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捍卫红旗的斗争——评《南都报》的文章

2025-02-25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捍卫红旗的斗争——评《南都》的文章

  

  : 游客久

  

  说明:这是一位老友写的文章,让我发表,我只上《主人公》,所以就贴在这里啦。
捍卫红旗的斗争——评《南都》的文章
一篇经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助理巡视员、研究员卢荻特约审稿的文章《南街村上演股权激励 红色亿元村神话或终结》在“南方网 ”——腾讯网、凤凰网相继出笼,《南都》全文登载了这篇文章,有的省市纸也鹦鹉学舌,从而开始了在官方喉舌上第一次公开地、肆无忌惮地对南街村的围剿。

  

  
一、围剿的政治背景

  

  当前全国处于一片南街村热、毛泽东热中,中国执政党“十七大”前后更是达到了一个高潮,而当局却倒行逆施,竭力进行“去毛泽东化”,只提“高举特色理论的旗帜”,不提或者尽量少提“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一位当红作家甚至叫喊:“要打退‘毛泽东热’!”另外,《南方周末》举起“自由”的破旗,北方《炎黄春秋》侈谈“民主”,这些官方的喉舌要进行“新的思想解放”,大声疾呼“不要用社会主义的观念来阻碍我们(往资本主义方向)前进”。而且《广州日》等也登了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类似的讲话。他们怕南街村热曼延,他们怕人们怀念毛泽东时代,他们更怕回到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天堂——毛主席领导的美好日子,而南街村却高举毛主席的旗帜、高喊走毛主席指引的道路,这就犯了当权者的大忌。他们是不可逆转地走资本主义道路,他们是毫不动摇地坚持资本主义的改革开放,今年,他们要庆祝资本主义胜利的三十周年,所以要围剿南街村这个“毛主席共和国”,必欲除之而后快。

  

  
二、围剿的手法。冷嘲热讽是仇恨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惯用伎俩,污蔑陷害是一切阶级敌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对美好的共产主义畏惧无能的表现。《南都》文章的通篇内容不外乎这八个的反复玩弄。什么“历史符号”“异类的典型”啦,什么苦心经营的“神话”啦,什么“吊诡的发展速度”啦,什么“神话”的破灭啦,甚至调侃南街村建立了“毛主席共和国”、王宏斌是“一个私德高尚的牧羊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无怪乎许多网友看了这篇文章义愤填膺,纷纷口诛笔伐,要为南街村讨回公道。

  

  
三、一切对南街村事业敌视的人,是造谣有术但是有限,因为《南都》文章翻来倒去就是:南街村改制了、南街村私有化了、南街村已经不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了、南街村已经不是红色的了、南街村不是最后的“人民公社”了、不是“毛泽东思想的样板村”了、不是共产主义在中国的缩影了。这说明了什么?他们怕南街村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是红色的、是最后的“人民公社”、 是“毛泽东思想的样板村”、 是共产主义在中国的缩影!他们希望南街村改变颜色,变成南街村外一样的黑色、紫色、花色;他们希望南街村融入私有化的大潮、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跟上他们所谓“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步伐。
这里的关键就是:南街村是否改制——实行了股份制。河南的《大河财富》在2008-2-29至3-6一期的赫然大标题就是“南街村集团改制三年间”,似乎南街村改制已是事实,而广大关心、热爱南街村事业的人也是最担心这个问题,因为股份制就是私有制,如果南街村已经股份制了,那还谈什么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
这个问题的真相是:
从2000年开始,河南省针对“乡镇企业规模小、科技水平低、管理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和部分集体企业机制弱化、产权不清等问题”,强力推进乡镇企业改制工作,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并以(豫发)【2000】19号文件形式下达,限定此后3年内基本完成。
面对这次股份制改制的恶浪,南街村进行了英勇地抵抗,王宏斌代表南街村人发出了铮铮誓言:“股份制就是私有制,南街村决不搞股份制!”“南街村决不会后退!”这样坚持到2004年,已经大大超过了省里规定的三年期限。于是,收缩银根、不给南街村贷款的压力来临了,南街村内部要求股份制的声浪在外界支持下高涨了,南街村面临着分裂、垮台的危险。带头人班长王宏斌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如果让南街村垮了只对资本主义有利、对社会主义有害,对毛主席指引的光辉道路损失太大了!于是大胆决策,与三大班子讨论,向全体南街村村民通,象当年搞党支部集体承包一样,我们也搞“股份制”,张三李四都有“股”,给上级,“手续齐备”,南街村股份制啦!这就是南街村所谓股份制的来由,它与当年党支部承包有“异曲同工”的意义和作用。所以,无论怎么污蔑南街村已经私有化(股份制)的人,也拿不出他们各自分红多少的证据,他们还是二百五的工资,他们还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生活资料70‰供给制”,干部群众都一样,只是在生产第一线的人收入要多一些,但是决没有贫富差距、两极分化。
至于说法律上南街村已经股份制,那么要问:持股人都不承认或根本就不要所持的股,可不可以?退一步说,持股人把所持的股交给南街村集体可不可以?如果所谓的法律对这些都不允许,死硬逼着南街村私有化,那也得看南街村全体村民答不答应!当年南街村人就不答应走“个人承包、分田到户”的道路才有了今天的辉煌!

