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从《货币战争》热销看国际化与金融风险之间的搏弈

2025-02-2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中国经济分析》
从《货币战争》热销,看国际化与金融风险之间的搏弈
2007年 10月 9日 星期二 17:40

   毕晓雯

  

  路透上海10月9日电---研究中国经济的人士已开始关注一本近期畅销书籍与这个目前全球增长最快的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之间的关联.《货币战争》把近三百年的世界历史串在一条主轴上--少数银行家密谋把各主要国家的货币发行权牢牢地控制在手上,以牟取暴利.

  

  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讨论新"四化"的议题.但对于国有企业仍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进一步推动市场化、国际化的速度,则仍具争论.金融业也在其列.

  

  "我就认为资本市场目前不能开放,在远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开放资本市场,就意味着很大的灾难."一位长期研究宏观经济的中国经济学者在看了《货币战争》一书後说.

  

  "非常流行,行里大部分的人都应该看过."中国人民银行一位官员表示,"至少这本书从全新的角度提示了隐藏在金融背後的政治因素,挺有意思的."

  

  "挺有意思",是中性的评论.但如果参与制定政策的人士认同书中有关的观点,或书中的"阴谋论"在知识界中形成一股舆论,进而影响决策,则有可能对中国金融业的市场化、国际化步伐产生影响.

  

  中共总书记胡锦涛此前提出的新"四化"是指"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有别于过去提出的要达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旧"四化".

  

  **亚洲金融风暴成因的探讨**

  

  根据官方媒体《中国证券》的一则通版道说,该书宋鸿兵及其写作团队的成员,是"从1997年探讨亚洲金融危机开始,在网上认识并在现实中结缘的."

  

  亚洲金融风暴之中,中国大陆是唯一一个没受到直接沉重打击的东亚经济体系.人民币没有实行自由浮动,以及金融体系与国际市场之间仍存在一堵"防火 ",被认为是中国经济能幸免于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面提到的那位经济学者在肯定该书时说,在产业资本已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之後,"国际金融资本就是用跨国性的掠夺来拿你的财富,一场(亚洲)金融风暴拿走2,000亿美元."

  

  《货币战争》揭示了一种"剪羊毛"式的财富掠夺法,就是所谓的经济周期不再是单纯的经济现象,而是金融资本家通过人为制造经济繁荣和衰退,并在经济萧条到来的时候,用很廉价的价格把那些资产收到自己的手里.

  

  笔者近日亲遇一件啼笑皆非的事,一位基金公司的研究员,表达他对中国股市连续上涨,价值已严重高估的担忧时竟然也提到:要防止国际资本利用中国证券市场的大起大落"剪羊毛",他认为股市近期一定要回调的一个理由就是,胡锦涛在澳大利亚说,"你的剪羊毛的技术是一流的!"

  

  该研究员显然将胡主席的话理解成为"话中有话".但了解时政新闻的人一定都知道,胡锦涛9月初访问澳大利亚时,造访了堪培拉附近的一家牧场,在观看了主人娴熟的"剪羊毛"技术表演会後,他由衷的称赞了牧场主的技术.

  

  **关注风险升温**

  

  网上一些论者认为,《货币战争》是一部"太象小说的历史书",在"令人瞠目之余,只能当作文学作品来阅读."

  

  从2006年底中国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到三大国有商业银行至海外上市,中国金融业的市场化进程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但伴随着市场化、国际化而来的"金融风险",是十七大,以及十七大以後中共领导层考虑的大事之一.

  

  中国金融业开放的进程中一直伴随着是否影响金融安全的争论,也有迹象表明中国政府高层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已经升温.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末和9月末的两次集体学习都和这一议题相关.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两次学习後提出,要加强风险防范确保金融安全,增强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

  

  近日备受关注的港股直通车晚点,亦有媒体表示原因在于政策面出现微妙变化,中央要求相关部委统筹考虑中国外汇资本的境外投资,对方案的风险和操作程序进行重新评估和调整.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步伐一直是全球各国津津乐道的话题.今年第二次中美战略对话以後,中美达成协议,中国将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向海外企业开放金融服务市场,包括同意在今年下半年取消对外资券商进入中国市场的禁令.

  

  中国已故领导人毛泽东曾提倡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游泳中学习游泳".中共在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已经在市场化、国际化的实践中学习了近三十年,经历过许多"风险"与挑战.当然,相对而言,中国的金融企业及其监管机构在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中的资历,要比加工业、零售业等先行者要浅得多.马上把他们扔到深海中学游泳,很可能会遇溺.

  

  因此,虽然大势逆转的可能性不大,但一步到位式的全面对外开放金融市场、让人民币汇率按市场实际供求浮动,在短期内实现的可能性也不大.

  

  《货币战争》的热销,只是从侧面反映了读者起码会认为书中的某些观点对胃口、好看.这种认同是在改革中必然出现的反思现象.抛开书中重点阐述的阴谋论不谈,其能诱发在战略背景下全面思考金融业的国际化问题,或许是有益之事.(完)

标签:中国   金融   国际化   战争   经济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