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房地产的实际价格成因及趋势

2025-02-27 文摘 评论 阅读
  

  房地产的实际价格成因及趋势

    

  这篇文章是关于解释当前房地产理论的综述。在文章末尾,用黄金价值比较房价的货币价格,比较了美国与中国的房价走势。

执政理念失误制造了房地产恶性增长执政理念  

  1、 房地产价格不会下降,根源在于劳动者没有当家作主。[i]

  

  a) 劳动者是政府、企业的主人,则三方总的利益是同样的。

  

  b) 如果垄断资本控制政府、企业,则劳动者的利益将受到损害。

  

  c) 结果导致党中央政策无效。政府已经不能够调节市场。

  

  d) 结果政府只剩下利用利率手段来强行刺破房地产泡沫。(而这时美国军演来了,政府的调控将被迫缩手,否则外部军事压力与内部经济虚弱、内外交困其势危矣。正是由于美国在军演,房价反而不会下跌,而将继续成为美国金融集团掏空中国财富的手段。中国在外压之下,只能任由内部这个经济肿瘤继续长大。房地产不是泡沫,而是癌。)

  

  e) 目前劳动者与政府之间存在立场的对立。这种对立中,劳动者作为消费者处于劣势。但劳动者的底线就是我国客观环境。即收入。同时,我国客观存在城乡二元结构。政府与资产阶级的盘剥让工人返乡。而政府却利用乡村改造,破坏劳动者的家园,逼迫劳动者进入城市充当资本家的奴隶。我国正处于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的时期,社会阶级分化、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阶级斗争正在孕育。[ii]

  

  f) 唯一的空头:人民。(非常有趣的是,前四个多头的法律上的所有者都是人民,然而他们现在的主导思想都是:“赚了是自己的,赔了是人民的”,然而人民却希望房价下跌,它们却希望房价上涨。然而房价一旦下跌,恐怕“赔了的是人民的”,这句话就要应验了。房价不降下来,人民就买不起房子,然而房价一旦降下来、地方政府收入减少、央企房地产巨亏、银行大量坏账出现,这些损失都是人民的财产,最终都要依靠增加人民的税收、降低政府给人民提供的福利来弥补。而那些赚钱的人呢?它们已经在房价上涨过程中把利润抽出了。)因此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彻底的冤大头。

  

   i. 首次购房者的年龄已经下降到27岁。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购买力正在被迅速耗尽。

  

   ii. (这是我自己的理论:房子对于人民来说具有使用价值,只有人民购买了房子,才完成了房子从价值与使用价值的交换,使房子进入使用,实现了房子商品的“惊险的一跳”。而投机者手中的空置房并没有完成这种“惊险的一跳”。属于投机者掌控的房产将为房产价格的下跌带来冲击力。而进入使用的房子则不会,因为房屋在交换时、价值与使用价值是相等的。虽然存在垄断,但在垄断市场的购买者并不真的是“房奴”,房奴是痛苦的,痛苦的人毕竟是少数。)

  

   iii. 认为涸泽而渔是房价结束上涨的根本原因。只要房地产不断上涨,市场上可以被多头吃到的劳动力价值必然越来越少,直到全部吃干净,房地产将开始下跌。当下跌达到一定程度,下跌将成为一种下跌的疯狂。

  

  g) 房地产宏观调控(即执政理念)中存在新自由主义倾向。[iii]

  

   i.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失灵与新自由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ii. 新自由主义在执政者的宏观调控中泛滥。

  

  1. 新自由主义社是一股强大的发达国家对凯恩斯主义的反动思想潮流。新自由主义最终被美国当局国家意识形态化、政治化、范式化。

  

  2. 我国房地产体制容易受到新自由主义的侵袭。原因是:旧的计划房屋分配制度结束,而新的房地产市场还不完善。反垄断机制、信息平台、价格预警等制度。利益集团阻挠建立完善市场体系,先富阶层依靠自由主义自身独自壮大,并控制政策制定实现自由主义的自我强化。

  

   iii. 新自由主义侵蚀执政理念

  

  1. 把市场化等同于自由化。实质社会放任自发的市场力量,是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表现。从而造成垄断的产生。

  

  2. 拒绝竞争主体的多元化。实质上是保护了垄断,未能将新自由主义贯彻到底。培育—批竞争实体对促进国有企业自身改革有非常大的帮助,而房地产行业的竞争主体却较为单调。房地竞争主体由于都属于追求利润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相同的成本结构,因此易于通过价格合谋形成奥尔森所谓的“共容利益集团”。异质性的竞争主体包括: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竞争实体:住房合作社、农民自发追求自身利益:小产权房等。

  

