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纪念毛泽东源自现实环境

2025-02-25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纪念毛泽东源自现实环境  

  

  邱波  

  

  今年是毛泽东主席逝世三十五周年。尽管他老人家已故去多年,但中国人对他的怀念却与日俱增;不论是逝世纪念日,还是诞辰纪念日,不仅有很多人撰写感念文章,而且更蜂拥而至地趋向“毛主席纪念堂”和韶山作深切祭奠,以表达对故去伟人的追忆。情态如此展现并不令人意外。由于中国安全形势日趋严峻,从而使更多中国网民时常以黄海、南海等危及中国安全的事件而发表对毛泽东的感怀;而如果能够感受到感怀毛泽东的网民大多为80后、90后的青年族群,其意义就更加非同寻常。事实上,“红歌”的再度兴起便很能说明问题。  

  

  毛影响超越中国范畴  

  

  缘由很简单,现如今是一个偶像崇拜的年代。少男少女可以尽情地为其所迷恋的歌星、影星和体育明星而欢呼喝彩;而即将步入自立阶段的大学生则对比尔·盖茨、杨致远等数字英雄推崇备至;爱因斯坦、诺依曼等科学巨人也同样不乏成批的追随者,而丘吉尔、罗斯福等拯救国家于危难的政坛豪杰则更是被视为民族英雄而受到人们永久的尊重与爱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受到现今年轻人的景仰实乃是合乎情理的正常现象;事实上,某些中国军人在其文章中引用“毛语录”或在电视节目中表达他对毛泽东的推崇,无不体现了今日情境的深刻变迁。可以说,今日中国应该涌现更多的毛泽东的坚定崇拜者。  

  

  需要强调,笔者也是毛主席的崇拜者之一。崇拜他什么呢?崇拜他开创了一个时代,崇拜他实现了几代中国人孜孜追求的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梦想。看看伊拉克和南斯拉夫在与美国作战时的遭遇吧。它们不仅遭受了几十年也不能得到恢复的巨大损失,而且都被迫接受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再看看刚结束内战不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卓越表现,不仅给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以重创,而且朝鲜停战协议也无损中国丝毫的主权和利益。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朝鲜战争出人意料的结果已然极大地提升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加之此后“两弹一星”的顺利爆炸和升空,更在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中打进了一个楔子,从而使得自鸦片战争以来便倍受列强欺凌的的中华民族逐渐演变成能够对国际格局施加重要影响的新生力量之一;毫无疑问,由毛泽东一手策划的这一系列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早已奠定了其作为新中国之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精神领袖的巍峨地位。  

  

  重启“毛风潮”适逢其时  

  

  不错,毛主席在其生命历程中也曾有过不成功甚或失败的事例,比如,其经济工作就做得不算十分出色,但这一暇疵并不能掩盖其光耀千古的万丈光芒;其实,即便在西方世界,毛泽东也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重量级人物之一。坦率地说,毛主席的志趣在于解放全人类的政治使命,倘使其在年轻时热衷于实业救国的话,凭借他的高瞻远瞩和雄才伟略,相信他也完全能够开创较之于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也毫不逊色的商业帝国;只要看看有关领域的专家对他那气势磅礴的诗文和雄健挺拔的书法所作的高度评价,人们就可以想象,只要他愿意,他就完全有能力在包括经济工作在内的任何领域取得前无古人的旷世功勋。  

  

  毛泽东无疑是二十世纪的巨人之一,其宏富而精辟的著作更是为全人类所共同享有的文化遗产,不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表示敬重并要从其著述中汲取适合自己需要的精神养料,决不是什么不合潮流的落伍之举;身为中国人,倘使因自己的同胞或它国人士景仰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和研读他的著作而对其加以鄙薄和嘲弄,则不啻是刻意割断中国社会发展的有机联系,其数典忘祖的浅薄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令人齿冷。笔者之所以要在自己的拙作中生发这样的感慨,显然是源自某些中国人曾对崇拜毛泽东的行为大加挞伐的恶劣之举。  

  

  好在如今的中国年轻人不仅不象其前辈那样排斥毛泽东,甚至还成为毛泽东思想的追随者;在中国的安全环境愈发险峻的情势下,倘使能有更多的年轻人相继参与到追寻毛泽东思想的行列,实际上更有助于打造维护中国安全的社会风潮。正是缘于上述认知,以致笔者要在主席逝世纪念日撰写感怀类拙作,同时更期待笔者所展望的有益性风潮能够早日实现。  

  为资深评论员  

  :邱波

标签:毛泽东   中国   崇拜   毛主席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