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萨科齐为何充当军事干预急先锋空袭不是西方力量万灵药国际社会对空袭利比亚反应各异美国是实际的领导者

2025-02-26 文摘 评论 阅读
  

  萨科齐为何充当军事干预急先锋

  

  空袭不是西方力量万灵药

国际社会对空袭利比亚反应各异  

  美国是实际的领导者

  

  萨科齐为何充当军事干预急先锋

  

  参考家园2011-3-21 14:48:38 :《参考消息》

  

  着眼国内为大选造势

  

  【美国《洛杉矶时》 3月20日文章】题:随着法国主导利比亚局势,萨科齐开始取得胜利

  

  由于支持率处在历史最低点,且面临着明年的大选,法国总统萨科齐迫切需要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

  

  而现在他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这位法国领导人召集四大洲的领导人在爱丽舍宫举行了一场紧急战争会议,以就军事打击卡扎菲一事达成一致。

  

  两周以来,他一直在煽动对卡扎菲采取某种形式的军事行动。萨科齐上周曾打算,无论联合国是否通过决议,法国都将单枪匹马对付利比亚。但他显然进行了重新考虑。

  

  在周六的巴黎峰会结束后,比利时首相伊夫·莱特姆向记者明确指出,法国将“领导”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对法国来说,利比亚是十分重要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利比亚与4个对法国来说极具战略意义的法语国家——即突尼斯、阿尔及利亚、乍得和尼日尔——接壤。法国还从利比亚进口石油,而且法国石油巨擘道达尔公司控制了十分重要的利比亚油田。

  

  然而,对萨科齐来说,利比亚给他提供了另一样东西:机遇。

  

  他将在2012年再次参加大选,而法国人所欣赏的是一个能够让法国在世界舞台上尽情表演的总统,一个能够将戴高乐曾自豪宣称的“拥有特殊使命的法国”体现得淋漓尽致的总统。

  

  挽回颜面避免被边缘

  

  【日本《每日新闻》3月20日文章】题:对利比亚动武法英充当前锋美国甘当后卫

  

  为使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允许对利比亚动武的议案,法国采取了积极游说美国等行动,同时还在19日主办了多边会谈判断是否应该对利比亚动武。法国采取这些行动的背景因素是,法国未能及时应对去年12月以来突尼斯和埃及的民主化运动而受到了严厉指责。

  

  在突尼斯爆发示威游行伊始,时任法国外长的米谢勒·阿利奥-马里暗示法国有意援助本·阿里政权镇压示威游行。这一表态受到了外界严厉指责,加上外长本人在去年底赴突尼斯休假并得到了本·阿里亲信的款待这一丑闻曝光,阿利奥-马里挂冠而去。此外,法国总理菲永也因在去年底前往埃及休假并受到了穆巴拉克总统的接待而备受指责。

  

  由于忙于应对这些丑闻,萨科齐政府在应对中东民主化运动方面行动迟缓。萨科齐政府此次采取积极行动,还含有意欲为迎战2012年总统大选而挽回名誉的意图。

  

  另一方面,德国反对军事介入利比亚,欧盟在这一系列问题上没能达成一致。因此萨科齐政府可能还试图通过积极行动掌握欧盟的外交主动权。

  

  【美国《洛杉矶时》3月20日文章】由于在突尼斯问题上失策并且在埃及问题上未受重视,萨科齐决心不再在利比亚问题上被边缘化。

  

  积极行动树国际威望

  

  【法国《费加罗》3月19日文章】题:利比亚:萨科齐的时刻

  

  因为利比亚,萨科齐正重新表现出关键时刻在国际舞台上树立威望的能力。2008年下半年,共和国总统在任欧盟轮值主席时已显示出了其解决危机的才能。格鲁吉亚战争和金融危机爆发让他有机会赢得国际社会支持以寻求和实施一些解决办法。每当发生巨变的时候,法国都在场。对于眼下的利比亚事件来说,情况显然也是如此,只不过此番采取了更谨慎的方式,因为要考虑到遏制日本遭受地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各大国央行之所以大规模且协调一致地进行干预以帮助东京应对重重困难,这确实多亏了法国。这样一种协调行动是10多年来不曾有过的。

  

  在利比亚问题上,欧洲犹豫不决,五角大楼促使奥巴马无所作为,而爱丽舍宫博得了美国的大转变,使得联合国通过了1973号决议,准许对利比亚动武。

  

  萨科齐依靠卡梅伦,绕过默克尔的墨守成规,然后得以填补奥巴马领导地位的空缺。法国面对变革不会是一支不知所措、维持现状的力量,相反,它应该是为像“阿拉伯之春”这样的历史性事业服务的进步的发动机。

  

  空袭不是西方力量万灵药

  

  参考家园 2011-3-21 14:36:04 :《参考消息》

  