  3. 构建基础性市场制度积极性差或者制度软化现象。制度缺失、软化的方面有:囤地、价格合谋、雇人排队、虚假广告、投机买房挤占刚性需求。市场机制基础制度可以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打破垄断、促进要素流到最有效率的市场主体手中。由于制度缺失,无法抑制垄断的形成。政府与开发商互相勾结。在勾结之中一项重要的现象就是利益的输送,官员的权力与利益之间的交换。[iv]同时,官商勾结也是腐败的温床。[v]

  

  4. 保障性住房措施不力和走形。缩小政府规模,缩小公共产品的供给是新自由主义的一贯主张。住房公共政策尚处于缺位状态,也是新自由主义在房地产领域的表现。首先,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小。如 2009年中央政府廉租房拨款仅为 493亿元,不到GDP的0.2%,经济适用住房拨款更少。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保障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体制,住房公共政策基本机理尚未理清,中央和地方在保障房上的责任没有理清,地方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积极性不高。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既非普适性的、也非职业性的、也非完全收入相关的,而与人的身份与职业/单位有关,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排斥特征,甚至比福利保障色彩最少的自由资本的“新自由主义”还要糟糕。

  

  5. 概而言之,我国房地产新自由主义者以坚持市场化为主导方向,其实是在放任市场,其实质是市场原教旨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vi]在维护自身利益时,有时又拒绝某些新自由主义的良性主张,利用垄断、抑制竞争获得超额利润,代表某些小部分益集团的利益。[vii]

  

   iv. 特殊利益集团的新自由主义理论

  

  1. 以供求关系为基础的市场分析理论。供求分析是建立在主观效用价值论上的,而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的价值等同于其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供求理论所依赖的主观效用价值论容易增大市场波动的风险。当购买者心理价位已经超过现实的价位,购买者便认为购买房产能够获得较大的消费者剩余从而踊跃购买,导致房产价格脱离价值直线上升,引发更多的投资性投机性需求的入市,引起房价螺旋式上升,刺激房地产泡沫不断膨胀。

  

  2. 被神化的“中国特色”。

  

  a) 鼓吹城市化带来住房需求,混淆有效需求和无效需求的区别。具有实际购买力的仅仅是农村小部分新富阶层。

  

  b) 混淆刚性需求和投机需求的区别。这是由于缺乏发达的房地产市场信息调查系统。从而使得研究者将投机需求认作是刚性需求。

  

  c) 以中国特色为盾牌拒绝国际通行的基础性制度。为了维护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为了夸大基础性制度实施的困难,往往披上“中国特色”的面纱。

  

  3. 夸大房地产的支柱地位。其目的是牵制中央政府的执政行为。[viii]

  

  a) 混淆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区别。房地产企业其实质仅仅只相当于一个中介组织或者流通组织,难以承担起支柱产业的大任。从西方国家支柱行业变迁史的角度来看,从来没有西方国家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行业,仅仅是美国曾经有段时间把建筑业作为支柱行业。

  

  b) 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方式也造成房地产支柱地位的假象。房价的上涨部分也被计算进入GDP。

  

  c) 故意忽视高房价的挤出效应。

  

  4. 拒绝行政化手段的利用。新自由主义者把私有化等同于市场化,拒绝行政手段的使用。

  

   v. 新自由主义在房地产领域泛滥的危害

  

  1. 新自由主义已经在外国造成房地产市场的毁灭性恶果。例如:美国、迪拜等。

  

  2. 我国执政理念体现了新自由主义,从而促进了房地产危机的形成。

  

  3. 新自由主义泛滥的结果不仅仅是导致住房严重不公的现象,它更是一种迂回式政治自由主义,激起民众的日积月累的不满情绪,严重损害我党的威信和执政基础。

  

   vi. 政策建议

  

  1. 努力构建多样化的竞争主体

  

  2. 针对各种垄断行为以及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进行约束

  

  3. 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住房条件[ix]

  

  4. 精神上要清除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思路的影响

中央政府与地方的关系  

  3、 党中央希望房价下降。但地方政府拒不执行、贯彻。[x]

  

  a) 地方政府的行为受政绩与利益的控制。政府在建设经济适用房过程中得不到利益。(然而,为何不将建设经济适用房的数量作为政绩考核指标呢?问题还是在上边。)