  

  
四、要说明的问题。

  

  
1、靠银行贷款发展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靠银行贷款发展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问题,因为这是个金钱社会,一切都笼罩在金钱资本之下,没有金钱就不能活,何况企业发展。问题是金钱从哪里来、第一桶金是如何得到的、有了金钱干什么?显然,南街村的第一桶金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南街村这个集体的积累。南街村要再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有人民政府的支持,有兄弟单位的无私支援,那时候有很少的钱就能办很多很大的事,甚至没有钱也能办事,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能行吗?所以银行贷款发展就是唯一的出路,否则就会灭亡;而且银行资本家伸出手让人贷款,不然他们也是死路一条,这有什么值得挑剔的呢?!难道就是因为南街村把贷款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了吗?难道现在的银行贷款就只为了发展私人企业吗?
2、银行贷款发展,就有个还债的问题,按照《南都》文章的说法,南街村是“资不抵债的南街村集团”,那么我们就要问:南街村的“资”是多少,“债”是多少,是不是资不抵债?河南省的官方纸说“南街村的固定资产是29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得到班长王宏斌的肯定;债务呢?《南都》文章说是16亿人民币,而南街村说只有十二、三亿人民币,就按《南都》文章说的是16亿人民币,29亿元人民币对16亿人民币,怎么就成了“资不抵债”了呢?难道《南都》的数学有问题,还是脑子有问题,更还是思想、立场有问题?!
3、在社会主义社会,各行各业大发展,齐头并进,合作互助,劳动竞赛,谈不上使用“大量廉价的外来劳动力”的问题,按照班长王宏斌的说法,在人民公社体制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南街村会更好。现在是资本主义社会了,企业要发展,没有劳动力不行,外国资本家就是看中了中国廉价劳动力,中国政府也心甘情愿地当提供劳动力市场的政府;还有,中国那些爆发的资本家哪个不是吸劳动力的鲜血和骨髓甚至生命长大喂肥的。难道只允许中外资本家使用外来劳动力发家致富,南街村集体企业就不能用外来劳动力发展集体经济?至于剥削不剥削的问题,按照“剥削”的定义,前提是私人占有权、政治上特权,这两条,南街村一条也没有,更何况也没有“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或产品”;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是剩余价值问题,在南街村的外来劳动力确实没有把个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拿走,留下的部分用于南街村集体事业的发展和公共福利,只要你在南街村继续劳动下去,外来劳动力也能享受到这一切。还有一个比较,为什么同样招收外来劳动力,南街村就很容易而其他中外资本家们就很难?南街村的外来劳动力也有不满,但这种不满与在中外资本家企业的外来劳动力的不满有着本质的不同,不信,可以问一问既在中外资本家企业中劳动过又在南街村企业劳动过的外来劳动力,他们会给以怎样的回答。
《南都》的编造的另一个谎言是:南街村的外来劳动力“他们只能拿‘低工资’——150元-300元/月”。他们知不知道,南街村的外来劳动力有每月拿2000多元工资的?知不知道,南街村的外来劳动力有当车间主任、办公室主任的?知不知道,南街村的外来劳动力大多是周边农民,他们在南街村劳动之后还可以回家种自己的地?知不知道,南街村的外来劳动力在什么情况下拿的“150元-300元/月”这样的个例?知不知道,在“南街村宾馆”扫地的外来中、老年妇女,每月都有400元以上的工资?
4、在有人群的地方,在需要管理的地方和单位,总有左、中、右三种类型的人存在,而领导者、管理者就产生于其中先进人物身上。特别搞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需要大公无私的人,需要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人,需要有能力驾驭全局、掌握方向的人。在南街村这个只有不足3000人的生产大队,能有王宏斌这样的人物确实难得,南街村人怎么不会把他当作宝贝一样对待呢?一次政治决策,一项企业发展,一个问题的解决,总有站得高、望得远、看得透的人拿出最好的办法来,这个人自然而然就得到人们的拥护和支持,久而久之,他就成了领袖人物,班长王宏斌同志的地位就是这样形成的,他号召力就是日积月累起来了。他没有家族势力,尽管有不少王姓人在南街村当主要干部,但他们不是王宏斌的同一家族,仅仅同姓而已;他是半路来到南街村的,解放后干部的盘根错节,与王宏斌根本不沾边。所以班长王宏斌威信完全是干出来,是他高尚品德、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感召的结果。一些人,不论是别有用心的,还是有些善意的人,他们总是说王宏斌独裁,《南都》的文章又以“一人说了算的集体生活”为题大加鞭笞和嘲弄,这是的无耻。其实他们根本不了解实际情况,根本不理解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怀,根本体会不出特殊情况下的无奈。
仅以“永动机”项目为例,王宏斌事前没有考察吗?没有请教有关专家学者吗?那些专家学者是怎么说的:这个时代是信息时代,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发展,“与时俱进“么,没有探索的科学领域多得很,要大胆闯,“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开放就是这样过来的。王宏斌事前没有和其他领导讨论过吗?真的大家都反对吗?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事后,王宏斌同志把全部责任都承担起来,这是他的风范所在,出了问题勇于承认错误吸取教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真共产党就是这样的。
《南都》的文章又说,“除了‘永动机’项目,南街村还实行了一些看似荒诞的项目,但这些项目均以失败而告终”。如果真的这样,南街村早就垮台了,王宏斌还有现在的威望?《南都》的文章造谣本领是张口就来。
5、耿宏、耿富杰、陈书欣三个人是三颗炮弹吗?《南都》文章知不知道这三个人后来的情况?如果知道而故意不写,就是“居心险恶!”
耿宏不是没有错误,但他的事是处理得重了些,后来王宏斌同志亲自向耿宏道歉,两人和好如初。耿富杰自认为有能力,又在2002年河南省强力推行“改制”浪潮冲击下,向王宏斌同志要求“股份制”,他自己觉得能拿大股,当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辞职干个体,要“发大财”,结果,离开南街村集体,四处碰壁,思想开始觉悟,不得已又回到南街村集团,现在当一个项目的副经理。陈书欣被《南都》文章誉为“最具经营头脑”,实际上,陈书欣在任南街村集团调味品厂厂长期间,工作不好,被调出,调味品厂才成为南街村的龙头企业。陈书欣被调出后又担任油墨厂长,又犯了多项错误,2008年1月被“双规”,至今还在受审查。这能是轰击南街村、轰击王宏斌的炮弹吗?纯粹是臭弹、哑弹。就是被传得沸沸扬扬的王金忠,什么“清理其遗物时,在其办公室的保险柜中据称至少发现了2000万现金及多本户主为王金忠的房产证”,也是虚构,王宏斌同志就亲自反问提问者:“我一直在现场,怎么就没有见到和知道这些东西呢?”何况王金忠的问题已经处理,该做的工作已经做了,有什么值得翻的历史旧账!可见,《南都》文章实在拿不出新的东西,在攻击、污蔑南街村方面是“黔驴技穷”。当然,南街村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是处在包括《南都》文章在内的资产阶级分子制造的资本主义汪洋大海中,阶级斗争必然在南街村有反映,腐败分子、走资派还会不断产生,南街村的无产阶级革命派“任重而道远”。

