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为何对利比亚开打
随着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于10月20日在其家乡城市苏尔特被执政当局武装抓获,并被打死,持续了大半年的利比亚战争宣布结束了。这场混乱不堪,完全没有统一指挥、也完全看不到丝毫现代战争指挥艺术的利比亚战争在北约的全面支持和介入之下,以在利比亚执政四十二年之久的“非洲狂人”卡扎菲身亡,利比亚反对派武装的胜利告终。
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是在北约的直接军事介入的条件下打赢这场持续时间长达八个月战争的,没有北约的支持,反对派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没有北约的全力支持,卡扎菲仍然会牢牢地控制着北部非洲这个具有丰富石油产量的国家。但北约为什么要直接武力介入利比亚武装冲突?在中东地区反强人统治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刻,北约为什么放弃叙利亚和也门,而选择了利比亚进行军事介入呢?仔细分析北约介入这场战争背后的诸多因素,对认清北约这个军事组织本质有着极大的好处。
一、利比亚是北约精心选择的打击目标。
年初突尼斯爆发“茉莉花革命”以来,引发了中东地区好几个强人政权深刻的政治危机,先是使执政长达二十多年的突尼斯领导人本·阿里放弃政权,然后又使执政三十多年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下台。今年2月,利比亚又发生骚乱,并引发反对派与卡扎菲政府军的武装冲突。随后不久,中东地区另一个家族式强人政权叙利亚又爆发严重骚乱,紧接着是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也被卷入骚乱之中。
在这几个爆发骚乱的国家中,突尼斯和埃及两个国家的领导人本·阿里和穆巴拉克都选择了放弃权力,而利比亚、叙利亚和也门这三个国家的领导人却选择了与反对派对抗。除了利比亚领导人上卡扎菲是在北约的直接军事介入下被推翻外,叙利亚和也门两个国家的原强人政权至今仍然控制着国家权力。
北约军事介入利比亚打出的旗号是利比亚卡扎菲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的冲突造成了大量了平民伤亡的人道主义灾难。而且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是反民主的独裁统治,必须让其下台。但有意思的是,叙利亚和也门两国的骚乱也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这两个国家的领导人也已经执政了相当长的时间。但北约对叙利亚和也门却显得异常的容忍。
据叙利亚政府宣布,在几个月来的骚乱中,共造成二千多人死亡。也门骚乱也遭到了政府军的强力镇压,仅3月18日一天,也门总统卫队从萨那大学广场周围的屋顶上向示威人群开火,就导致至少46人丧生、400多人受伤,引爆了年初动荡以来最严重的流血事件。但对这叙利亚和也门这两个国家在骚乱中严重的伤及平民的事件,北约却显得出奇的平静。
叙利亚领导人巴沙尔·阿萨德是2000年接替其连续执政三十年的父亲老阿萨德的位子当上叙利亚领导人的,至今已经有十一年之久。也门现任领导人萨利赫则是1978年成为当时的南也门国家总统的,南北也门于1990年统一以后,至今又有二十年了。从1978年算起,萨利赫执政时间已经长达34年。这两个国家的现任领导人都是典型的强人独裁统治国家,但北约却忍了下来。
由此可以看出,平民伤亡和独裁政权并不是北约对利比亚动武的唯一借口。
二、地理位置因素是北约打击利比亚的重要选项。
利比亚位于地中海南岸,与意大利、法国隔地中海相望。利比亚国土面积的绝大部分位于萨哈拉沙漠之中,主要政治、经济中心都位于地中海沿岸,十分适合北约国家从地中海的航母上以及伸入地中海的意大利国土上对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从意大利西西里岛到利比亚沿海距离不足600公里,北约现役的各种作战飞机作战航程普遍都有一千公里以上,这个距离对北约来说实在是比较合适的。利比亚国家人口仅600余万,军队从未进行过战争考验,战斗力不强。而且利比亚周边除了沙漠,就是弱小的突尼斯和已经被“民主化”政变了的埃及,不会产生连带影响。
通过对“洛克比空难”的巨额赔偿,利比亚已经与西方全面恢复了关系,为此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专门对利比亚进行了正式的国事访问,对利比亚的武力打击不存在西方对利比亚心里上的厌恶。
但叙利亚和也门就不同了。叙利亚虽然也是地中海沿岸国家,但叙利亚紧靠以色列和动荡不定的巴勒斯坦,而且叙利亚军队经过了四次中东战争战火考验,不仅战斗力强悍,作战经验丰富,而且叙利亚领导人巴沙尔放出话来,一旦北约对叙利亚进行武装干涉,叙利亚将把比邻的以色列全国变成一片火海。这两点是北约国家不得不慎重考虑的。
