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俞力工:从奥地利的“毒奶”事件看中国

2025-02-2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从奥地利的“毒奶”事件看中国

  

  俞力工

  

  
今日(3号)奥地利各大纸或在头版,或以头条标题道“中餐馆发现有毒奶制品”。

  

  细读道内容,其实不过是卫生局在某中餐馆查获一杯奶茶。该奶茶为餐馆工作人员饮用,而非提供给客人,因此属于孤立事件。至于“有毒”,也只涉及其塑料包装渗透出来的三聚氰胺含量超过奥地利所定指标的5倍。这说明生产地的包装原料加工存在问题。

  

  既然是个孤立事件,同时又对奥地利民众不造成任何健康危害,为什么奥地利媒体如此大张旗鼓地加以道呢?

  

  经笔者追踪,发现此消息最初由奥地利卫生局对奥地利新闻社(APA)透露。APA则把该消息传给所有媒体订户。CNN-Online 获得此消息之后,即刻作为该电子的重点消息道,于是便引起奥地利媒体的重视与渲染。

  

  那么,APA究竟发表了什么消息呢?据该新闻社本月2日发出的消息:“卫生局强调,此中餐馆不在维也纳,而在施泰也马克省,因此警告民众不要为此惊慌失措。迄今当局已检查了184种中国食品…其中107种并无发现任何问题…该检查行动已进行了14天,应当不会有什么问题。”(一位消费者健康事务主管这么说。)

  

  由此观之,一方面让我们了解美国CNN的不怀好意,一方面也揭示美国佬在国际媒体领域的影响力之大。

  

  此事件肯定对奥地利华商造成严重影响。1995年也曾发生过类似事件。当时奥地利警政署署长便曾毫不负责任地对媒体发表“奥地利300多家餐馆多从事人口走私活动,其黑工多不接受健康检查,以至于把病菌传染给顾客。因此建议民众不要到中餐馆吃饭…”的言论。此后,几乎一夜之间,中餐馆的营业额减少一半以上,直到几个月后才缓和过来。

  

  环顾世界,奥地利中餐馆的脆弱地位与中国的国际处境并无太多差异。国人固然要一日三省、庄重自强,同时也不必妄自菲薄,忽视反华势力的虎视眈眈。三鹿事件不过刚刚开始,涉及面可能扩及整个农业加工与食品出口业,结果无非是增加大量失业、破产人口,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物价上涨与贫穷加剧。类似事件每年无限夸大几次,别说是建立和谐社会,甚至连基本生存都成问题。2008/10/3

标签:奥地利   事件   消息   中餐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