  

  b) 政府自主成为城市建设主导者,而不是保护公民权利、由公民按照自由意愿发展城市。

  

  c) 第三个多头:中央政府。(文章中说,中央政府被央企所游说,出台一系列宽松货币的政策拯救金融危机。然而究竟是中央政府被游说,还是国务院主动呢?)中央政府的政策力度不坚决,不正确。因此房价没有下跌。(我记得“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这句话是在不久之前曾经从上贯彻到下的。)然而中央政府为何有令房价上涨的执政理念呢?中央之所以有让房价上涨的执政理念,其原因是因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是密切相关的,而地方政府对于房价上涨所带来的财政收入以及灰色收入非常地需求,因此中央的执政理念不得不让房价上涨,否则将破坏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制造出对中央政府更不利的结果,侵害到政策制定者自身的利益。而背后所隐含的原因就在于,中央政府已经和劳动人民失去了密切的共同利益。而造成这种共同利益的缺失的原因在房地产这个局部系统之外。[xi]我认为,这是由于失去人民监督的政治垄断与经济垄断的结合。政治垄断为内部原因,经济垄断为外部原因。内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如果房地产这个局部经济因素的恶性发展威胁到政治,那么经济垄断这种工具完全有可能被政治垄断弃之不顾。从而也就为房价的下跌提供了主动性。但,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而经济基础尤其自身规律。任何泡沫、垄断的恶性发展都将危及经济发展自身,因此政治选择将被迫作出有利于房价下跌的选择。

  

  d) 但在实践上,中央政府将房地产调控的责任下放给地方政府,但由于中央政府应当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调控失控,既然已经知道却依然这样做。可见中央政府的调控是假调控。但为何要进行假调控?其中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同时在实际中。官商勾结的地产党在人民的怒火面前,已经迫不得已作出让步。[xii]这种让步应当体现在政府对于官员内部认购房地产现象的治理,然而我们正在无望地拭目以待这种惩罚的出现,因为这种惩治属于官员的自我约束,因此我们对于自我约束能否实现是悲观的。[xiii]

  

  e) 因此,如果执政理念是服务型政府,则房价能够下降;如果是剥削型机器,则房价无法下降。

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关系  

  政治垄断为里、经济垄断为表。房地产利益集团仅仅是政治利益集团牟利的一种外在工具。房地产泡沫叠加了资源分配的不公平,资源垄断在消费者面前形成了充分垄断的居住市场。 房地产泡沫在资源垄断中得以稳定、同时不断扩张。

  a) 中国房地产的多头:地方政府。(GDP是政绩考核因素。不过,如果高层将这种考核因素反转,地方政府的行为是否会由多头转为空头?)

  

   i. 地方财政对土地财政[xiv]依赖。如果放地产价格下降,土地财政并不会亏本。因为中国土地本来公有,卖地并无成本。(土地是人民的,赚了的钱是政府的,赔了的钱还是人民的。)

  

  f) 第二个多头:房地产商。

  

   i. 其中央企与一般房地产商还不同,其一,央企能够游说政府。其二,央企的钱不是自己的,而是人民的,赚了是自己的,赔了是人民的。

执政理念制造的经济结果  

  4、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垄断市场。[xv]

  

  a) 垄断就是缩小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强迫其购买高价商品。有人暴利有人倒霉。

  

  b) 社会面对垄断,滋生出“普遍的欺骗经过自由竞争,却总能达成一系列的等价交换”。

  

  c) 劳动创造价值,而不是交易创造价值。

  

  d) 把房价定位于民生。这个说法是在骗人,因为恩格斯说过:“。。。。。。全部学说,都是建立在从经济现实向法律空话的这种救命的跳跃上的。每当。。。。。。看不出各种现象间的经济联系时。。。。。。他就逃到法权领域中去求助于永恒公平。”

  

  e) 房地产垄断、伪劣产品证明了我国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并且发生了其中出现的典型事例:“马克思说:“这是因为在建立在贫困上的社会中,最粗劣的产品就必然具有供给最广大群众使用的特权””

  

  5、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立场决定调控效果。[xvi]

  

  a) 宏观经济、实体经济已经被房地产绑架。

  

  b) 有效的调控手段包括:打击投机、全国联网调查、征收房产税。

  

  c) 由于在宽松信贷条件下,房地产商能够从各种渠道搞到资金,因此仅对银行的地产贷款进行调控是无效的。

  

  d) 事实上地方政府正在扩大参与土地交易,并造成恶劣拆迁。同时,事实证明,暴利与罪恶是互相依赖的,而罪恶与伤害也同时产生。在当前社会如果想要活得更有尊严,就必须放下自己的良心,加入到“黄、赌、毒、黑、贪、渎、贿、奸、淫、腐、乱、抢、坑、蒙、拐、骗等”的行列之中,成为砖家、叫兽。[xvii][xviii]截止到09年底,全国财政收入近7万亿中就有近5万亿来自于房地产,其中仅土地溢价收益就高达1.5万亿,部分城市80%的财政得益于房地产业。[xix]巨大的财政利益驱使地方政府的政策产生扭曲。[xx]这种现象的持续就是中国的官僚、资产阶级将产生出一个庞大的、拥有巨大财富的新阶级。这个阶级的特点是拥有大量房产。最终他们将通过彻底的私有化将这些财富转变成合法的财富,并形成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原始积累。同时、社会矛盾将持续激化、斗争将更加尖锐。阶级之间的分界线将更加鲜明。普通劳动者将经历更悲惨的生活,从而持续不断地为这个垄断剥削阶级输送利润。在此基础上,未来有多种可能性。然而不论哪种可能,都需要人们费心费力地去创造这种政治前途。最省力也是最悲惨的结局就是被美国、英国等国颠覆。但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实际上在我们国家,实现上策所需的人民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具备,仅仅是一些右派分子的宣传蒙蔽了许多下层群众才令中策有可能实现。因此,我们左派必须展现自己的力量,努力实现上策。这才是真理之路。

