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评李荣融垄断有功论

2025-02-2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李荣融退休了,那么淡出公众的视线是必然的。但是他在退休,在中国的水潭里丢下了两块石头,一是他是个忠臣。二是国企垄断有功论。对于前者我们不作评论。因为后者让主流的记者们不愉快,让许多网民不愉快,说出了对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的不满意见,可见我们的李荣融总是处于舆论的批评对象。对此我们早已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不存在垄断。  

  

  李荣融同志退休了,他深知他所从事的工作的历史性和社会责任性,作为历史性来和社会责任性来说,他说自己是功臣。但是他退了,不是官员了,就一身轻了,于是他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的想法,那就是垄断有功。据此我们认为他是一个合格的党员,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一个有自己觉悟的普通人,但是他不是一个智者。  

  

  我们曾经撰文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企业不存在垄断。那么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如果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企业,就不是垄断企业。所以我们李荣融同志犯了个大前提错误,这个错误表明他是找骂,或者说是好心办了个坏事,也许他的本意是想说三桶油是为国家和人民有功的。通过他的表述,他暗暗地告诉我们,我们国家有人是想肢解三桶油的,而且这些人可能是左右国家政策的人,于是他说出了既矛盾又无奈的观点。  

  

  当我们昨天看到了青海台的经济评论员非常愤慨的质问李荣融的垄断有功论的时候,他举出了两个例子,一个例子是中石油没有给国家好处,反而获得了国家补助,二是中石油的职工工资收入高。那么其他两桶油也同样如此。对此我们可以冷笑我们的经济评论员了,人家说东,他说西。人家举的是石头,他却抬起鹅毛。那么我们就按照评论员的逻辑思考问题吧。  

  

  全世界都说石油是战略物资,美国人为了这个战略物资,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撒谎说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我们中国人还在为石油垄断说而苦恼。为此国家把三桶油居于垄断地位是应该的,必然的,符合每个中国人的利益,当然也符合长远的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只有把石油业及其衍生品收归国有,国家才能用这个经济杠杆调控社会经济,稳定社会。那么国家补贴石油企业,也就是补贴给每个国民。  

  

  至于说石油业的职工的收入高,也许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我们的评论员不喜欢横向比,也不喜欢纵向比,他是怎么比呢?拿把剪刀一顿乱比,让我们不知道哪里是领子,哪里是袖口。那么让我们重新梳理下。中石油的领导和平安公司的领导比,谁的收入多呢?据公布的资料看,平安老总年薪是6000万人民币,而中石油的股份制企业领导是960万人民币。那么普通职工呢?石油不是生长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而是生长在既有海拔3至4千米的青藏高原,又有生长在零海拔的近海,或者9到10个月都是风沙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这些地区要么奇冷,要么奇热,要么湿气大。即便在四川的油气田,他们也不是把自己的儿女带在身边的,而是远离自己的妻子和父母。总是干满一定的期限,或者30天,或者90天,或者半年,甚至干满一年的,才能享受天伦之乐。而其他企业的人他们就无需要面临如此困境。为此我们认为石油职工收入高是应该的,因为他们牺牲了许多人所应该具备的福利,甚至牺牲自己孩子的未来(因为许多家庭的孩子没有人照顾)。那么真实的职工收入是多高呢?据调查,他们的平均工资是6000元(这6000元包括最高年薪960万的平均值),年收入是7万2,那么普通职工是多少呢?据调查许多职工有职业病,许多家属有焦虑症,因为这些职工在海洋有风湿病,在沙漠有矽肺病,有腰肌劳损,有椎间盘突出,家属因为担心丈夫出远门而焦虑,因为无法有规律地享受性生活而出现生理紊乱症。这一切都是石油职工的牺牲。  

  

  让我们看看过去石油职工的资料吧,大庆铁人王进喜为了国家早日获得大气田,宁肯少活几十年。他践行了自己的诺言,真的只活了47岁。还有那些不出名的牺牲在石油战线的普通职工们,因为石油是高风险作业每年都有工业死亡,比如著名的“12.23”事件。  

  

  让我们再看看石油企业所缴纳的税收吧。石油是矿产资源,是矿产资源就涉及到产出地,石油企业既要缴纳国税,又要向地方缴纳地税(比如我们在华西都市读到,四川仪陇曾经把矿产资源税当作仅次于房地产税的第二)。我们曾经在中央经济二台看到个新闻,在朱镕基当总理期间,中石油曾经缴纳了600亿人民币,石油企业职工是多少呢,没有改革前(没有下岗,裁员时)有150万人。按照人均付税是多少呢?4万元人民币。那么地税是多少呢?如果国税和地税比是2比1(该比例是估计的),那么缴纳地方税也有三百亿,人均是6万元人民币。那么今天又是多少呢?据说中石油只有80多万职工了,每年已经缴纳上千亿人民币了,人均12.5万元。  

  

  前面谈的是经济责任,那么谈谈社会责任。我们曾经说过学生为什么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原因是国有企业减少了。而三桶油就为中国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它们要解决大学毕业生,要解决复员转业军人。同时要为地方修桥、补路,提供各种捐款。每当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国家要求石油衍生品不能涨价,国家于此同时给出租车司机进行了补贴。石油职工找的妻子要照顾孩子,许多妻子是没有工作的,这为社会稳定和解决隐性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何况石油业为配套业,如汽车运输,火车运输,设备制造提供了工作量。  

  

  关于补贴,评论员一直是这么愤慨,其实他是个瞎子。国家每年为农民补贴多少,每年为出口企业补贴多少,每年为大豆加工业补贴多少。这些他不说,因为这些行业,国家控制的比较少,对国家和民族影响没有石油战略资源那么大,于是我们的评论员同志,要么没有看见,要么不看。他只盯住对国家和民族有长远的战略物资,这和西方的、美国人的逻辑一样。  

  

  不过我们得告诉评论员一个好消息,国家发改委,也许是国务院已经做出了指示,国家每年拿出10%的垄断行业的工作量给民营企业。这是一个肢解国有企业的好时机,加油啊,评论员,加油啊,发改委和国资委,我们最后一定不会被评论员和外国人骂了,至于是否被子孙骂,就由他去吧,因为过去已经死了,利已经得了,那还管什么身后的名呢?  

  

  

   2010年9月17日 四川广元剑阁县汉阳镇  

标签:石油   国家   我们   那么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