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炮轰”谢伏瞻:房价上涨属世界趋势?社会福利保障不属世界趋势?
网民“炮轰”谢伏瞻:房价上涨属世界趋势?社会福利保障不属世界趋势?
作者:刘纯银
近日,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接受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对话》节目专访时说:中国经济增长不是过快,是偏快,中国经济的运行应该说是正常的。如果我们把GDP定得过高,就会使得各级政府认为政府是引导经济往高走,我们事实上是希望它能够保持一个平稳的态势。提到房价时称,上涨的趋势有一种全球性的特征,不只是中国一家上涨。(7月24日《搜狐网》)
http://news.sohu.com/20070723/n251212092.shtml
此话刚说出,就遭遇众多网友“炮轰”。有人说:按谢局长的逻辑老百姓住不起房子也是趋势?然而,7月13日,在北京访问的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HUD)部长阿方索•杰克逊说:目前,美国拥有自己房产的人已经达到了70%,但这和北欧一些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在瑞典,个人拥有住房的比例达到了88.5%。他说,政府的任务就是为穷人提供必要的帮助,提供“人民买得起的房子”,他就任时,布什总统曾要求他减少美国的无房人口比例。(《中国青年报》7月17日)也有人说:国外10才年增长98%-150%,可中国增长了多少,从房地产市场化的初期到现在差不多10倍了吧!这个怎么不比一比!还有人说:别拿世界接轨说事,社会保障、民主等等方面,你怎么不和世界接轨啊。殊不知:国际惯例房价收入比是4-6:1,而中国大城市现在是12-16:1,早就超过国际标准两倍以上,怎么不说了?另外,美国房租每年最多涨2.5%,法国几十年来都不涨房租,所有外国都不允许随便涨房租,大部分都要交物业税,在这方面中国怎么不比较?
还有人建议:不仅普通群众住房要和国外群众相比,更要比中外官员住房情况。据新华社根据法国《巴黎人报》公布的最新调查显示,现政府中,13位部长级官员住的是本部门公房,14位部长级官员住的是私人房产或私人租住的房屋。使用公款租房的部长级官员只有4人,他们在巴黎确实没有住房,所在部门也无公房可供居住。其中3人的住房面积均在七八十平方米左右,只有1人因有妻儿5人,住房面积达到150平方米。在中国有多少省部级干部只有这么大面积?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去年2月,因用公款在巴黎黄金地段为一家十口租住600平方米豪宅被曝光,盖马尔被迫辞职。此后,法国政府公布了部长级官员住房补贴的新规定:部长级官员住房受政府资助的最大面积限定为80平方米;家庭中每增加1个孩子,房屋面积可扩大20平方米;超标部分租金由本人支付。
如果果真像谢伏瞻局长所说的那样,房价上涨的趋势有一种全球性的特征,不只是中国一家上涨。请看下面报道也会让谢伏瞻局长的话打折扣。新华网华盛顿7月11日电: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11日发表报告预测,美国住房价格明年可望恢复上涨,旧房销售量今年底将开始增加,到明年初,新房销售量也将出现增长。从报道内容看:美国目前房价还没有上涨,只是有关部门预测可能上涨。
今年5月《经济参考报》还报道:随着国家进一步深化宏观调控、各部门联手调控房价等一系列调控措施浮出水面,房屋开发成本成为各方高度关注的话题。近日,一位在珠三角和广西、云南多年从事楼盘开发的房地产开发商向记者坦言:“楼盘开发成本只占房价20%,房开商能够拿到其中40%的利润,余下超过40%的利润全部被相关职能部门‘层层消化’掉了。”在记者保证不透露真实姓名的情况下,这位姓蒋的房地产开发商自述了亲身经历的楼盘开发“灰色产业链”。难怪有人评论说:在中国“官商勾结”不打,楼市“灰色成本难降”,这也是许当前中国房价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居住权不仅是市场行为,也是基本保障!老百姓要求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这没有错;老百姓向政府提出要求,要求能住得上自己的房子,也绝不是无理要求。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政府责无旁贷。正如有人说,政府的任务就是为穷人提供必要的帮助,提供“人民买得起的房子”。这也是与我们国家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民主和文化需要的要求是一致。当前不少媒体高唱GDP增加了,社会发展了。可是老百姓没有感觉到。正如有人说:为什么GDP增加了,老百姓住自己的房子却越来越难了,甚至被人告知只能租房住了。还有人说:若不能改变老百姓生活质量,GDP增加有什么意义呢?期待各级政府官员在调控房价上不要再“光打雷不下雨”,更不能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游戏。要让广大群众切实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要懂得:只有安居才能乐业。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