  

   i. 一种是社会主义由社会中的左派势力恢复,打击投机,转变执政理念,劳动者获胜,之后生产力得到解放、中国大发展。此为上策;

  

   ii. 一种是阶级矛盾持续升级,各方压力互相妥协、实现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无产阶级彻底称为被镇压阶级、奴役称为合法的,权贵阶层顺利成为合法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获胜,国家拉美化。此为中策;

  

   iii. 一种是爆发动乱、外国敌对势力的颠覆阴谋得逞,国内出现双输局面,外国势力获胜,国家如同前苏联解体之后,或如同阿富汗等国出现大动乱,外国势力趁机入侵。但独裁统治者、拿破仑也可趁机上台。此为下策。

  

  e) 根本上应当改革政府垄断经营土地、开发商垄断经营的供给体制。形成政府、单位、企业、个人的多元房地产供给行业结构。[xxi](由于政府在垄断中参与利润分配,因此政府在制造地荒。然而,怎样的土地供给才不是地荒?难道要土地私有化么?如果回到土地私有,那么社会主义最终将成为一个梦幻,我国人民如果想回到社会主义则不得不再次经历无数的劫难。那么如何在土地公有的基础上形成土地供给市场?小产权难道不是合法的吗?难道小产权房不是一种在公有制前提下的土地多元化供给的探索吗?既然允许改革、允许尝试,那么小产权房这种形式为何不能被接受?是不是因为小产权房打破了土地供给的垄断、戳穿了骗局?)通过从垄断向竞争的结构转变让房地产价格长期保持在较低的价位上。(市场经济的本意也是要通过竞争,让价格恢复到价值,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垄断市场结构并不是市场经济,而是一种低效率的、劫贫济富的资本主义坏的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并不存在垄断,而存在计划,计划并不是利益的输送,计划是按需分配,而垄断则是价高者得。两相比较,垄断对社会的危害要大于计划。计划经济中,商品往往短缺,而垄断经济中,商品的产能往往被闲置。而在投机经济中,大量商品被作为投机筹码而被闲置。因此,在计划经济中,虽然可能存在商品生产短缺、劳动强度低的问题。但在垄断或投机经济中,却存在劳动强度大、剥削、工人收入低下、而大量商品的产能或商品闲置,社会资源浪费,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开发商垄断经营,还可能造成商品房高质量、保障房低质量的问题,从而增强消费者进入商品房市场的压力。[xxii]

  

  f) 如果国务院站在权贵阶级一方,那么它将难以进行调控。因为“一旦不能通过房地产对老百姓掠夺了,权贵和开发商的利益将遭受彻底的缩水。坚持了这样一个立场的人,不配留在共产党内。”

  

  g) 紧缩货币流动性能够降低房价,而使用行政政策,并不能够降低房价,只能起到表演作用,是对人民的欺骗。由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存在政策执行与解释上的矛盾,因此只有通过提高利率、紧缩财政才能够降低房价。[xxiii]楼市调控政策在艰难中缓步前行。[xxiv]

房地产的恶性增长带来民生问题,威胁到经济可持续发展垄断占取消费者剩余  

  6、 房地产价格上涨来自于垄断的“恐吓式需求”。[xxv]由于垄断具有市场力量,消费者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被迫进入一个对自己不利的高价市场。

  

  a) 恐吓手段包括:市场恐吓、社会恐吓、政策恐吓等。

  

  b) 政策的本质有两条:维稳和收钱。

  

  c) 解决办法是“所有房产二次出售均需按原价或由政府出面收购。”

  

  d) 评论:这个理论有些脱离实际。实际中,刚性需求是确实存在的。之所以价格脱离价值,本质的原因是存在垄断。在土地、售房等环节都存在垄断。垄断就是一种市场力量。我们可以将市场看作是买方自由地对多个卖方进行多种选择的商品交换场所,然而垄断的存在,缩小了买方的可选择余地,从而迫使,或者说恐吓买方购买一种高价的商品。这就是市场力量之所在。实际上,想论述的是: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不公平的垄断市场。香港也存在土地的垄断。到香港四处多走走就会发现其实香港有很多空地,但政府硬性规定每年只拍卖非常有限的地皮面积用于房产开发,于是香港可用的地皮面积每年都只会非常紧张,这就人为的为高房价创造了基本条件。[xxvi]在我国的房地产开发商还普遍存在着屯地行为。从2000年-2009年,全国房地产企业一共购置占地面积近33亿平方米土地,但同期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仅有近21亿平方米,十年间闲置土地达到近12亿平方米。[xxvii]开发商大规模屯地形成了供给上的垄断、囤积居奇。

