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网民批袁腾飞歪曲历史诽谤毛泽东称其不配做老师
网友原帖:戳穿袁腾飞,还中国历史和革命领袖真实面目
环球网5月6日消息 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袁腾飞的一段讲课视频日前被公布到网上,结果惹怒了很多网友,纷纷回贴怒批他肆意歪曲新中国历史,诽谤甚至谩骂开国领袖毛泽东。有的留言者认为袁腾飞不配做老师,担心他毒害了学生。有的网友认为他颠倒是非,黑白混淆,还有一部分网友言辞更为激烈。
在环球网论坛里,“戳穿袁腾飞,还中国历史和革命领袖真实面目”的贴子受到热捧。文章强烈抨击了袁腾飞有关新中国建国以来历史授课视频歪曲历史、特别是诽谤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做法,并且得出“原来袁氏的所谓高级,就是建立和体现在肆意歪曲中国历史,恶毒诽谤革命先烈,疯狂攻击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罪恶基础之上”的结论。
网友们在文章后面的评论中,也就这段视频内容发表个人看法,其中谴责袁腾飞的声音占了大多数。网友“除奸队员”的话虽然简单,但一语中的:“小袁改写了历史!!”有网友说,袁腾飞在课堂上发表这样的言论,“不配做老师!”、“他做教师对孩子的毒害是非常深的,因为孩子们不懂事”、“这是在误人子弟”。有网友表示:“我也听了袁某人的一些简短视频,听他那么说,就知道其人不过是为了哗众取宠!只是为了在大众面前撒娇,出名而已。”
对于袁腾飞在视频中对毛泽东的评价,很多网友都表示愤恨。网友“lichen”说:“袁是什么人,看了气得发抖,我只想问一句他为什么这么恨毛泽东?”“红楼醉客”则说:“历史岂容他姓袁的乱改!!!!伟大的毛主席岂容他随意诽谤和侮辱!!!”
网友“磕睡猫”在领教了“袁老师”的讲课后“悲愤交加”,称“此人满嘴跑马、大放厥词,除了疯狂污蔑国父毛泽东,更将新中国头三十年说得一无是处。”他表示,自己起初比较欣赏袁氏的讲课风格,觉得他讲的很生动,和一些照本宣科比起来入耳许多,没想到这段视频如此“令人难以想象”。他认为,“毛泽东之于中国,就如华盛顿和林肯之于美国!”,但到了袁腾飞的嘴里,却变得一无是处,“如此颠倒是非,黑白混淆,你于心何忍,居心何在?!”这也正是很多其他网友的疑问,他们指出:“歪曲历史就是背叛!”
当然,也有少数网友为袁腾飞抱不平,不过这样的声音基本被反对者的批评声淹没。而除了相对显得比较“平心静气”的批评而言,网友的回贴中不乏针对袁腾飞的极端之辞。
袁腾飞肆意诋毁伟人 网民斥无耻 [2010-05-06]
袁腾飞被网友称为史上最雷的老师
【文汇网讯】袁腾飞是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精华学校教师,被学生誉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是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人教版)编写者之一;曾参与北京市高考历史命题工作。于2009年7月13日-8月11日应邀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节目讲授《两宋风云》。
由于袁腾飞的一些出位言论近期在网络间广泛传播,中国的政治现实,甚至是民族英雄和生活中的国人都成为他日常攻击对象。而袁的授课视频还被放上网,引起网民愤概。
近来,一些海内外学者和有识之士纷纷发声呛袁。文汇网的交互栏目关于「袁腾飞语录」的讨论文章日渐火爆。文汇博客名嘴夏硕撰文《袁腾飞讲课煽动分裂疯狂攻击伟人》,炮轰袁出位言论,指责其歪曲历史,鼓吹「藏独」,妖魔化毛泽东甚至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并质疑央视邀请袁登百家讲坛。
更有署名大日如来的博主在文汇博客中撰文《袁腾飞人人得而诛之》,文章针对袁腾飞关于一些与中华版图和历史相关的谬论进行了有力抨击:「袁腾飞的言论,已经触及了现行了法律,他否定的并不是毛泽东一个人,而是中国现行制度。尽管他的话不堪一击!他把中国对西藏的主权视为武装侵略!他鄙视中华民族,坦然接受异族侵略!宁愿做日本人主导下的其中一族!袁腾飞,人人得而诛之!」
在他的另一篇文章《袁腾飞是个什么玩艺儿》中,严厉的批评了袁对民族英雄的诬蔑和对华人「愤青」的鄙夷。在文末指出了袁腾飞的「硬伤」-「袁老师陷在历史故事里,似乎缺乏大的历史格局与视野。袁腾飞老师新书行文的痞子习气与大胆出格劲,对待历史人物不甚包容近乎刻薄的态度以及讲述历史的肤浅与轻佻,归结到底大抵上与其缺乏对历史的尊重有关。今天,对历史与文化的尊重,不过是个发语词,利益才是终极目标。出来混,无非是为了赢一个货币选票,只是,不要忘记了还有个教师的身份。」
署名温相的网友在《对袁腾飞不得不说的话》中针对袁腾飞攻击毛泽东以及中国历史的议论进行了有力的反击,文中犀利地对袁腾飞的议论做了如下评价:「此君居然无知无耻到了如此地步,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袁腾飞讲的唾沫横飞,不排除是一种个人炒做,利欲熏心所致。」
读者在文汇网交互栏目里留言指出「袁腾飞现象是反动势力解体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的具体成果、是中国人丧失信仰取向欠缺价值判断的具体表现」。
「袁腾飞现象」的出现,是商业炒作、还是个人炒作、或真的如网友指出的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现象,值得深思和关注。
文汇论坛、文汇博客欢迎读者就「袁腾飞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讨论,网址:bbs.wenweipo.com、blog.wenweipo.com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