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楚天都市报》这样的报导耐人寻味……

2025-02-2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楚天都市》这样的导耐人寻味……  

  养老金六连跳,晚年生活更美好  

  

  楚天都市讯亲历人:魏延龄记者刘莉整理  

  

  
我今年68岁,1996年从青山一冶退休。翻看我的养老金存折,2005年是个转折点,从这一年开始,国家连续6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幅度也一年比一年大。现在,我每个月的养老金是1300元,老伴1200  

  

  元,加起来2500元,比连调前翻了一番,让我们老两口安度晚年,还有所结余。
上世纪90年代,一冶和中国的其他国企一样陷入困境,我们夫妻俩月工资加起来不到一千元,只够一家四口吃个饱饭。1996年、1997年,我和老伴先后退休,一冶只发基本生活费200多元,当时女儿刚刚工作,儿子读高中,本来就不宽裕的日子更显窘迫,我不得不出去打短工贴补家用。1997年春节,我们家连置办点像样的年货都拿不出钱,老伴的兄妹在武钢工作,他们把发的鱼、肉、米、油都往我们家里送,才过了一个团圆年。
2005年,儿子买房,首付不到8万元,我们做父母的本该“赞助”一点,但我们确实没有积蓄,只给了几千元,又是亲戚帮忙,才凑齐首付款。
国家从2005年开始年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我们一直勒紧的裤腰带慢慢变松了。这两年,我们陆续买了新冰箱,安了新空调,电脑显示器也换成了液晶的。
去年4月,我们老两口一起到杭州、绍兴、宁波转了一圈,赏西湖美景,访鲁迅故居,尝淮扬美食。结婚30多年,这是我们第一次结伴出游,以后我们争取每年都出去玩一趟,让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相关链接

自2005年以来,我省连续6次上调养老金,并且常常在国家指导标准之上“加码”执行。目前,我省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每月养老金达到1193元,比连调前增加了520元。  

  

  养老金六年连调,晚年生活不美好  

  我们和本文亲历人魏延龄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並同时退休的,据说是他说:“养老金六连跳,晚年生活更美好”,我们说:  

  

  “养老金六年连调,晚年生活不美好”。  

  

  97国发26文说:基本养老金只能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老魏的晚年生活超过了国家的计划?怎么他的生活会更美好呢?看看楚天都市22号的多媒体版吧,这篇文章发出不久,反对者444,支持者0。当天下午,武汉有些老工人打电话问:你们一冶有个魏延龄老头吗?我们要找他谈谈,看他晚年生活怎样更美好?  

  

  是啊,我本想打电话询问询问,但原来的老号拨不通。又一  

  

  想,还是公开勾通一下为好。  

  

  1、养老金六年连调的增长幅度和六年间物价增长幅度比较,老魏你感觉到钱这个东西每年对我们是寬松了10%、5%、还是0-1%?  

  

  2、养老金六连调了,医保也隨之略有增加,但是,医保夠我们这些年迈体弱多病的老人看病吗?我们过去看病只花5分钱啊,住院了慰问费、营养补助费又何止5分钱呢!  

  

  3、我们都是双身职工退休,但别忘了还有对半的老退休职工家庭中只有一人能领取到这微薄养老金啊!  

  

  仅此三条,老魏他怎能“养老金六连跳,晚年生活更美好”呢?  

  

  我在想:老魏人直爽,文中引用的数据也不错,但此文为什么使人越看越假呢?啊,文字技巧!首先是标题有毛病—什么“连跳”!跟人家一下加几百元上千元的比,我们是在慢慢地爬啊!标题中“晚年生活更美好”更另人反感,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谈不上美好,更谈不上更美好。当然,从正文中可推测到“更美好”不是老魏的原意。  

  

  此外正文中:2005年,儿子买房,我们确实没有积蓄,只给了几千元;国家从2005年开始年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我们一直勒紧的裤腰带慢慢变松了。这两年,我们陆续买了新冰箱,安了新空调,电脑显示器也换成了液晶的。  

  

  算一下账吧老同事们, “这两年,陆续买了新冰箱,安了新空调,电脑显示器也换成了液晶的”,把三项加起来也只是几千元吧;而“2005年,儿子买房,我们确实没有积蓄,只给了几千元”。老魏他不是“更美好”了吗?怎么这两年和05年都是是几千元呢?  

  

  正文中还有一段:“去年4月,我们老两口一起到杭州、绍兴、宁波转了一圈,赏西湖美景,访鲁迅故居,尝淮扬美食。结婚30多年,这是我们第一次结伴出游,以后我们争取每年都出去玩一趟,让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据老魏对我们老人说:到杭州、绍兴、宁波转了一圈是别人请他们去的,不是他们花的钱。就算是他们花钱去的,也只值几千元啊!  

  

  难道05年前的老冰箱,老空调,老电脑,老显示器(还有老房子)在当时值不了几千元钱?  

  

  由此可见,文章所列的事实、数据应该没问题,但透过行文“技巧”一看,六年连调后和没有连调前比较没什么更美好。  

  后记:  

  

  在我们的记忆中,亲历人老魏是有些文字功底的,是他没审稿?是记者刘莉偏笔整理?还是老魏生活结据经济短缺想搞点稿费?《楚天都市》这样的导耐人寻味……  

  读人:一冶退休职工老徐、老魏  

  

  2010、12、22、  

标签:我们   养老金   美好   生活   退休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