  

  7、 政策错误使得房地产成为投机工具、使得房地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同时保障房资金被截流、挪用。[xxviii]

权钱交易滋生腐败问题  

  8、 房价不下降是房地产发展方向问题。

  

  a) 金融危机开始,我国房价自动下降。然而却超量释放货币,最终推动房价翻翻。

  

  b) 房地产的本质已经不是为居住提供使用价值,而成为投机工具。虽然大量房屋空置,但具体数字是一个谜。

  

  c) 卖地财政支持地方政府政绩,提高GDP。形成土地供给的垄断。用拍卖的方式侵占消费者剩余。

  

  d) 开发商捂盘惜售,赚取暴利。形成生产领域的垄断。[xxix]

高房价造成的消费挤出效应  

  9、 房价是否下降取决于政府的执政理念。[xxx]

  

  a) 房价超越购买力。因此房价将会下跌。

  

  b) 城市化推动的楼市上涨现象将消失。

  

  c) 高房价另社会中大多数人感到痛苦,降低房价是人道、是天地良心、社会公德。

  

  d) 高房价引发的社会问题有:生活窘况、贫穷引发疾病、暴力拆迁伤害人民[xxxi]、抑制青年人结婚生育、老年人无法养老、儿童受教育质量下降。房租上涨。[xxxii]总之高房价消耗了中国人民的未来。[xxxiii]

  

  e) 技术上,高房价有改善的可能性。

  

  f) 劳动人民不需要高房价。他们需要的是:有房居住、就业、生活资源、劳动酬、医疗、教育、生孩子、结婚(衣、食、住、行、教、医、养、乐)。(然而高房价与这些一切为敌。)[xxxiv]

  

  g) 如果执政理念能够改善,那么我们国家就能够免去一场自下而上的浩劫。否则必乱。

投机炒房制造社会资源浪费问题  

  10、 部分房地产售出但没有人居住,没有出租,即空置。过高的空置率说明房地产市场上存在着浪费社会生产力的现象。本质上是投机型房地产的存在。[xxxv]而对于这种空置,政府并非不了解,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让投机者推出市场从而消除空置现象。[xxxvi]

强行拆迁造成社会问题不良的经济增长  

  a) 我国经济增长并非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撑。它的是:剥夺农民土地、贱卖资源、吃城市化人口红利、农民低价卖粮、超发货币攫取铸币税。(其实,换来的高增长是以GDP为核算的假象,没有一个国家的GNP只占有GDP的60%,我国大部分产出都是归外国人所有,自己所有的仅仅是一半左右。因此我国的经济增长是一种假象,实际是被殖民程度增高下的增长。GDP已经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而这种具有欺骗性的指标竟然被国务院拿来作为考核官员的政绩的指标,可见其执政理念之荒谬绝伦。)

高房价造成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问题  

  b) 房地产价格的增长的目的显然不是人民的安居乐业,而是为了少数利益集团取得暴利。(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少数利益集团的胃口究竟有多大?假设在房地产市场上存在着利润分配的金字塔,那么在塔尖的极少数人的利润将是巨大得难以想象的。然而一个人类从人类社会中攫取如此巨大的利润的目的何在?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我国的某些高层腐败分子已经加入到某些秘密的国际政治治理社团之中,例如共济会等组织,从而图谋构建某种世界寡头政治统治形态。而如果这种怀疑是正确的,那么房地产最终不过是一个攫取利益的工具。当这个工具的以攫取利润为目的的使用价值耗尽,那么这个工具也将被抛弃。)[xxxvii]

对未来的预期  

  而实际上我国正处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阶段,在这样一个阶段将巨大的财富堆积在房地产之上是不合适的,将会停滞我们民族崛起的脚步。中华民族可能成为第一个被高房价葬送的民族。[xxxviii]

社会与经济发展压力促使执政理念的转型来自社会的政治压力  

  然而房地产泡沫本质上是恶性的经济部门。权力差价吸引了一部分官员进入房地产,客观上、恶性经济结构的发展为经济结构自身制造了毁灭因素。而主观上、恶性经济结构内部的微观参与者却充满了投机狂热。这种成瘾性,是社会腐败部门自我毁灭的客观程序。就是搬起石头却砸了自己的脚,作茧自缚。由于他们太贪婪、太没有良心、太无耻,最后贪婪害了他们自己。因为社会中的客观真理总是需要更有道德的人有更好的发展。我们在恶性经济权钱勾结结构的微观运行中能够看到这种成瘾性。[xxxix]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压力  