也门国家军队虽然也没经过战火考验,但也门远在阿拉伯半岛最南端,与北约的主体欧洲有着数千公里的遥远距离,北约要想对也门进行武装干涉,只有动用航空母舰,但北约国家除了美国之外,只有法国有一艘四万顿级的中型航母有出海作战的能力。如今的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中还未脱身,没有能力再打第三场战争,仅靠法国一国之力,显然力不从心。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也门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与叙利亚一样,国内没有什么有价值的自然资源,如果北约对也门和叙利亚开打,对于被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严重困扰的北约各国来说,把叙利亚和也门打烂之后,重建经费根本无法筹集。这是北约不对叙利亚和也门两国动武,而选择利比亚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重建利比亚巨大的经济利益,将会拉动北约各国摆脱经济衰退困扰
如今的北约各国,正在深刻的主权信用危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之下煎熬,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内消费十分低迷,各大企业开工严重不足。急切地需要一个新的消费和建设的支撑点来启动经济。利比亚正是一个最好的启动欧洲经济增长的新支点。为什么这么说?
在整个利比亚战争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利比亚反对派一直抱怨北约对反对派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战争长期得不到解决。利比亚前卡扎菲政府军与反对派的拉锯战在整个利比亚国土上反复进行,利比亚所有城市几乎都遭到战火的严重破坏。由于利比亚石油储量十分丰富,所有国家经济和生活设施都是建立在雄厚的石油资金的基础之上。
经过长达大半年的战争,利比亚全国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重建新的利比亚需要的资金量多达上万亿美元,利比亚丰富的石油储藏量刚好可以为这些资金提供充足的保证。利比亚国内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什么东西都要就近从欧洲进口。北约通过武力打击,人为地在利比亚创造了一个新的巨大的需求黑洞,这个需要黑洞难道不是启动欧洲经济重新走上快速发展的巨大杠杆吗?
有趣的是,当利比亚战争刚刚结束之时,参加作战最积极的法国就公开表明了态度:新的利比亚执政当局欠法国的太多,在利比亚重建过程中,法国应当分得最大的一块。与此同时英国首相卡梅伦、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都在近期到访利比亚。而且都说在推翻卡扎菲政权的过程中出力不少,要求在重建过程中必须考虑其利益分配。这就再明白不过的说明,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保护平民安全是假,通过掠夺利比亚人民的资源使自己摆脱经济危机才是真正目的。
四、利比亚战争打开了北约战机外销的大门。
欧洲有两款主力战机,一款是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四国联合研制的“台风”式战斗机;另一款是法国独立研制的“阵风”式战斗机,但这两款战机从研制成功投入使用到现在,除了欧洲各国和法国自己采购使用之外,从从未获得过任何外国订单,尤其是法国的“阵风”式战机,由于只有法国一个国家使用,生产数量很少,使这款战机的单价一直居高不下。又由于这两款战机都没有经历过实战的考验,使得世界各国对其性能知之甚少。眼看着美国的战机天天在全世界到处出风头,尤其是其F—16总生产量竟然达到二千多架的惊人数字,而且大部分都是外销。法国和欧洲四国看在眼里那个急呀!
这下子好了,利比亚战争中“台风”和“阵风”成了参战的头号主力,法国更是动用其唯一的“戴高乐号”航母,倾全力让“阵风”式战机在利比亚战场大出了一番风头。战争开打不久,印度这个世界头号军火采购大国的国防部即表示,印度空军价值110亿美元(约合715亿元人民币),多达126架的战斗机采购订单将最终在法国的“阵风”战斗机和欧洲的“台风”战斗机中选择。而美国的“F/A—18超级大黄蜂”、“F—16CD”、瑞典的“鹰狮”、俄罗斯的“米格—35”等此前的热门候选机型都未能入选。亚洲还有部分小国也把新战机的采购目标定在了“阵风”和“台风”上。
通过利比亚战争,欧洲几个大国在外销军火这一层面上又获得了丰厚的回。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