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依据落后的小岗来制定改革政策的科学性值得商量

2025-02-2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依据落后的小岗来制定改革政策的科学性值得商量  

  

  

  

网上对小岗的讨论和争论,好象还处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阶段。这也就是“好象”而已,其实人心是杆称,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实情揭示”“对错讨论”,在广众心里,孰是孰非,谁对谁错,已大体有确定的评价了。  

  

当然,这个民众性评价,究竟是认为谁对谁错,网民们不妨自己到了解情况的人群里调查调查,我这里得避“自说自话”之嫌的。  

  

但有一点,恐怕左右人群都会承认的,即,小岗村人是落后的,甚至称得上“太落后”:  

  

人均守着5亩地,地也不薄,人们居然长期在外要饭,这能不算落后;  

  

——另有一说是,小岗人要饭要习惯了,有道是:“要了三年饭,有官也不做”……如是,这就更落后;  

  

后来,大包干了,偏偏又在所谓“红手印”问题上,夸大其辞,互相矛盾,——当然,这与当时官方、记者误导也有点关系……这又表明小岗人争荣好功,弄虚作假。又落后也。  

  

再后来,大包干30年,农业体制虽改,但小岗人精神面貌依旧,也还是不团结,有所谓是“新戏班锣鼓,各敲各”,还是穷,虽有了点“新装备”,但,全是官方和外地人支援的,从每家电话到电视,从村门楼到村公路;从每户新房屋到塑料大棚……无不是外赐之物。落后!还是落后也!  

  

新近,有那么个小岗出来的党干部,名严德友,居然大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用意是为小岗人正名,哈!一语道破,小岗人的落后,其深层的思想原因在此!落后!根源于落后的意识形态!无可辩白!  

  

落后的小岗!不过,本网民表示理解。因为,中国人多,社会主义才搞很短的时间,各层面的人均有,本应是先进、落后俱存的,况且,小岗人的历史告诉我们,他们没有接受较多的教育和熏陶……  

  

但本网民不理解,为什么要依据这么一个特殊落后的典型,来制定我们的改革政策?(我们是可以不用中华大地上最先进的事物为近期奋斗目标的),为什么要向落后看齐,并以落后的标准来裁夺当年是非?  

  

一般的决策理论教导人们:大凡进步性改造、改革和发展性决策,有两种情况:  

  

一是,通常是依据“取中超前”原则,即调查、统计出社会综合性的物质条件和思想文化条件的中等、中间性状态、状况(大体的、概约的),然后,在此“中点”基础上制定“适度超前”政策;  

  

二是,当是依据“取直跳跃”原则,即根据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律,根据“社会性革命的能量积蓄”,以及自身的“能动性积累”,在他人已经历的弧形或折式运动中,寻找直线,而作大幅超前、后来居上的决策……  

  

根据以上两原则,我们有必要讨论“依据落后的小岗来制定改革政策”——这样的问题,并且,后来还“一刀切”地在全国贯彻这一政策。其科学性值得商量。  

标签:落后   政策   依据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