  11、 由于房价决定于生产成本,因此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造成房价必然下降。[xl]

  

  a) 2009年以来,国内绝大多数城市出现了“商住倒挂”现象,即同一地段的住宅售价超过写字楼甚至商铺的价格。

  

  b) 依照国际惯例,同一地区商业地产的价格一般为住宅价格的1.5到2倍。

  

  c) 一般而言,商业地产的价值,取决于该地产项目在未来时期收益的资本化,即总贴现值;而住宅由于多数缺乏直接的投资回,房价主要取决于其生产成本,表现为生产成本与社会平均加成(所谓社会平均加成是指的什么?)之和。

  

  d) 由于估价的方法不同,决定了在正常的经济景气下,商业地产价格普遍高于住宅价格水平;而在经济萧条时期,由于不能带来正的收益,商业地产往往估值偏低,甚至可能低于住宅价格。

  

  e) “商住倒挂”,说明我们的经济并不像经济数据反映出来的那么繁荣。

  

  f) 住房价格经过非理性的暴涨。

  

  g) 实现比价复归的可能性有三:一是商业地产比住宅上涨更快;二是商业地产价格不变,住宅价格下降;三是商业地产价格上升,住宅价格下降。今后出现第三种情况的可能性较大。

执政理念对压力的应对  

  12、 对房地产下降的宣传是为了掩盖房地产上涨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危机,具有欺骗性。[xli]

  

  a) 保障房能够安慰人民面对高房价的心理压力。

  

  b) 银行加息速度过慢,通胀过快。通胀会令人们将房地产作为保值工具。(可能还是唯一的工具。黄金呢?)而通胀的根源来自于超发的货币。(又是国务院。)货币紧缩与货币宽松是两只手,认为,货币紧缩仅仅是前台的表演是演给群众看的,是受到节制的。二背后的货币宽松之手确是大幅度的、隐蔽的。(真的吗?)

  

  c) 房地产税是一种演出,并无实际意义。

  

  d) 刚性需求,本质上是一种终极垄断。

  

  e) 结论就是,直到房地产吃进一切国内财富,直到我国玩儿完。

  

  f) 我认为这篇文章揭露的是垄断资本主义向共产党政府的渗透。可是,共产党中央能够抵抗住这种渗透吗?究竟谁胜谁负?

执政理念的转型  

  13、 当中国房地产中最重要的多头开始看空,货币开始紧缩,房地产价格将迅速崩溃。[xlii]

  

  a) 第四个多头:银行。银行的资产不是私人的,是人民的,赚了是自己的,赔了是人民的。

  

  b) 政府将由多头转变为空头。

  

   i. 民怨带来政治损失,这种损失另政府难以承受。

  

   ii. 建设廉租房也可以拉动经济

  

   iii. 自有住房达到90%,拉动经济已经没有多少空间

  

   iv. 政府已经从积极鼓励转变为被动支持。

  

   v. 2010-12-5,目前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了第二次调控的后期,已经连续1次加息,2次提高银行准备金。预计将进入加息通道。而3次条款基本上是箭在弦上,只是等待发出时机。预计三次调控将包括:房产税、加息。[xliii]

  

   vi. 改革到了攻坚阶段,作为体现改革成就的房地产如果不能与经济一样软着陆,改革开发的成果可能被全盘否定。中央为此与利益集团在进行着一轮艰难的博弈。这是关系到中国发展的目的问题。房地产改革为了谁?为了利集团,这就动摇了执政的基础。[xliv]

  

  c) 房价并不是多空博弈完全控制的,在其背后货币决定了其走向。“中国M2与GDP之比已经达到 180%远远超过美国的60%,广义货币的总量M2在2010年8月份达到68.7万亿,竟然超过美国10万亿左右。”国务院已经开始应对通胀。

  

  d) 国务院可能能够接受较低的GDP增长。根据是什么?并没有给出,是领导班子的改变么?

  

  e) 未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不治理通胀,甚至继续扩张货币,结果必然是国家灭亡。另一种是治理通胀。因此地方政府、房地产商、央企、银行、都将成为空头。因为(亏了是人民的。)为了政绩、为了利润、为了收回资金等等。

  

  f) 最后是投机者察觉到市场多头已经反转,那时候,投机房源将集中入市卖出,疯狂的下跌将无法阻挡。

  

  14、 按需分配土地的使用权是一种合理的制度。[xlv]

  

  a) 我国的社会主义宪法规定,土地所有权属于人民。因此,人民的合理的用地需求是应当免费的。超过一般的用地需求,可通过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按需供给。企业生产用地,也可以采用地租的方式,通过人工建立的房地产使用权交易市场调节其使用权归属,促使企业节约用地。

