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地王”归来

2025-02-2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9月10日,具有央企背景的中海地产以70亿零600万元标得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挂牌出让的沪西普陀长风地区住宅地块,使该地块成为今年以来的中国新地王。以其14万 2100平方米 的总出让面积计算,该地块的楼面地价为每平方米2万2409元。

  央企有充足的钱用来竞标“地王”,央企太有钱了,关键是钱来自于哪里,是从它们的经营收益中获得的吗。虽然它们垄断了其所属行业几乎全部的资源,获得政府一次又一次的政策,但是其庞大臃肿的机构,低下的经营效率,很难想像其创造的收益与其庞大的资本及拥有的资源成正比。一个管理不善的公司,却能拿出如此多的钱来竞标“地王”,其中有多少资金是属于其自身所拥有的资本?基本上这些钱都是来自于商业银行。

  今年的中央货币政策一直在宣传M2又增量了多少个百分点(且不说M2的增长是否与商品供应量的增长保持一致),但是让人一头雾水的是,M2是如何增长的?这些,中国政府从来不曾公布,所以只能靠猜。

  或许,大概是这样,政府缺银子,财政支出太大,税收收入又跟不上来(出台了不少令国人痛恨的税收政策吧,据说个人所得税征收又新增加了征收范围),怎么办,开足马力印钞票?那是农民的做法,现在是电子信息时代了,键盘敲一敲,几万亿的货币就创造出来啦。

  遗憾的是中国政府财政部不能发行货币,根据现行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的条款规定,只有央行才享有人民币独占发行的权力。怎么办,官大老爷要发工资、北京奥运大鸟窝、中央电视台大衩裤开销很大、地震的豆腐渣工程要重建。。。。。。每一项都让财政透支得近乎虚脱(六十庆,花钱也不会太少吧facesaving是高于一切滴)。

  那么,财政直接找央行借钱吧,反正都是一家人,呵呵。可那是不行滴,政府当政初期这样干过,结果养成习惯性向央行要钱,搞得物价飞涨近于失控,现在基本上不这样做了(政府直接向央行发行国债)。政府现在也许可能是这样做的,人大党委开个会,决定由财政部发行国债,于是财政部手指头在键盘上敲一敲,几千亿的国债就产生了。但是国债不是钱吧,得把它们卖出去,变成钱才行。商业银行这时就出现了,不能把国债卖给央行,那就卖给商业银行吧,尤其是国有四大商业银行。那么商业银行不就吃大亏了,白白花费了一大笔钱却买一大堆收益率极低的垃圾。并且,货币只是从商业银行转移到了政府手中,并未创造出新增的货币吧,如果只是操作到这一步,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倒闭死光光了。商业银行需要把这些垃圾卖出去,央行发行与财政国债等额的货币,作为央行的负债,向商业银行购买政府国债,作为一项资产,于是新增的货币就产生了。而这些货币会留在商业银行的政府财政的户头上面,这就是所谓的“基础货币”。政府并创造什么物质财富,只是动动几个指头,账户上就凭空多出了几千亿,厉害吧。而这些货币最终会流向社会,参与社会财富重分配,呵呵。

  大概也许是这样,政府财政突然增加了几千亿,而商业银行的资产也增加了几千亿,这是因为政府的钱都留在银行里。而商业银行在这种交易中,不但没有吃亏,反而分得了好处,商业银行会把政府的钱拿去放贷。举个例子,比如政府有100元放在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会把其中10元钱留在银行里,而90元钱拿出去放贷,于是又有新的货币又产生了,呵呵,基本上这些钱在几个银行过手后,就会像滚雪球一样放大好几倍,这就形成了现实中的广义货币M2。相当于,商业银行把政府的钱拿出去又做了一次社会财富重分配,呵呵。增加的只是货币,而不是物质财富。

  商业银行要把钱贷出去才能获得利息所产生的收益,但同时会考虑贷出去的资金是否安全,会不会有企业喜欢耍无赖,搞到银行的贷款后,连夜卷款潜逃,留下银行一屁股烂账,由其是在目前的金融危机、大家生意都很难做的关口。所以银行是不会轻易贷款给那些所有信不过的企业,由其是民营企业,在信用体系不健全的银行系统,要想商业银行做雪中送碳的善意之举,是很难的(这也注定了民企因缺钱而倒闭的命运,或者好一点的就被国企兼并)。所以,基本上政府和商业银行共同新增的货币,都拿去给国企、特别是央企这种没多少效率的企业,以及资本体系复杂的权贵资本家使用了,它们毕竟是为政府创造价值的,是一家人。