  【半岛电视台网站3月19日文章】题:从军事角度看打击利比亚( 前英国陆军军官贾斯汀·克伦普)

  

  在巴黎的国际会议结束了;法国战机已经开始执行侦察任务;等你们读到本文时,对卡扎菲部队的空袭行动已经开始了。

  

  因此,现在又是考验西方空中力量的时候了。西方的空中力量虽然在技术上很先进,但历史记录并不佳。

  

  此前认为单靠空中力量就能打败地面部队的设想都被证实是高估了自己。比如1999年,北约空袭对塞尔维亚装甲部队的伤害相对很小。

  

  2001年阿富汗战争的成绩好一些,但当时是特种部队才使得空中力量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袭击目标。

  

  协同作战面临挑战

  

  不管怎么说,前方有一些严重挑战。协同作战的能力将是首个挑战。来自许多国家的空军将不得不以协作的方式展开行动,然而他们在协同作战方面却毫无经验。

  

  通过认真的行动规划,这个挑战可以克服。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首批行动将由拥有熟练行动能力的北约盟国执行。不过,这个因素将增大战争的摩擦。

  

  第二个方面是应对利比亚的空中环境。卡扎菲的空军使用的是落后的技术,对先进飞机构成的挑战很小。

  

  然而,假设与叛军之间的联络跟表面看上去的那样有限,发生误击的可能性可能增大,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战线模糊敌我难分

  

  防空环境也是重要因素。东部的许多远程武器系统落在叛军的手上,这个系统十分陈旧,相对落后,尽管在非洲可能数一数二。

  

  实际上,在1986年,利比亚在应对美国空军的“黄金峡谷”行动时表现太差,以至于苏联派一位将军前去调查原因。因此,即使是在的黎波里周围最集中和最有效的区域,这应该只不过起到“路面减速装置”的作用而已。

  

  然而,低空的形势就不同了。尽管型号陈旧,卡扎菲部队使用的一些前苏联造武器仍然具有致命杀伤效果。

  

  例如,ZSU-23-4自行防空火炮就部署在前沿附近,支援精锐部队“哈米斯旅”的T-72坦克。这个系统可以连珠炮般发射防空炮火,令飞行员感到非常困难。当然,在高空,飞行员不必害怕这些因素,但是困难是:在科索沃,据认为正是差不多的限制严重影响了盟军飞行员找到和打击目标的能力。这是只有一方使用坦克的环境。

  

  在利比亚,卡扎菲的部队和叛军使用的装备差不多,战线模糊不清。在大部分交火发生的城镇和城市,形势更加混乱。如果没有训练有素的前沿观察员的帮助,明确区分谁是谁,正确击中目标将是一个巨大挑战。

  

  卡扎菲对此心知肚明,毫无疑问将想方设法把他的部队离叛军更近一些,以便将障碍最大化。

  

  空中力量效果有限

  

  有鉴于此,“不踏足地面”的承诺可能最终将不得不加以修改。尽管可能会造成后果,但将不得不把特种部队观察员派到叛军之中。否则,很难观察到如何有效地展开行动,至少是在大多数交火发生的建筑物多的区域。

  

  比较而言,在利比亚的公路上和广袤的区域内移动的车队可能会更容易地被发现和攻击,但这种不加区别的打击可能会带来问题。

  

  因此,空中力量不是万灵药,几乎肯定不足以彻底扭转形势,至少是在不冒巨大的政治风险的情况下。

显而易见的是,西方除了推翻卡扎菲之外什么也不想要。那些在巴黎开会的人,最希望提升叛军的士气,驱使更多的人脱离政府军。国际社会对空袭利比亚反应各异  

  参考家园 2011-3-21 14:51:20 :《参考消息》

  

  中俄印表示遗憾

  

  【中央社北京3月20日电】针对多国部队对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今天表示“遗憾”。

  

  姜瑜说,中方注意到利比亚局势的最新发展,对向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表示遗憾。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姜瑜指出,“中方一贯不赞成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主张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以及相关国际法准则,尊重利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

  

  【俄新社莫斯科3月20日电】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卢卡舍维奇19日表示,俄对部分国家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为由,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表示遗憾。

  

  卢卡舍维奇说,俄罗斯强烈呼吁利比亚所有各方以及参与军事行动的国家立即停火并停止暴力行为,采取一切措施避免殃及平民。俄罗斯还要求各方采取措施确保各国驻利比亚外交使团及其工作人员安全。

  

  【德新社新德里3月20日电】印度外交部发表声明说,印度对“空袭利比亚表示遗憾,针对利比亚当前局势所采取的措施应当缓和而不是让已经非常困难的局势进一步恶化”。

  

  声明说:“印度呼吁各方放弃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通过和平手段与对话解决分歧。在这个过程中,联合国与地区组织应发挥重要作用。”