  

  b) 一方面,目前的地方土地财政是不合理的。土地招牌挂侵占消费者剩余。政府收取的卖地的钱没有返回给使用者,开销方向存在腐败隐患。土地的使用者为本来属于自己的土地付费,所付的费用并不能够保证通过转移支付被自己所享用。土地的使用者要在创造出土地的使用价值之前就支付地租,造成金融需求。总之、财政转移支付、金融需求等等环节的摩擦力将截流、漏流、损耗、蒸发一些财富,并滋生腐败。

  

  c) 如果彻底地实行平均主义,那么将造成有些人不使用却无法将其不使用的土地或房子移交给使用者使用。因此,按需分配替代平均主义是合理的。

未来房地产发展的预测房价与资金链的关系  

  15、 资金链是引起房地产开发商担心的唯一参考标准。同时,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链并不紧张,因此房价不可能下跌。[xlvi]

  

  a) 商业银行有理由和手段在信贷总规模受到控制的前提下依然超额投放货币。

  

  b) 国外热钱流入房地产。

  

  c) 而热钱流出房地产则会造成房价的下降。[xlvii]

  

  d) 由于部分在房价上涨过程中参与的资本已经套现,因此他们的利润将由房价下跌时接盘者的损失提供。[xlviii]

  

  e) 国家和地方的负债可以注入房地产。

  

  f) 中央政府不能彻底贯彻金融货币政策,地方官僚、房地产商形成的利益集团实际上在左右货币政策。

  

  g) 行政政策脱离了货币政策,就无法真正生效。

  

  h) 因此单纯依靠行政政策调控房价必然失败。

  

  i) 这说明在当前得政治体制下,土地财政收入归地方所有,开发商比较独立,在地方政府的协助下不受行政政策干扰。唯一能够制约房地产党的只有总的货币流动性这一货币条件。

继续上涨与超级通胀房地产的实际价格成因及趋势  

                              

  

  当美元贬值的时候,它的黄金房价也下跌。当人民币贬值的时候,它的黄金房价却在升高。

  

  1970年黄金房价是1940年的5倍,之后房价下降。2000年房价是1980年的7倍,之后房价下降。我们中国房价也是超越了5倍。我们还能继续涨么?

  

  房价先是跟着货币涨,这是经济上升的时期,然后突然货币崩溃,房价继续涨,但名义上的房价却崩溃了。这是经济下降周期。可是为何中国的经济衰退要落后美国10年?难道中国的房价是假的?

  

  中国的房价是美国人炒起来的。第三世界的工资支持不了国际化的房价。中国成了美国人的郊区,然而郊区中的中国人却不得不被边缘化。然而,当5年后,美国自己爆发大危机。那时,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房价下跌?失业?革命?

  

  中国为美国打工,美国老板来中国炒房。廉价的中国劳动力却要买比美国还贵的房子。这完全就是外国人的阴谋。

  

  中国人要自己将这个阴谋捅破,否则这个阴谋将被外国人用来压碎中国人。

  美国纽约的房屋的美元价值一直在上涨。然而,房屋的黄金价值却出现波动。最近十年之间,房屋的黄金价值由2000年的高点下降到目前的低点。其平均价值基本上等于历史的平均值。也就是说,如果将房子的黄金价值视为经济的指示器的话,从2000年开始,美国就进入了一个经济衰退期。

  

  有趣的是,美国是怎样摆脱1980年的经济危机的呢?这场危机肇始于1970年。

  

  我们看到“1980~1982:美国股市暴跌引起全球股灾”这是这种强迫的资产爆裂,才让美国的经济重新找到了增长的动力。

  

  从80年到2000年,美国的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正是在这一阶段中,美国战胜了其最大的劲敌——苏联。

  

  Gold Field Mineral Services (GFMS) estimated that above-ground stocks represented a total volume of approximately 150,500 tonnes, of which 61% had been mined since 1950.

  

  奇怪的是黄金开采的成本并不高。

  

  房地产的实际价格成因及趋势

  

  美国道琼斯股票的对数市值

  

   房地产的实际价格成因及趋势 

  

  北京未来会如何?

  

  美国的货币贬值总是与衰退向伴随。中国却在用贬值的货币支持自己成长的经济。

  

  因为货币发行权掌握在了美国手中,因此,坏的货币伤害了中国。

  

  人民币如果升值,那么未来买到的黄金就更多了,同时房价会下跌。但房子的黄金价格不会变。黄金买到的房子就更少了。

  

  人民币升值,就是通货紧缩,就是卖出美元,买入商品。

  

  为何北京房价比金价还高?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比黄金更有价值。

  

  黄金房价为了实现自己,就要把货币房价,在一个不断贬值的货币系统内推向不可理喻的高点。

  

  结果,恶性通货膨胀就出现了。

  

  黄金房价的上涨本身是一件好事情。可是在超额贬值的货币基础上的黄金房价上涨将造成货币房价的飞涨,结果就是人民收入无法跟上这种飞涨。

  