  于是,在这次社会财富重分配的过程中,国企、央企、权贵资本家也捞到了好处。

  不过要让国企、央企这种本身效率就不高的国营公司,要让他们使这些资金不被白白浪费掉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当个“地王”就花掉几十亿,出手真是很阔绰啊,虽然没人会傻到在经济危机宏观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一掷千金去竞那个一文不值的“地王”(地王不是地主,区别在于,一个是炒地皮的,一个是做生产的)。也许现在活在没有“地王”的城市,也许是比较幸福滴。

  没人会在楼市资产严重泡沫、失业率不断增加、经济很可能进一步恶化的当今之势,逆市而动,去炒地皮,除非是想要卖地皮的机构。地皮炒得越高,越能闷声发大财嘛。上半年,稳定房价,呼声最高的是地方政府,打击开发商抛售商品房最严厉的也是地方政府。因为,地皮已经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计划统筹外的)最为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这些,叫那个吃饭财政吃什么呀!地方政府要卖地,而且还要卖个好价钱。现在的楼市根本就不景气,开发商艰难苦撑着卖不掉的高价楼,或许还通过搞假按揭将一部分风险转移给了商业银行,呵呵,哪里还有那个闲钱给地方政府的高价地皮埋单?但是,地方政府需要融资,要解决地方财政赤字的问题,靠发行个地方债根本就是无人问津,大家都知道这些全是“垃圾中的战斗机”,要想将银行里的钱搞到手,还只能通过国企、央企。这些企业根地方政府都是一家人嘛,大家是自己人好说话嘛。当然,虽然一家人,没还到明目张胆地强卖强买地把毫无抵押的地方债去交易人家的真金白银,别根我谈什么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貌似中国目前还没有什么像样的评级机构吧)。而地皮至少还有一点价值吧,否则可就真是明抢了,呵呵。终于,新增发的钱,又一次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发生了一次转移,又是一次社会财富再分配。

  社会财富每一次再分配,相当于创造社会财富的人(主要是社会底层的“屁民”或者称为劳动者)又被抢劫一次。并且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承担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再加上不断产生的按揭贷款断供、信用卡违约(国家还没有立法,公民可以申请“个人破产”吧,呵呵),一定会产生一大屁股的烂账,到最后,政府为了救银行,帮助银行销毁坏账,其结果是,“屁民”又被狠狠地抢了一次。。。。。。

  由此可知,当“屁民”混不下去的时候,真正的危机指日可待。

  注:

   2009年6月30日 国企中化方兴以40.6亿元的高价一举拍得广渠路15号地,使该地块折合楼面价达到每平方米1.62万元。

   9月10日 ,具有央企背景的中海地产以70亿零600万元(人民币,下同,约14亿9100万新元)标得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挂牌出让的沪西普陀长风地区住宅地块,使该地块成为今年以来的中国新地王。以其14万 2100平方米 的总出让面积计算,该地块的楼面地价为每平方米2万2409元。

   9月17日 ,济南东航三角地成为泉城西部“新地王”,这引起人们的热议。谁是“新地王”的缔造者?昨天,记者经多方核实后确定,缔造者是中石化。

   2009年9月20日 ,广州城建一再拿出 7月16日 拍卖会上的气魄,再创大学城国企制造地王神话。

  

  哈继铭预计今年M2增长25% 新增贷款将达10万亿

  

  2009-8-28 9:46:51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27日表示,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7%的目标显然不可能实现。预计今年M2增长25%,明年增长20%-22%。

  央行25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年》提到,以M2增长17%左右为2009年全年货币供应量目标。但截至7月底,M2同比增长28.42%,远远高于17%的目标。哈继铭认为,如果非要将M2增速从目前的28%-29%降到年底的17%,“则意味着接下来货币供给量减少1.7万亿元,贷款需要大幅紧缩,甚至负增长2万亿元以上,银行坏账不可避免大幅上扬。”

  哈继铭预计,今年新增贷款将达10万亿元,即余下每个月平均新增4000亿-5000亿元,由于下半年大量票据贴现到期可置换为中长期贷款,实际支持经济的新增贷款情况好于预期,流动性将依然保持宽松。近期货币政策仍以稳定为主,“三季度宽松政策不变,实质性的调整可能要到四季度”。

  

  

  写于公元2009年9月21日子夜

标签:银行   商业   货币   政府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