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巨头“联姻”将成最大转基因企业 拜耳洽购孟山都
两次被拒之后,德国医药和化工巨头拜耳(Bayer)公司对全球第一大种子公司美国孟山都(Monsanto)的“求婚”依然在继续加码。
消息人士透露,拜耳与孟山都双方在价格和交易终止费方面取得进展,有可能在未来一两周内达成协议。但该人士也警告称,谈判仍有破裂和推迟的可能。
9月6日,拜耳证实了与孟山都计划中的交易正在进行高级谈判,拜耳准备对孟山都出每股127.50美元的收购价,高于此前的每股125美元。不过,目前关键条款和条件尚未达成一致。
拜耳方面9月7日在接受《中国经营》记者采访时表示,拜耳目前拟议的要约,旨在购买孟山都普通股中的所有流通股,每股面值0.01美元。孟山都股份要约收购程序目前尚未启动。程序一旦启动,拜耳将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要约收购文件材料,要约收购正式文件也将被送至孟山都股东手中。
若该收购取得成功,将产生世界上最大的除草剂和杀虫剂、转基因产品制造巨头。这对国际农化产品市场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对于相对落后的中国相关企业而言,却不是一个好消息。
几经波折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拜耳首席执行官Werner Baumann和孟山都CEO Hugh Grant最近几周展开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会谈。两家公司有望在未来一两周之内达成新的协议。因为会谈是私底下举行的,该消息人士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身份。对于相关传言,拜耳和孟山都的发言人均不愿做出进一步的评论。
该项并购谈判并不顺利。在2016年5月,双方并购谈判开始时,孟山都市值大约400亿美元,拜耳市值大约960亿美元。而截至9月5日收盘,拜耳的股价已经下降了近1/5,公司市值约为780亿美元;孟山都市值则上升至470亿美元左右。
2016年5月,拜耳考虑出价收购孟山都,当时孟山都估价约620亿美元,溢价率大约为20%。此后,拜耳将要约收购价格从每股122美元提升至每股125美元。然而,孟山都对拜耳这份650亿美元的要约价方案并不满意。当时,彭博社称,孟山都有可能会接受另一家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的收购要约。
但到2016年7月,孟山都迫于业绩压力,开始重新考虑拜耳的收购要约。同时,7月14日,拜耳在官网发布声明称,经过与孟山都私下商议,拜耳将对孟山都的收购总价提高20亿美元至640亿美元,并增加了15亿美元的分手费。不过,孟山都还是觉得640亿美元的收购价太低,再次拒绝拜耳的收购要约。
本记者就最终可能的收购价格求证了拜耳和孟山都方面,双方都没有直接回应。不过,按照此前谈判情况,拜耳势必会进一步提高收购价。有分析师称,最终孟山都可能接受的最终价在130~135美元/股之间。
记者也从拜耳方面了解到,目前拜耳一直在审查孟山都的账目,并为收购孟山都扩大融资团队,包括汇丰控股和高盛集团等在内,贷款规模约在600亿~750亿欧元之间。数次提高价的拜耳,对于收购孟山都似乎势在必得。
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生意社总编刘心田认为,提出收购前,拜耳内部必然就收购案进行了各种预判和分析,拜耳对孟山都格外垂青是经过严格的市场和财务分析的,在拜耳看来,孟山都肯定是值这个价钱的。
“比如收购孟山都之后,可以让拜耳的种子相关产品研发上市的周期大大缩短,增厚技术储备,减少相关费用。”刘心田表示,拜耳和孟山都现在都已不是传统的化工企业,早些年已转型种子、医药等生命科学,发展思路和理念较为相近,这也是两者合并的一大诱因。
不过,该项并购依然面临诸多风险。记者注意到,此前一些环境和消费者组织也在一直呼吁监管机构直接叫停该交易。欧洲议会的成员已开始在网上发起请愿,称该交易“将主宰欧洲的种子市场”,并进一步缩小已经相当狭窄集中的行业内选择。
如果收购成功,拜耳与孟山都综合体在全球种子市场份额将达到29%,在农业化学品方面市场份额达到27%。如果形成垄断,将难过各国监管机构的审批关。
影响几何不唯拜耳与孟山都,从2015年12月至今,全球化工领域并购重组的浪潮依然在继续。不仅包括陶氏化学、杜邦、孟山都、先正达等几大农化巨头,也包括中国化工集团这样的中资企业,以及拜耳这样的医药化学巨头。
这场跨国并购浪潮的一大背景是,全球农产品(12.500, -0.14, -1.11%)价格的大幅下滑以及全球农业公司效益下滑。此外,粮食价格的下跌也在压缩对种子、化肥等的支出,这也是孟山都、先正达等农业种子巨头业绩下滑并先后被收购的重要原因。
记者注意到,孟山都截至5月31日的财年第三季度,公司净销售额同比下降8.5%至41.19亿美元,低于预期的44.9亿美元。孟山都方面表示,公司已连续六个季度的季度销售额低于预期值。
对于拜耳并购孟山都的思路及未来重组方向,或许也能从去年陶氏和杜邦合并中得到一些启示。
去年底,美国最大的两家化工公司陶氏化学和杜邦正式宣布合并,合并之后市值超过1200亿美元,超越巴斯夫成为全球最大化学企业,同时对孟山都全球最大的种子和农药公司地位形成挑战。
据了解,陶氏化学和杜邦合并之后将寻求分拆为三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分别专注于农业、材料和特种产品。其中,农业部门将打造一个更加深化的农药产品组合,包括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以及一个更加强大的转基因种子专利组合,加剧与全球第一大种子供应商孟山都和全球杀虫剂领头羊先正达的竞争。
“强化优势项目、剥离非核心业务、提前战略布局是此次并购浪潮中较为显著的特点。”刘心田表示,拜耳核心领域主要集中在医药保健和农业领域,如果拜耳成功收购全球最大的种子企业孟山都,无疑会是对拜耳种子业务的极大强化。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未来农用种子及化工领域的合并潮将愈演愈烈。而中国也希望在这股全球大潮中,通过并购实现农业现代化,并获取种子专利等相关知识产权,但这显然并不容易,中国目前在用的相关专利多是国际巨头们已经抛弃不用的。
业内人士认为,拜耳和孟山都的合并,对于国内市场和相关企业来说并不算一个好消息,技术储备和研发劣势将会让中国企业在这波浪潮之后更加边缘化。
“两家巨头的合并将使得两者的技术和市场优势更加明显,对技术和市场的把控更强。”刘心田表示,国内市场民企更有活力,国企更有资本实力,不过,两者目前都是各干各的,这对目前相对落后的中国相关企业来说无疑是压力变大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