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何新疫苗问责反思的反思
对何新疫苗问责反思的反思
何新因疫苗问责触动卫生部神经,得到部长级领导接见,接见之后,何先生有所反思和总结。笔者读后,对何先生的反思和总结进行再反思,现分析如下:
何新重申:此前他所一向质疑的只是针对美国加工过的疫苗────既然这次注射的麻疹疫苗与美国完全无关,那他就没有理由不支持。国产疫苗在技术上可能远远不如美国,但至少不会有意被掺杂神秘害人的东西。
反思:何新承认质疑疫苗问题实际是质疑美国的用心,担心美国人在疫苗里掺杂神秘东西,对技不如人的中国疫苗则采取“没有理由不支持”的态度。但我不得不提醒何新先生,在婴儿奶粉领域,恰恰是我们自己的奶粉掺杂了大量三聚氰胺,致使中国儿童受到严重伤害。国人反而对海外奶粉满怀信心。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多年来我们对科技主义象崇拜神一样敬拜,让百姓盲目相信了他们不懂的科学。这次疫苗事件之所以掀起轩然大波,恰恰是疫苗专业领域里的专业人士提出的质疑,这是引起国人惊恐的关键。即使何新先生有幸能亲自听到卫生部长解释,但疫苗专家的质疑之声还是存在的。我们不知道疫苗是什么,有什么元素,起什么作用,怎么起作用的,何时起作用,起多长时间作用,会出现哪些副作用,如何应对这些副作用,生产厂家是哪家,谁提供的技术支持,原材料从哪里来,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没有解决,疫苗问题仍将是个定时炸弹,随时会引发社会心理恐慌。不是部长说一两句许诺和澄清就能解决的。要取信中国人,必须说出个标本兼治的理论来,如中医一样,知道什么病什么症状,怎么得的,病根在哪,如何辩证施治,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疫苗既然是西来药种,本身就是病毒植入形成抗体,那么植入的病毒本身就是对身体系统免疫的破坏,怎么就是安全呢?因此何新先生见了部长一面,就说国人可以疫苗了,那也是不负责任的,至少对前面的质疑还是没有坚持彻底。
何新认为:生物制剂以及药品工业关系国人生命安全,不应当被外部资本所控制!
反思:农业部能将转基因物种轻描淡写的推行进来,那么卫生部为什么就不能将“转基因”药品推进来呢?看看我们还有多少企业没有被外资控制,医药领域尤其是,拿西安杨森来说,一位朋友介绍,就在十年前,这家外资医药公司一个销售员一年销售任务就完成一点四亿元业务量,业务员年收入可达三百多万。这是十年前,十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医药推广能力和技术水准,又岂是国企医药公司可比的。就拿此次莫名的疫苗事件来说,同时进行大量的免费推行,如果没有卫生部注资可能吗?那么卫生部这笔钱花给了谁,让谁完成这件事的,尤其是生产单位是谁它背后的老总是谁。前时读到新浪的背后的股东都是外资,连盛大、复兴国际都不过是过渡的股东,甚至他们都有当托之嫌,那么谁能保证生产疫苗的厂家不是这样的企业?何新又凭什么说不是外资控制的?难道他知道的那家医药企业是隐形的吗?
何新說:这次卫生部与何新的紧急互动,是一次政协委员对于事关国家安全以及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的直接问责事件。由于网络的无界性和公开性,该事件的全过程这次都完全显示暴露在网络上────表明了全国政协并非国外所说的政治花瓶。也显示出了独特的中国公共政治以及中国特色的现代民主制度的独特运行方式。卫生部此次的危机处理方式是有效率和成功的,何新对此表示感谢和钦佩。
反思:经过此次疫苗事件,网络问责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政协委员的何新是功不可没的。卫生部部长也能迅速回应也是值得赞扬的,对促进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运行起到了推动作用。
问题是此次疫苗事件,关于疫苗的信任危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背后有政府信任危机,更有对卫生医疗系统从业人员的信任危机。即使到现在,连部长都表态了,我们依然对疫苗持有怀疑。就是西医的思维模式和中医的思维模式是不一样的,中医的标本兼治学说是能起到定心作用的,而西医则起不到,现在病人只一厢情愿相信西医老专家门诊,不是专家开什么药都不信,还是要不断地换医院再看,哪怕是头疼感冒都有这种倾向。因此关于卫生部化解这次危机问题是表面的解决之道,它的深层问题应该是大力弘扬中医之道才是安定民心,解决民病的长久之方。因此,期待何新先生看到本文之后,能再继续质疑疫苗以致取消不符合目前科学规律性的疫苗,推动中医发展,恢复人民对民族医学的信心,满足国人内心的盼望。
原文:
何新对于此次疫苗问责事件的几点反思和总结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