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队黎光寿四川抗灾日记(三):我们在夜色里向灾区出发
四川抗灾日记(三):我们在夜色里向灾区出发
5月17日 星期六 阴 成都 凌晨
在昨天确定了我们的工作目标和工作团队并作了相应准备以后,今天的工作就是去灾区看灾民。
我们出发的时间初步确定在零点整。出发的目标确定在德阳市绵竹县汉旺镇。这个决定的依据是5月16日和刘磊的谈话。当时刘磊告诉我们,他在5月14日到达汉旺镇以后,发现了许多村庄人民解放军兼顾不过来,政府的救援队也兼顾不过来,他去看望灾民的时候,发现很多灾民没有饭吃,我们因此决定跟他们合作,从而产生了今天活动。
刘磊还给我们介绍了一个人,很黑很瘦小,也很精干,说话办事作风迅速,不拖泥带水。这个人叫谢将,据说是个特种兵,原来在武警部队,本次地震灾害发生以后,他积极地参与了救灾的工作。他曾经跟随其他人到了绵竹等地,看到当地灾民没有饭吃没有水喝,心里特别着急,就到处找人一起送物资到灾区去,目标就是去政府没有去过的地方去,因为那些地方更需要我们的救助。
这是我们的工作方法之一,因为我们刚刚到成都,在跟官方联系之后等待官方通知没有结果的情况下,直接到灾区给灾民送食物和水是我们参加抗灾工作的第一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摸清灾区的情况,然后再进一步做出决定,好指导我们的下一步行动。
我们的队伍一共有42个人,11辆车。除了我们在街上招募到的志愿者以外,其他人都是成都市的有车族,他们出人出车出油,我们就出物资,一起去送给灾民。我们的队伍最开始计划有十几个特种兵,但因为时间问题难以协调,特种兵没有跟我们一起行动,我们就是一批民间的志愿者。我们还有几个医生,在我们到现场的时候可以给灾民治病,同时也可以给我们自己的队伍提供后勤保障。
今天的活动目的地经过了多次调整。最开始我们和刘磊、谢将商量的解果就是到绵竹去,具体的地点就是在绵竹县汉望镇找一些还没有受到政府关注的村庄,把粮食发给当地的老百姓,让当地百姓能够有粮食吃,能够度过最艰难的时期。后来接待我们的刘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广元市的平武县,说是那边受灾十分严重,有个在成都的当地人愿意带队前往,在当地也有人可以接待。
两个方案的异同之处在于,两个点我们都不熟悉,合作对象都是初次合作,目的地也都只有一个大的方向,不具有可操作性。两个点相比,绵竹县比较近,从地图山看,虽然有山区地形,但基本上还比较低。而平武县要去的地方距离干线公路还比较远,虽然也有一条县级公路通往当地,但公路是否通畅就是一个还没有消息的事情。并且从干线公路到目标点大约有32公里以上的距离,对我们来说真的不具备可操作性,风险也很大。经过权衡以后,我们选择了去绵竹。
我们的出发时间的确定也是根据刘磊和谢将的介绍确定的,他们说白天去灾区,路上交通十分拥堵,去一趟要花上半天的时间,最后留给大家工作的时间很短,建议是晚上去,到了当地还没有天亮的话,我们就可以在原地休息,等天亮了以后再行动。
临出发前,我们点名,结果队伍集合速度比较慢,有一个男孩抓住一个女孩的手,不让她到现场去,说是刚刚从灾区回来,路上很容易碰到泥石流,不愿意让女孩去。女孩也来说我们团队负责人的工作,希望大家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不要去,或者等待天亮以后再去。但是司机们不愿意,他们认为,既然已经确定了的事情不能随意改变,带队的王师傅表示,他在前一天才去了我们的目的地,不会有安全危险。
团队负责人对他的话将信将疑,不知道究竟是怎样作决定。王先生问:“你们去过灾区没有?”团队负责人说还没有,王先生又问他:“既然没有去过怎么知道那边的情况呢?具体事情你要去到以后才知道。”团队负责人终于不再言声。
我们出发的时候是凌晨1点10分左右,成都大街上白天车水马龙景象在这时都已经进入寂静状态,我们的车队可以算是这个夜间的独特的亮点之一,一共11辆车,浩浩荡荡地往前走,出了成都市区,乘着沉沉的夜色,奔向我们的目的地——绵竹汉旺。
绵竹县是本次地震受灾非常严重的地区之一,德阳市发生的许多伤亡事件,许多都发生在这里。但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们并不清楚,我们只有靠到实地去调查了解,再作决定。
在出发三个半小时以后,我们到达绵竹县汉旺镇,这里的夜一片漆黑,没有灯光,公路两侧只有青蛙的叫声,没有一点生命的气息。空气中有一股酸腐味,我怀疑是否就是地震后尸体的酸腐味,而我们的医生,则早已把口罩给戴上,更加速了我头脑的运转。
我们在一片开阔地上停下了车,1号车司机让我和谢将等人分别一个车一个车地通知,所有人原地吃东西休息,待天亮以后再出发前往受灾严重的村庄,了解信息和分发物资。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