政策上的一大挑战,将在人权等方面鞭打中国,促使其结束对苏丹、缅甸、伊朗和津巴布韦政权的支持,奥巴马还曾多次就西藏问题发表意见,还与达赖喇嘛多次通电话。
他还想更加积极地监测各个贸易协定的执行情况,希望看到中国在知识产权系统、对大型工业补贴政策,以及不平衡的过度投资等方面进行改革。
军事方面,奥巴马认为中美会因为第三国而发生衝突,称要对中国军事现代化保持高度警惕,将与亚洲盟友维持强有力的军事联盟关系,用以防范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奥巴马称将遵照《台湾关系法案》来发展美国和台湾的关系,但亦支持两岸关系缓和。
但是,奥巴马很幸运地拥有以杰弗•贝德为首的庞大对华智囊团,团内专家一般都有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经历,比较理性、务实,其中不乏一些被中国人称之为“红军”的亲华派和知华派,多少让中国人感到宽心,平衡了奥巴马的一些主张。
其中贝德是前克林顿政府白宫国家安全会议亚太资深主任、布鲁金斯研究院中国项目主任,非常熟悉中国事务,他曾戏称自己迷恋中国,中了“中国病毒”。早在竞选初期,贝德就出来为奥巴马的涉华谈话打圆场,他表示,奥巴马对人权问题的处理方式很务实,不主张妖魔化中国等等。
从历史经验来看,历任美国总统从列根、老布什、克林顿和布什,上任后在对华政策上都显示出强硬色彩,然后逐步回归温和。加之民主党向来重视人权、民主、意识形态等理念问题,对于中国往往压力较大。
不过,中国早已非吴下阿蒙,而且北京手中最大一张王牌尚未打出。奥巴马以主张变革上台,振兴经济是其招牌,真要力挽狂澜,没有中国的帮助与支持是不可想像的。所以,儘管北京对奥巴马礼数周到,但仍然会听其言观其行,不仅要看他说甚麽,更重要的是看他做甚麽。
(《环球视野》网摘)

相关文章 潘维:评选举迷信美国政治阶层的搏斗--奥巴马同样是美国富豪们的总统奥巴马2002年的反战演讲是彻头彻尾的战争宣言从奥巴马的一句真话说开去奥巴马对华战略日渐清晰直面美国--一个不能绕开的政治话题“零核”背后的玄机:解读美核态势告美国的“拉登”被捧为英雄向人们昭示着什么?中美冲突不可避免奥巴马出招了,中国会怎么应对?戴旭:奥巴马在中国面前像一只轻佻、嚣张的猴子再调准备金率--从宏观政策透视中美战略博弈
标签:奥巴马   中国   美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