  

  阿盟批军事干预

  

  【法新社开罗3月20日电】阿拉伯国家联盟今天批评西方军事干预利比亚。一周前它要求联合国在利比亚上空划定禁飞区。

  

  阿盟秘书长穆萨对记者说:“在利比亚所发生的事情与设置禁飞区的目标完全不同,我们所希望的是保护百姓,不要轰炸平民。”

  

  【法新社努瓦克肖特3月20日电】在美国、法国和英国对卡扎菲的军队采取军事行动后,非洲联盟有关利比亚问题的委员会今天呼吁“立即停止”所有袭击。

  

  在毛里塔尼亚首都举行了一场历时4个多小时的会议后,该委员会还呼吁利比亚当局确保“有需要的人得到人道主义援助”,以及“保护外国人”。

  

  【美联社加拉加斯3月19日电】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今天对西方军事打击利比亚表示谴责,指责美国及其欧洲盟友进攻利比亚是为了夺取这个北非国家的石油。

  

  查韦斯指出:“他们想要夺取利比亚的石油。利比亚人民的生命对他们来说一点也不重要。”

  

  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尼加拉瓜总统丹尼尔·奥尔特加等人与查韦斯一道,强烈反对美国和北约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

  

  【德新社德黑兰3月20日电】伊朗政府今天表示它对西方联军空袭利比亚持怀疑态度。

  

  外交部发言人拉明·迈赫曼帕拉斯特说:“迄今,世界大国采取这种干预行动通常是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在相应国家建立军事基地,实际上是利用其他借口、以一种新形式继续推行帝国主义政策。”

  

  德国只间接参与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3月20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19日在巴黎利比亚问题峰会结束后表示,德国只间接参与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为此德国联邦国防军将减轻北约在阿富汗的负担,美国也可以使用在德国的美军基地。

  

  默克尔说,我们的目标是结束利比亚独裁者卡扎菲镇压本国人民的战争,实现停火。德国对联合国决议的部分条款存有顾虑,因此投了弃权票。但现在决议已经生效,德国希望能够成功实施决议。

  

  【法新社东京3月20日道】日本外相松本刚明20日在一份声明中说:“日本政府支持联合国成员国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采取的措施。”

  

  他还说:“我们强烈谴责利比亚当局对人民采取的持续暴力行动。我们敦促利比亚当局尽快做出一个慎重的决定。”

  

  美国是实际的领导者

  

  新华网 2011年03月21日 07:36:55

  

  : 广州日

  

  利比亚可能像索马里那样一片混乱

  

  记者:军事干预对利比亚局势有什么影响?随着战事的发展,中东局势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李伟:我们先从利比亚的历史说起。利比亚实际上是一个部落国家,民众首先是忠于部族、而后忠于部落,最终是国家。卡扎菲敢于在国内动武,也是取决于拥有向他效忠的部落、部族。在卡扎菲执政期间,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效忠者。这个优势随着战事的发展,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军事行动最多只能是缓解、制止利比亚国内冲突进一步加剧,但无法解决根源问题。发展下去,利比亚可能像索马里那样一片混乱。

  

  记者:CNN播放了利比亚国家电视台播出的卡扎菲音频讲话。卡扎菲宣称,利比亚全体人民已经拿起武器,利比亚人准备进行长期战争。目前联军的军事打击会不会被卡扎菲政府利用?

  

  李伟:战事如果继续,很可能从内部的部落冲突,演变为反西方国家的深层冲突。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可能造成利比亚长期冲突,甚至可能造成利比亚东西分裂,当然从整体上讲,国际社会肯定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景。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利比亚的干预,会让国内民众对卡扎菲的支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内部纷争进入反西方。而且这个变化可能是利比亚境内,也可能是利比亚境外,比如阿拉伯世界,中东地区的反美派都可能牵涉进来。因为空袭对平民的伤害不可避免,北约的军事打击可能挽救了反政府武装,但是会强化了中东地区的反美情绪,并埋下长时间的冲突隐患。

  

  (文/特派北京记者陈翔、李栋、石善伟)

相关文章 另眼看中东巨变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崛起及其影响西方舆论战正打垮叙利亚:叙高层饱受谣言之苦利比亚“解放”真相:北约特种部队和基地组织联手主流媒体不道的情况:3月15日-18日叙利亚通讯社道[读天下]皇军加上带路党,叙利亚Hold住吗?美欧“民间机构”强力渗透叙利亚主流媒体不道的情况:3月7日至3月11日叙利亚通讯社消息选登王文:伊朗十记(上)恩道尔:目前中东动荡只是美国“大中东计划”战略的一部主流媒体不道的情况:3月5日-6日叙利亚通讯社道主流媒体不道的情况:3月3日-4日叙利亚通讯社消息汇总
标签:利比亚   法国   3月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