  结果,中国的崛起要在美国的快速下滑中承受美国发行的劣质货币的伤害。

  

  结果就是,中国必须调整货币政策。将超发的货币吸收回去。

  

  中国如果仅仅吸收自己的超发货币,而不改变汇率。那么中国的房价下降的同时,黄金房价也随之下降。这时,持有人民币将和美元共同贬值,而持有黄金将最有利。

  而,中国如果能够吸收自己超发的货币,同时走货币独立的道路,那么中国的货币币值就将实际性上升。结果就是,对于人民币来说,购买力增强、国内房价下降、黄金房价不变。同时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对于持有货币的人来说是最有利的。这是一种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进行这种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社会主义经济重建,否则利率过高将令社会开工不足。显然中国的经济制度使得中国无法走这样一条道路。

  中国如果什么都不做,那么房价还会上涨吗?如果房价涨到了没人买得起的地步,当然就不会上涨了。

  虽然到那时,房子的黄金价值仍然有上涨的动力,但人们的收入增长太慢。房价没法涨。这时,把房子卖出,持有黄金,将能够对抗货币贬值。

  未来,只有货币的恶性贬值才是可行的。只有收入型的通胀、工资型的通胀才能够将房价的黄金价值拉下来。

  而罪恶的源泉就是超额货币。试想,如果人民币像黄金一样不贬值,那么如今的房价也就上升一倍而已。而工资也上涨一倍。

  

   房地产的实际价格成因及趋势 

  

  貌似合理的结论就是,中国的房价将与其GDP、币值一起升值,结果造成房子的货币价值不断上涨。

外力刺激下的房价崩溃  

  (待续)

  


  

  [i]无需再为房价愁

  

  [ii] 孔庆东:政府要保证居者有其屋

  

  [iii] 警惕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新自由主义趋向

  

  [iv]近百官员内购房产名单曝光

  

  [v] 孙锡良:“二十九套刚性需求”检验出房控成色

  

  [vi] 中国“达尔文”们的写真集

  

  [vii] 房产学会有个z说话了

  

  [viii] 社科院:中国近20年经济增长主要靠房地产

  

  [ix] 调控下的房价不涨就该感谢国家

  

  [x] “限购令”背后考量地方政府的生存方式

  

  [xi] 曹建海:“慈父”高俅--评《水浒传之地产调控恩仇记》

  

  [xii]像任志强一样体谅官员的苦心

  

  [xiii] 上海房管局原副局长落马数名地产商逃往国外

  

  [xiv] 将卖地进行到底!维持高房价一百年不动摇!

  

  [xv]时寒冰谈降房价,老百姓和地产商都笑了

  

  [xvi] 调控房价要靠良心

  

  [xvii]“空调”司令部通告:血腥拆迁不可能停止

  

  [xviii] 社区书记得罪开发商无奈逃亡6岁儿子被车碾死

  

  [xix] 韩令国:房产税只能推动房价上涨

  

  [xx] 高房价真的那么难治吗?

  

  [xxi] 房地产调控真相

  

  [xxii] 伤民心的“保障房”给谁敲响警钟

  

  [xxiii] 房地产调控是政府的横征暴敛

  

  [xxiv] 多次楼市调控被指收效甚微新政遭遇执行难

  

  [xxv]我来出个“国一条”

  

  [xxvi] 国内的房地产有点像当年的香港

  

  [xxvii] 牛刀:两大数据说明中国房价要下跌十年

  

  [xxviii] 我去租谁的房子?

  

  [xxix] 打地商,分楼房--向毛泽东故乡人民学习

  

  [xxx] 韩令国:侯宁VS陈宝存,对赌的是政府良心

  

  [xxxi]强拆恨

  

  [xxxii] 房租上涨的原因分析

  

  [xxxiii] 牛刀:通货膨胀将终结房价泡沫

  

  [xxxiv]谈谈房地产

  

  [xxxv]关于房事,很容易计算空置率

  

  [xxxvi] 却原来,房子竟是给人住的呀

  

  [xxxvii] 房价调控趋于失败的原因何在?

  

  [xxxviii] 中华民族可能成为第一个被高房价葬送的民族

  

  [xxxix]近百官员内购房产名单曝光

  

  [xl] 曹建海:“商住倒挂”将现比价复归趋势

  

  [xli]“空调”司令部最新指示:借虎生威,再创佳绩

  

  [xlii]中国房地产崩溃进入倒计时

  

  [xliii] 曹建海:“调控大势已去。”

  

  [xliv] 破解房价难题

  

  [xlv]在中国,人人生而有房!

  

  [xlvi]让权贵集团降房价,是让他们剜肉卖血(时评)

  

  [xlvii] 房价已经进入最后的疯狂

  

  [xlviii] 房地产必将成为财富的坟墓

标签:房价   房地产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