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理性地看了一下,张维迎教授还在胡说!

2025-02-2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理性地看了一下,张维迎教授还在胡说!

张维迎教授在接受《小康》杂志采访时认为,别人都在情绪化地争论,而他在理性地思考。

哈哈哈

于是,理性地看完了张教授的谈话,理性地想了一下,终于情绪化地写下这个帖子。

1、 张教授说:“为什么财富能够和权力交织到一块儿?就是因为政府部门权力太多了”。

张教授确实理性!

如果政府没有了权力,那财富确实不会与政府交织到一起了。

只是,这时候财富也就自己说了算了!

这时候,就不是人民民主专政了!

这时候就是财富专政了!

当然了,如果说是资产阶级专政,张教授一定说别人又情绪化了。

2、《小康》杂志问:现在的情况下,会不会造成贫富差距更加扩大,富的人永远富下去?

张教授说:

“只有特权经济才容易富的人永远富有。市场经济富的人可能会破产的”。

人们理性思考了一下后,一定会情绪化地质问:你这说的是实话吗?你这话说的不是骗人吧?

怎么资本主义世界的事实,与你讲得是那么地不同呢?

你就是这么解决“富的人永远富下去”这个问题的?

到此,人们不得不情绪化地说:张教授,你太坏了!

3、 教授警告说:“社会保障制度搞得过分,就会变成一种养懒人的制度”。

人们理性地想了一下之后,不可能不情绪化地质问:我们现在的社会保障制度搞得过分了吗?

如果你讲得不是现在的社会保障制度,那你是指过去了?那你问一问全国人民,过去的社会保障过分吗?

你是站在谁的立场上讲社会保障过分呢?

4、 张教授说:“我们现在看有一些农村和城市变得富起来的人,觉得他们是改革最大的受益者,这也可能是对的,但是回想一下,当年他们为什么做这个选择?因为他们在社会最底层。”

理性地看了张教授这个结论,人们一定会情绪化地质问:

那些国企改制的先富们变为巨富,是“因为他们在社会最底层”?

张教授的结论,也太情绪化了吧?

5、 张教授说:“过去不是这样,你爷爷是一个干部,你父亲就能找一个好工作,你将来也有好的饭碗。我想现在总的来讲要比原来显得平等得多。”

过去,最多也就20几年,也就是爷爷、父亲和你。

可是你的好饭碗的工资比工人的铁钣碗能强多少呢?

现在,没有半点奋斗,生下来就是首富,这会“比原来显得平等得多”?

这样巨额的社会财富交由一个完全没有经验的人去管理,这个社会不危险吗?

张教授,你的“理性”哪去了?

6、 张教授说:“原来你就没这个权力,你进城打工,就把你拿绳子捆起来,给全村批斗一通,你有这个能力都没有办法养活自己”

不知张教授讲的这个在多大程度上是实情。

在过去的农村,即使你真的没有能力养活自己,你也有一份口粮,它足以保证能养活你!!!

在这个问题上,张教授真的“理性”?

7、 张教授说:“我自己觉得改革从整体来讲,中国所有的人、全体都是受益的。如果和改革开放前比较一下,我不知道哪一个阶层真的受到损害。”

哈哈哈

你这是什么“理性”?

你自己觉得?

这叫理性?

在苦难面前,你这个脑满肠肥的教授的“我自己觉得”算什么呢?

哈哈哈

你看看,又不理性了!

8、 张教授理性地说:“我觉得现在比改革开放之前公平多了。你应该承认这一点。”

哈哈哈

谁都承认出现了两极分化,甚至是极其严重的两极分化!

可“我觉得”公平多了!!!

你真理性啊!!!

怪不得别人情绪化!!!

不必再引述了!

张教授理性地满口胡说八道。
标签:教授   理性   情绪

条留言  

给我留言