  

  
五、一场捍卫红旗的斗争。

  

  
《南都》的文章是个政治信号,南街村首当其冲,受到重型炮弹的轰击,值得深思。首先他们要南街村“老实点”,“不要太张狂”,“不要妨碍资本主义大业的前进”;其次,他们要把南街村歪曲、丑化,企图纳入他们的范围——已经实行“股份制”了,不是什么集体经济了,不是公有制了,也是私有制了,“神话破灭,还是‘猫论’在南街村起作用”,以此瓦解南街村,熄灭南街村热;第三,造成“舆论”,扑灭全国劳动人民向往南街村的熊熊烈火,阻挠各地向南街村参观、学习,以便胜利贯彻他们的“精神”;第四,这枚重型炮弹对南街村的影响是不容低估,本来南街村内部就有“南街村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进行的”的说法,现在好了,人家就是按照这种说服来解读南街村的,所以不要搞什么“红色文化”、“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啦,融入主流媒体吧,“大家都发家致富算啦”,从而解除了南街村的思想武装,改变了南街村的初衷,把南街村的“共产主义小社区”事业毁于一旦。
南街村存在的意义,就是一面毛泽东思想的红旗,就是对污蔑毛泽东时代的有力回击。资产阶级右派们看得比有些人要清醒、清晰,要透彻,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把南街村说成是“毛主席共和国”,是最后的“人民公社”、是“毛泽东思想的样板村”、是共产主义在中国的缩影,虽然居心叵测,但也说明资产阶级分子也能看到一些实质问题。所以一些热爱毛主席、信仰毛泽东思想、向往南街村的人非常爱护、捍卫这面红旗。
不过,这面红旗还能打多久,能否冲出这次由《南都》文章发起的围剿,还是个未知数。“一国是建不成共产主义的”,何况一个村庄?南街村“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谈何容易!必须有全中国大环境的改变,重建无产阶级专政的中国,南街村的红旗才能长久打下去,成为中国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迈进的标兵。如果中国继续资产阶级专政、资本主义继续维持,南街村的共产主义小社区建设会越来越难,受到的围剿会越来越多,失败的可能会越来越大。全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此起彼伏,是对南街村的最好支持。南街村也应该对中国和世界的共产主义运动有更大的贡献。

标签:他们   文章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