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的解决三农问题
“实事求是”的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
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农民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农民减负问题。
农业经济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经营,加上基础设施差,难于容纳较多的金融资金。
目前我国的农业体制主要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经营方式只能容纳少量的小额农贷资金。
一是这种经营方式农户的资产较少,不能承担较大的信贷风险;
二是这种经营方式限制高效农业和农业深加工的发展,农民不需要较多的贷款。
因此,目前的农村信用社出现三种情况:
一是还有不少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的问题较多,加上当地的金融风险较大的影响,目前还出现支付的困难,没有钱支农;
二是部分农村信用社存款多,但又不敢支农,资金闲置;
三是有的农信社实际上办成了商业银行,在城市里与商业银行争存款,争贷款,不愿支农。
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华西村”“南街村”“刘庄”“周家庄”等以集体经济为发展模式的农村集体没有“三农”问题。而且发展趋势越来越好。好的东西我们应该承认,不好的东西我们不应该坚持,这就是“实事求是”。
我们的领袖在47年就告诉我们:中国的农业出路就是集体生产的道路。按现在的说法就是“集约化生产”。而集约化农业生产有两种方式:1 集体制度的集约化生产,2 资本化的集约化生产。
目前我国的农业体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一种分散似的小农生产方式。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任何环境下都会有以下弊端:一是不利于机械化生产,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二是不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没有资金投入搞科研,即使有科研机构研究出新的技术,推广也困难;三是难于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四是获利小极易造成耕地荒芜,给国家的粮食保障带来危险。
如果我们按照“人民公社”的制度去做,就会像“华西村”“南街村”“刘庄”“周庄”他们那样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生产,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集体产业的扩大。有利于集体致富。而政府需要解决的就是农村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小城镇建设,解决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能问题。也就逐步解决农业人口“农转非”问题。发挥农业合作社的物资流通能力是解决农村物流最便捷的办法。农业合作社的网络遍布全国,加上电脑网络的信息功能,扩大运输能力。就可以很容易的将工业产品送达农村,将农业产品送达全国各地。农业合作社有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指导性生产计划。
如果我们继续搞什么“农村土地流转”我们将会培养出许多中外“农业资本家”。而世界上没有一个“农业资本家”会考虑农村“三农”的问题,农业资本家是自私的。失去土地的农民会更难以生存。会给国家,政府造成更大的难题。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和粮食安全问题。因为拥有土地的“农业资本家”考虑的是什么赚钱就种什么。绝不会考虑什么国家安全。一旦国家要求“农业资本家”按照国家计划进行生产,这些“农业资本家”就会和国家谈条件要求各种农业补贴。当然这种农业补贴是要给的,可这种农业补贴直接补给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集体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补给“农业资本家”呢?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